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环境伦理学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流派: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实现了对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整合与超越,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志鹏 《商》2013,(16):372-372,333
在生态危机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使我们不得不去深思我们人类的行为。当今争论最大的就是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之争是不可避免的,研究清楚这两个主义,对于我们解决环境问题,为人类找到一条合适的出路是有很大意义的,当然这也是最值得我们深思的。  相似文献   

3.
王玥 《科技转让集锦》2012,(20):197-197
通过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解读,使人们了解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对透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激烈争论产生独到见解,找出"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优越性以及局限性。希望以此帮助人们对两个派别有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李小飞 《消费导刊》2014,(7):166-166
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人类中心主义观点的存在,但这也不意味着人类中心主义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本文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进行简单地梳理,力求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有个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生态文明范畴学界流行的四种主要观点:生态系统文明、自然与人和谐论、三大文明统一论、时代特征论.提出目前生态文明价值伦观的两种对立倾向.人类中心主义与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分析了在人类中心主义基础上形成的生态文明发展伦理.最后指出科学发展观中生态文明的确切内涵,解释二者关系,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对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商》2015,(49):130-131
在人类中心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工业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越发紧张,生态危机的出现开始引发全人类的关注。西方环境哲学家最早意识到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弊端,力图对这一价值观进行生态整体主义转向,形成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体系。罗尔斯顿吸收了环境伦理学者的先进思想,汲取了生态学、进化论和大地伦理学的有益成分,探讨了东方文明与环境伦理的思想结合,对自然价值进行了重新界定,厘清了自然的系统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对自然价值进行了详细的分类。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思想十分丰富,对后来的环境哲学家们也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绿色营销观念体现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和超越,能够很好的协调市场经济与市场道德以及市场营销中的功利与公正的冲突,基于此,本文认为,绿色营销集中体现了成熟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并促进经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伍建萍 《致富时代》2010,(12):212-212
人类中心主义是作为一种价值和价值尺度而被采用的,是要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有且只有人类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该文主要探讨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质,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历史的作用以及局限性,从而得出结论:人是自然的产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不是一种对立的关系,应该是一体的。  相似文献   

9.
论环境法的价值理念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法经过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生态文明价值理念的认识路径,在这种转型的路径中体现了其理论蕴舍及价值目标.本文指出.我国可通过宪法对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肯认,以生态文明新理念为指导来重构环境法的立法体系以及构建环境公益诉讼.来保障环境法价值理念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毛严正 《商》2016,(5):108
荒野哲学的思想伴随着荒野保护运动兴起于美国,经过自然作家、生态学家和哲学家等多股力量的合力推动,特别是经梭罗、利奥波德和罗尔斯顿等荒野保护先行者的不懈努力,对荒野哲学思想的探索不断深化,荒野哲学范畴的规范不断完善。荒野哲学思想不仅改变了美国的荒野保护政策,更对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价值观向生态中心主义转变产生了莫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和生产模式并列为导致环境恶化的两大原因。在高度关注节约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对非可持续消费模式的研究。从哲学视角看,形成当今人类非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思想根基是人类中心主义、片面发展观、享乐主义三种思潮。  相似文献   

12.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通过海明威<非洲的青山>中人与兽的角逐,论述了海明威自然观的双重性.一方面他热爱、赞美自然,对遭到破坏的自然予以同情和关注,表观出一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另一方面他又爱好通过血腥残杀动物体验快感,表观出渴望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态度,反映出人类过度的物质欲望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冲突.  相似文献   

13.
生态悖论视角下生态消费伦理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桂香 《消费经济》2007,23(4):32-35
人类在生产发展过程中由于受错误理念的指导,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悖论现象,迫使我们要彻底扬弃和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无限制发展、人类中心主义和物质消费主义的价值观,构建一种与人类未来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相符的消费价值观,即生态消费伦理。  相似文献   

14.
周蓉 《商》2013,(1):270-270
当下,"雾霾"成为了最热的话题,正是人类盲目地向大自然索取,试图最大限度的利用环境谋取财富,忽视了环境的内在价值,严重的破坏了人类自己的生存根基,"雾霾"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生态伦理学就是要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局限,把自然纳入人类伦理关怀的范围,用道德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使之趋于和谐。  相似文献   

16.
论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应包括人类为解决所面临的种种生态问题、环境问题和相关的社会问题,去求得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而采取的种种手段,以及保证这些手段顺利实施的所有战略、谋略和制度.概而言之,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主流文化形态是一种以"非人类中心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同进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7.
贾璐宇 《中国市场》2014,(33):150-152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GDP的发展方式将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可持续性视为割裂的双方。随着环境隐性成本的上升,GDP的发展方式以不能适应环境对国情的新要求,而衍生于人类发展视角下的模式正好符合这一形势的要求。人类发展视角关注人可行能力的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它是基于目标来创造模式而非基于单纯经济增长这一工具,它也内在地对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要求。在当下处于转型关键期的中国,分析GDP与人类发展视角下经济与环境关系的优劣,以及如何在人类发展视角下改善两者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品牌》2019,(1)
文章以杜嘉班纳辱华广告为例,分析了跨国广告传播容易出现失误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同国内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最后提出了跨国广告传播的策略:抓住人类的情感共鸣点;尊重他国的文化传统,避免触犯禁忌;全球化策略;本土化策略;抛开偏见,避免民族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9.
张晓 《消费导刊》2012,(9):70-70
文章认为,“以人为中心”,从党的执政角度,它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党的宗旨,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理念,容易形成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导致人对自然的主宰,带来环境的严重破坏,有悸于科学发展,应确立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20.
裴桂清  王萍 《商业研究》2003,(10):10-11
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健康生存方式的理性选择 ,内含着崭新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意识。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目的及实现途径等重新的诠释来看 ,主要体现了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以期为人类的现实生存和发展提供许多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