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司法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司法信任和尊重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程度的标尺。目前,由于法律本身的瑕疵,以及受法官自身、社会公众与大众传媒等因素的影响,冤假错案发生的概率还比较大,而社会公众主要从人民法院的司法工作中感受公平、正义,这显然不能让人更加信服司法。我国司法公信力建设正处在不断上升发展的阶段,未来司法公信力的提升,需要强化法官队伍建设,提高人民法院办事效率;强化民众法律意识,实现法律与社会的和谐;做好媒体宣传,规范新闻舆论监督,努力让社会公众信服每一个司法案件。  相似文献   

2.
李瑶 《中国商办工业》2010,(18):221-222
现代社会中,司法不仅作为纠纷解决的一种方式而寻在,而且是作为实现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信力的建立是人们信任法律,乃至信仰法律的基础。从中国从古至今的司法发展论及司法公信力对当今中国的重要性,主要从树立司法公信力观念、完善立法、整合内部机制以及司法职业化几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司法公信力的构建之路。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中,司法不仅作为纠纷解决的一种方式而寻在,而且是作为实现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信力的建立是人们信任法律,乃至信仰法律的基础。从中国从古至今的司法发展论及司法公信力对当今中国的重要性,主要从树立司法公信力观念、完善立法、整合内部机制以及司法职业化几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司法公信力的构建之路。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立法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然而,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法制建设日渐向好的同时,司法公信力流失却成为顿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公众对司法的不信任感日益泛化为一种普遍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5.
@@一、网络语境的特征@@@@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进而改变了社会中的各种力量对比。随着网民的日益增加,互联网已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土壤,有了中国的特色和底蕴。受身份地位、亲疏远近等社会关系制约,现实生活中的沟通交流一般遵守着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网络的虚拟性则过滤掉了现实语境的诸多要素,提供了一个自由而平等的平台,促进了沟通的低成本与高效率。但网络语境也是一把双刃剑,带来沟通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等负面问题,网络语言也经常夹杂着污言秽语,发言方式有粗鄙甚至暴力倾向。可以说,网络语境既是现实生活的自然延伸,又与现实生活相对立照应。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呈现出了准立法的属性。这种司法立法现象发挥着弥补制定法缺陷,发展续造法律以适应现实社会状况等独特的功能,因而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是由于与我国的立法体制和结构相悖,又缺乏民主性等原因,其存在的正当性受到质疑。实际上,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机制,最高人民法院完全可以趋利避害,在有效发挥司法立法的独特功能的同时,消除对司法立法正当性的质疑。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司法独立性大大加强,促进了司法公正;克服了人少案多的不足,司法效率大大提高。但当前我国不规范的司法行为还一定程度存在,司法公信力还有待加强。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司法机关内部监督作用,加强检察监督作用,高度重视律师监督作用,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科学对待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构建科学司法权监督机制,提高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反倾销司法审查的范围是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的核心。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司法审查的范围进行了评析,并提出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9.
用尽当地救济原则是当代国际法的重要原则,该原则是司法机关对行政部门做出的反倾销措施进行司法审理的理论基础。行政部门做出的反倾销措施属于法院司法审查的范围。现行法律规定由北京中级法院或高级法院审理反倾销案件,但基于反倾销措施的复杂性,在将来应设立专门的国际贸易法院审理此类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设定了对反倾销进行司法审查的范围,这个范围将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10.
用尽当地救济原则是当代国际法的重要原则,该原则是司法机关对行政部门做出的反倾销措施进行司法审理的理论基础.行政部门做出的反倾销措施属于法院司法审查的范围.现行法律规定由北京中级法院或高级法院审理反倾销案件,但基于反倾销措施的复杂性,在将来应设立专门的国际贸易法院审理此类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设定了对反倾销进行司法审查的范围,这个范围将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11.
用尽当地救济原则是当代国际法的重要原则,该原则是司法机关对行政部门做出的反倾销措施进行司法审理的理论基础。行政部门做出的反倾销措施属于法院司法审查的范围。现行法律规定由北京中级法院或高级法院审理反倾销案件,但基于反倾销措施的复杂性,在将来应设立专门的国际贸易法院审理此类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设定了对反倾销进行司法审查的范围,这个范围将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12.
熊兰兰 《商》2012,(16):131-132
获得驰名商标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广告效应和经济利益,近些年来通过诉讼认定驰名商标的现象越来越多,经营者通过诉讼获得商标驰名的认定以达到扩大商品、服务的影响力的目的。由于司法认定驰名商标相对于行政认定更加简便有效以至于司法认定泛滥,法院压力增大,且存在认证过多、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范围模糊、资格审查不够严格、驰名商标司法认定范围的标准和尺度不统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商业秘密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显重要,侵害商业秘密的行为和方式也随之增长,因而,保护商业秘密这一知识产权的要求十分迫切。我国保护商业秘密的  相似文献   

