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看病贵、看病难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医患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带来严重后果,以博弈论的角度探讨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医生违规行为具有必然性。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应该尽量缓解人为因素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从完善体制的角度来规避医生的违规行为。  相似文献   

2.
梁剑悠  江伟 《现代商业》2008,(6):198-199
工程招标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这有可能导致"逆向选择"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是招标成功的关键.文章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出发,探讨了信息不对称下的招标机制设计问题,并且结合招标实践提出了工程招标中信息不对称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信息不对称视角下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拥有不对等的会计信息导致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会计信息不对称区分为事前的会计信息不对称即逆向选择与事后的会计信息不对称即道德风险。会计信息的不对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由市场机制自身来解决的,亦需要政府通过制度安排矫正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消除会计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4.
浅析中小企业贷款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其解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柯 《江苏商论》2007,(5):160-161
中小企业贷款中的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是导致其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市场组织一般通过四种机制来缓解中小企业贷款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控制贷款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政府的作用更多地是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制度环境而不应该是直接的政策性干预。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问题的起因在于食品信息不对称,其发展的经济学逻辑是: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劣币驱逐良币—食品问题。从博弈的角度看,信息不对称导致优势方选择违规操作获取利益;从公共关系的角度看,信息优势方将选择双向对称的信息传播模式,以赢得声誉。基于此,本文提出疏堵结合、刚柔并济的食品安全监管策略和模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分析指出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中存在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现象和道德风险行动,并运用信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成果提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构建中小企业融资信息甄别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校诚信缺失、学风腐败问题成为了社会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以教师与学校关系为代表探讨高校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对学校现存激励机制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现象进行了论证。从这一侧面解释了高校诚信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品牌化是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问题实质是一个安全食品市场管理问题。安全食品属于信息高度不对称产品,其发生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有直接关系。信誉机制是缓解安全食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主要途径,而品牌是信誉的外在表现,是信誉信息传递的重要和有效工具。建立和发展安全食品品牌,首先是商场品牌的建立和发展,是缓解我国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风险投资市场中的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会形成委托代理关系进而会导致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的出现。从减少信息不对称和促使委托人与代理人双方收益趋向一致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分析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收益分配机制模型,根据模型分析得出收益分配的最佳方案,提出了更加完善的委托代理风险防范措施和激励机制,以解决风险投资者无法克服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并在帮助风险投资者约束风险投资家的行为的基础上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从而促进风险投资市场更加繁荣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OTO商业模式是一种近期诞生的新兴电子商务模式。这种全新的"线上线下"的商业模式开启了自2012年以来全国范围内的电子商务热潮。但是在今年OTO商业模式却逐步进入了寒冬,许多电商纷纷倒闭,其根本原因之一是在这种商务模式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由此引发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从OTO商务模式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入手,分析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并从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逆向选择模型和道德风险模型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国有企业在激励机制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薪酬、晋升激励不公平会导致员工的"逆向选择";激励失控与激励不足共存,任免非市场化会导致经理人的"道德风险"。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即通过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公平的薪酬、晋升激励制度来规避员工的"逆向选择";通过建立相容的经理人激励机制,发展职业经理人市场来防范经理人"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2.
陈卫洪  朱青 《商场现代化》2007,11(19):83-85
本文运用不对称信息的分析方法,从农产品质量的差异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与原因入手,分析了质量信息不对称对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农产品信息不对称的成因教育水平低,生产规模小的农户生产者,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很弱,导致我国农业领域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造成机会主义和逆向选择,使农产品市场问题严重提出克服信息不对称的制度建设应以建立以公开、合法、必要、效能和责任为宗旨和原则的市场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核心因素在于银企博弈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由银企双方共同造成的:一方面,中小企业管理制度不规范、信用不理想、短期行为严重,主观上造成银行恐贷、惜贷;另一方面,银企关系不稳定、银行系统内的"内部人控制"和"信息孤岛"现象客观上造成了企业信息难以掌控。于是,"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问题频出,累及许多优质的中小企业无法及时得到贷款。本文据此提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现实对策。  相似文献   

14.
马阳坤 《商场现代化》2010,(12):101-101
近年来,"吃空饷"问题逐渐从公众议程跃升至政策议程。从制度的视角梳理"吃空饷"的因果脉络,市场经济转轨中行政主体的角色冲突、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实名制的政策时滞,以及监管缺位导致的风险成本过低,是造成"吃空饷"问题屡禁不止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5.
周波 《现代商业》2012,(20):111-112
交易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柠檬效应"的产生,从而导致逆向选择。人寿保险的特殊性质致使产生保险领域的柠檬效应,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在此显得非常严重。保险公司从提高保费、规定免赔额、核保审查以及更多吸收团体保险等方面采取对策,但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对此,保险公司应当加强核保审查,对不同的被保险人区别对待,而国家则应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针对P2P网络借贷中信息不对称及其引发的逆向选择问题建立"柠檬市场"模型,从理论上论述逆向选择的形成过程及后果,并根据社会净福利计算公式,明确网络借贷平台既要促进信息对称进而提高借款标的质量,又要降低自身的交易成本;然后通过对实际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验证信息对称对提高借款标的质量、降低借款成本的作用;最后,结合企业并购效率理论等对P2P借贷平台如何抑制网络借贷逆向选择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蓉 《商》2014,(32):205-205
电子商务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引发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影响了买卖双方的利益。信息不对称现象对于网络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子商务信息不对称问题类型与原因,信息不对称对网络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最后探讨了改善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不对称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实际生活中,信息不对称问题随处可见。该理论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同样也适用于房地产市场。本文简要的阐述了房地产市场领域包含的多种信息不对称现象,以及这些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并且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严艳君 《商业会计》2012,(12):111-113
创业企业和创投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同时由于创业企业自利动机会产生逆向选择,导致双方达到低效的均衡,解决此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信号传递来减轻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本文从博弈的视角,分析了逆向选择产生的过程,并加入信号传递,通过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将低质量项目和高质量项目区分开来,并进一步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使得存款保险制度对消除银行体系固有的传染性弊病未有任何实质效用。相反,该制度却起到了"扶劣限优"的作用,使银行所暴露出的问题未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这本身就是对市场规律的一种违背。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构成了存款保险的致命弱点,若不能很好地降低信息不对称条件对存款保险的消极影响,处理好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和存款保险之间的关系,最终将会使这一制度遭到各国政策制定者的抛弃。而相对有效的办法是解决好信息披露、信息传递及信息失真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