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华扬 《商场现代化》2012,(20):320-321
由于离婚多是因为夫妻之间感情已不能维系,故如何妥善解决在婚姻关系解除时的财产问题就成了双方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无过错方、弱势方而言,在我国现行《婚姻法》中,有关家务劳动补偿、经济帮助、离婚损害赔偿等制度都已经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行体制对无过错方、弱势方的救济基本都是离婚时的一时给付,并没有顾及在以后的生活中如何保护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受到伤害的一方在离婚后的长期利益。本文意在结合立法层面的规制及现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探究如何将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扶养义务扩大到离婚后,即构建我国的离婚后扶养制度以最大程度地将离婚伤害对无过错方、弱势方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
《光彩》2016,(5):20-21
案例一:假离婚,真买房 孙某和蓝某系夫妻,双方户籍均在北京,婚后两人购买住房两套.2015年初,孙某判断一年内房价有大涨趋势,遂打算投资一套房产.但按照北京市限购规定,孙某和蓝某已无购房资格.为取得购房资格,孙某与蓝某商定假离婚.离婚协议中约定,两套现有住房及家庭全部财产均归蓝某所有,儿子孙甲归蓝某抚养,孙某每月支付8000元抚养费.2015年4月,孙某与蓝某办理了离婚手续.孙某于2015年12月签订了一份购房合同.然而,由于离婚后孙某名下没有任何财产且还贷能力有限,银行贷款始终没批下来.到了2016年3月,房价暴涨,孙某想通过法院修改离婚协议,但又怕假离婚被识破进而丧失购房资格.  相似文献   

3.
《商》2016,(5)
婚前贷款买房并支付首付款、在结婚后用共同财产还贷的房屋及增值部分在离婚时的归属问题,在理论上与司法实践中均有较大争议。本文从合同和物权期待权的角度分析,认为婚前按揭房为一方个人财产,增值部分为夫妻共同财产。  相似文献   

4.
徐征  朱庆华 《品牌》2013,(10):22
近年来,随着离婚案件的不断增加,离婚后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要求探视子女而引发的纠纷也越来越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视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探视权已经通过立法得以法制化,并在法律上赋予了强制执行的效力,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会遇到许多问题,执行起来也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5.
若法院将一方婚前按揭贷款购买的房屋判决给另一方后,就会发生贷款逾期情况,逾期记录是否还应在原房主名下展示?在目前按揭购房较为普遍以及离婚率高涨的背景下,该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此引发的相关法律问题值得重视。本文以一起由离婚引发的征信异议案为例,阐述了不能删除异议申请人逾期记录的处理结果,并从婚姻法、合同法、物权法等实体法的角度,重点分析了案件中存在的法律关系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6.
离婚后扶养制度有助于真正实现离婚自由,保障离婚后困难一方的利益,促进社会和谐。英国在离婚后的扶养方面的立法独有特色,我国离婚后的扶养制度应当借鉴英国立法及实践的经验,对扶养请求权的主体、扶养请求权的行使条件、变更终止抚养费等具体制度做出规定。  相似文献   

7.
《商》2015,(5)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五条条规定: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本条司法解释一出,司法实践和学术界中争议都很大。本文根据对第五条的不同学术观点,给出笔者对第五条的修改并论述了个人婚前财产婚后产生的收益如何分配。  相似文献   

8.
吉星 《商》2016,(4):231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5条对"一方婚前财产在婚后的收益归属问题"做了比较细化补充的说明,认定了孳息和增值财产不属于夫妻间的共同财产。虽然这一规定解决了离婚诉讼财产分割的效率问题,但是就其反映出的《婚姻法》夫妻财产共同制的价值取向和内容模糊性仍有待探析。  相似文献   

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7月4日通过以来引起各方热议。该解释对一些重要问题都有规定,比如拒绝做亲子鉴定的一方将败诉、一方婚前买房已付首付,后共同还贷房将归自己、婚后由父母一方出资购买的房产,属夫妻个人财产、妻子擅自中止妊娠是否侵犯对方的生育权、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分割财产的例外规定。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开放,经济的发展,离婚率逐年增加,且离婚时涉及的财产分割问题也越来越繁琐,经常有离婚案件一方认为法律规定不公平。为此,对现有法律中关于夫妻财产制度已经存在或可能引发争议的理论进行论述,并提出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商》2015,(25)
司法实践中,尤其是在国家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背景下,因借名购房产生的纠纷已成为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的一类典型案件。"借名买房"中房屋的实际出资人借用他人名义购房,并以他人名义登记房屋所有权的行为。房屋的实际出资人为真正购房人、借名人,被借名之人为名义产权人或出名人。当事人选择订立借名购房合同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为了规避国家房贷、税收、登记等相关法规政策;有的为了借用他人资格享受某种购房优惠;也有的为了转移财产以逃避债务。借名购房属于合同行为,在借名购房情形中,需根据不同情况对借名合同的效力进行认定。  相似文献   

