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静静 《商》2014,(5):208-208,18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民族传统文化给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形式,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来源。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正确的扬弃,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化是近些年学界比较热门的话题,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文化本身有着"两重性",传统文化的"两重性"特征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影响。在处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时,我们要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认真梳分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部分,理性看待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倩 《商》2013,(19):123-123
在各种思潮传播的初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冲击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对中国革命起到重要作用。随着革命的深入进行,传统文化随之发展而有所淡薄。要想更好的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应当更加详细充分的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解,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作用,使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更有力的指引。  相似文献   

4.
郝婉露 《品牌》2014,(11):118-118
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这种结合也融汇了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精华。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着一种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其理论内涵中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商》2015,(28)
中国现如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了这条道路的正确性以及强大的生命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当代的新发展,中国所走的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走向民族繁荣的振兴之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当代的新发展,是站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之下,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丰富了理论本身,也使理论焕发出与时俱进的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四个关系"的认识,是对中国社会当前发展的全局性指导,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它借鉴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如儒家的大同思想,道家休养生息等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最想发展,也已经作为执政理念渗透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之中,对于当前中国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化历经百年发展的沧桑巨变证明其只有在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指导下,才能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价值理念,在吐故纳新、革新求变的大道上实现自身的复兴发展。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既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进程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传统文化现代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具有各自不同的价值,二者不是相互冲突的矛盾关系,也不是可以简单类比的相互替代关系,两者存在取长补短、互促共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周游 《商》2014,(50):50-5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植于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吸收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还蕴含着党的丰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项伟大工程的伟大成果。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接受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将中华民族优秀思想和文化价值观与之融合,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文化自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条件之一,缺乏文化自信不仅会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破坏马克思主义同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同时也会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和进程。文章指出,增强文化自信,从文化角度去分析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9.
周莹 《品牌》2014,(10)
在中国的当代艺术中,体现着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这也使得国人在文化上找到了归属感。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本论文主要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0.
唐劲飞 《北方经贸》2011,(3):139-140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是当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课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思想精华。进行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必须依靠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将其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应当积极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体现民族特色。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双面性的,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去其糟粕而取其精华至关重要。简要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联系,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双面影响,并探讨了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对策,旨在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即使在当代的中国文化发展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所具备的时代的价值方面详细阐明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核心要素所在,对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佳佳 《商》2014,(43):134-134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是我国历史上若干民族经历3000多年的融合形成的。新时期我们继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要内容,应该对其加强弘扬与维护。文章主要从少数民族文化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少数民族文化如何进行弘扬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刘璨 《适用技术市场》2014,(3):165-166,169
就科技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概念进行了探讨,并就其关系展开讨论。以韦伯和法兰克福学派关于“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的一系列理论解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冲击,结合历史资料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文化的阻碍。最后,对两者目前在中国的现状作了分析,认为尽管存在冲突,两者仍可并行不悖地继续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5.
《品牌》2015,(6):118-119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之所以是中国最明显的标志。而孝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所在。中国梦视域下传统孝文化对构建当代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孝文化的新解读对重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心灵支撑和精神家园.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夙愿,它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蕴含中国传统民族情怀、民本情怀、家国天下情怀和和合文化的基因,是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主题融合的结晶.  相似文献   

17.
林建玲 《消费导刊》2009,(12):221-221
和合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精神,本文考察了中国传统和合法律思想的历史和根源。中国传统的和合法律文化对现代的法治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传统的和合法律文化也面临着向现代和谐文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夏瑞婷 《消费导刊》2014,(12):160-160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文化形态,而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撑,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旅游文化得以发展的精神食粮,尤其是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对我国的现代旅游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为此,在现阶段我国必须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9.
《商》2015,(6)
文化是道德及道德教育的精神寓所。基于道德与文化之间天然的、本体意义上不可分割的联系,道德教育始终存在于一定的文化谱系之中,体现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价值理想,是一种文化性存在。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二者在我国文化建设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德育的宝贵资源,它所蕴含的德育理念、内容、方法等,对现代德育依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另一方面,德育也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谢鹏 《消费导刊》2013,(11):128-128
本文从现代企业管理与中国传统文化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的辩证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及现代企业管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