14.
赵为敏 《商》2013,(9Z):258-259
仲裁与司法是我国互为补充的两种解决民事纠纷的法律途径。然而,由于立法的缺陷,以及随着时代的发展,现有的司法监督模式让仲裁难以实现自身效果。本文将着重描述司法仅在程序方面监督仲裁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司法权威是法制权威的重要体现。树立司法权威,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对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司法的职能作用,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于陶 《商》2014,(2):265-265,238
税收关系国计民生,纳税人作为税收关系的重要主体,在履行纳税义务的同时应当享有相应的权利。纳税人权利是指纳税人因纳税或者可能纳税而依法享有的其合法权益得到保障的权利。受“纳税人只有纳税义务”的影响以及我国司法制度自身的不完善,我国对纳税人权利的司法保障不足。唯有扩大税务诉讼受案范围、在税务诉讼中引入调解和简易程序、加快税务诉讼审判工作的专业性建设,方能从司法程序上加强对我国纳税人权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曾亚 《商》2013,(8):163-163
重大刑事案件因其媒体和公众关注力高而影响范围宽广,是提升司法公信力应当予以特别关注的重点。重大刑事案件中存在民意凌驾司法、媒体不良引导和案件不公开等损害司法公信力的问题,人民法院应当加强对民意的甄别,保持司法的独立和理性;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与媒体形成互动;利用微博平台进行庭审公开,将裁判文书上网发布,做到司法的公开和透明。  相似文献   

18.
《商》2015,(22)
司法公信力是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十分重要的课题,也是一个国家的司法制度的基础,更是人民法院的权威的象征。本文通过司法公信力的内涵为切入点,认为司法公信力是指社会大众对法院所做出的对司法裁判的信服以及对其公正性、权威性的评价。并且经过对司法公信力的现状的具体分析;进而就司法公信力的提升措施提出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商》2015,(14)
在结束不久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依法治国"第一次成为全会的主题,为司法公信力问题的根本解决提供了契机。本文以依法治国为精神指向,从利益平衡入手,分析利益的冲突与平衡对我国司法公信力树立的影响,通过分析司法公信力建设的困境,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我国司法公信力的提升指引新路。  相似文献   

20.
《商》2015,(13)
法律具有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保障正义与自由的基本价值,法律对于社会的稳定、维护阶级统治的秩序较其他规范来说,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正义和秩序并不是两个不可调和而矛盾对立的事物,正义和秩序是紧密联系,相伴而生,相互促进的。正义具有补充完善法律制度的积极作用,反过来法律可以很好的维护社会秩序。如何协调正义与秩序的关系,对于当下正在进行的法制建设和司法改革,关系着法律制度的重大变革和建设。从民众对聂树斌案的广泛关注来看,司法公信力越来越受到质疑、舆论的力量对于司法审判影响越来越大,公民对人权的保障越来越注重。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法律的正义和秩序价值以及司法的公信理论出发,寻找合适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