12.
《商》2016,(5)
<正>案例:男女双方婚后约定任何一方出轨须赔偿无过错方10万元,并签订书面协议。现男方出轨,女方依此书面协议向法院起诉,诉请法院判令男方赔偿女方损失10万元,但并未诉请离婚。一、问题(一)该书面协议是否合法有效?(二)在未诉请离婚的情况下,女方依此书面协议向法院诉请判令男方赔偿女方损失10万元能否得到支持?二、分析(一)关于该书面协议的效力问题笔者认为该书面协议合法有效。理由在于民事契约意思自治,该协  相似文献   

13.
高叶 《现代商业》2012,(18):283-284
离婚作为婚姻家庭的一个重要方面,诉讼离婚法定理由则是调整人们离婚行为的基本准则,目前我国对诉讼离婚法定理由的规定主要集中于《婚姻法》第32条"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这一规定是当前我国法院处理离婚案件的基本准则。本文拟通过对"感情破裂"这一诉讼离婚法定理由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分析,以期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能够对我国的诉讼离婚法定理由的立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4.
郝欣丽  梁斌  朱颖新  孟凡静 《品牌》2011,(7):141-142
我国的现行法律为了改变婚后妇女土地权利缺失的现状采取了相应措施,但是,现实中却出现部分婚后妇女(结婚、离婚、丧偶)的土地承包权益弱势更甚的状况。本文通过从保定市及各县妇联调查妇女投诉情况、跟踪调查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纠纷案例,归纳出农村妇女结婚、离婚、丧偶的同时经常出现其土地承包权益也受到侵害的几种不同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提出了目前形势下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李雨石 《光彩》2016,(10):22-23
房地产中介圈传来的“新政” 八月的最后十余天里,上海房屋成交量直线飙升,截至8月30日16时15分,上海新房成交1470套,比上一日同一时间超出约400套,连续4天突破1000套.这些突然爆发的购房需求大多与网上盛传的“上海9月起实施的购房新政”有关. 所谓“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9月起,对于持有房产情况不同的购房者,首付款比例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第二、离婚不足一年的购房者,限购及贷款政策按照离婚前的家庭处理;第三、9月起,上海市将调整银行贷款政策,大力收紧信贷.  相似文献   

16.
王婷 《北方经贸》2014,(6):115-115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财产在生活中体现的作用也越来越强烈,许多夫妻在婚后生活中,离婚时出现财产纠纷,引发矛盾。《婚姻法》的颁布,可以从源头上解决夫妻之间的财产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房地产投诉案件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商品房预售合同陷阱所产生的问题占大多数.本文着重对消费者在买房过程中如何尽量规避风险,谨防购房陷阱提出了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顾婧  汪洁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0):51-52
2001年新修订的《婚姻法》规定了我国《婚姻法》的离婚救济制度。该制度肯定了离婚纠纷的弱势一方(通常是女性)对婚姻家庭的贡献,为其提供了合法有效的保护途径,是符合国内外关于离婚救济制度的立法潮流和趋势的。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离婚经济补偿制度的适用时间过于狭窄、离婚经济补偿制度的补偿方式过于粗糙等等,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商》2015,(13)
近年来,变性人群体受到社会的关注,也引起了法律界对变性人权利的思考。目前,我国在有关变性人立法方面存在多空白,没有关于变性人婚姻、家庭关系等方面的具体规定。本文首先介绍了变性人的概念以及产生原因,接着着重讲了变性人的婚姻问题,其中包括变性人的结婚权,变性人离婚中涉及的问题,如婚后变性离婚的处理。最后强调变性人婚姻的保障措施,目的是保障变性人在婚姻家庭领域的合法权益,进而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0.
芮小欢 《商》2013,(12):210-210
我国《婚姻法》第46条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该制度是为了保护婚姻中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赋予离婚时无过错方的精神损害和物质损害的赔偿请求权,对离婚时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是一种过错惩罚和损害赔偿相结合的救济制度,以维护婚姻家庭的稳定以及促进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