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文明对人类文化的形成与累积影响最大,它反映和综合着人类的生产力智慧。但是,在国际市场条件下,作为高端的技术文明经常会以技术贸易壁垒的形式展现,这导致了很多人对它的误解。本文从发展角度出发,对技术贸易壁垒的本质从高端文明角度进行了解读,提出:由壁垒观转为台阶观是人们应该具备的积极心态,从高端文明角度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解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技术实力,有助于正确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本身。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西部民族地区具有生态脆弱和贫困集中的特点,二者之间的耦合性呈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恶性循环,加之民族地区特殊的生态地位使其发展中面临两难选择.文章分析认为,造成民族地区生态一经济系统非良性循环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文明理念下的传统发展方式是一种以建立在资源消耗基础上的发展,它必然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作为代价.文章指出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民族地区应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发展生态经济,通过产业生态化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针对蚌埠市重返安徽省第一方阵目标,进行安徽省城市经济水平评分和分类,对蚌埠市和安徽省第一方阵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并对蚌埠市经济发展进行SWOT分析,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政策实施,制定蚌埠市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中央出台了"中部崛起"战略,来帮助中部地区实现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热点,也是当今经济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作为中部六省东西部梯次推进的重要过渡地带,蚌埠市其特殊地理优势与重要经济地位不言而喻。本文以蚌埠市2000年-2013年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和主要动力,通过运用Eviews软件,构建多元回归线性模型,结果显示,第二产业比重、投资率、财政支出对国民生产总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不断补充现有中部崛起理论的同时,也为蚌埠市经济的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促进大二产业的创新性、环保性正向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把握财政支出的合理化,进而不断推进蚌埠市城镇化的发展,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改善经济发展新方式,以及带动和促进皖北地区乃至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依靠增加物质和资本投入以换取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带来经济总量迅速扩张的同时,也引发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不协调等问题,使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严重制约。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强调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合理利用资源,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树立并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如同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在推进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要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处理好两者之间关系,牢牢把握工业要依靠生态建设求发展、农业要依靠生态建设求增效、旅游业要依靠生态建设求创收、城市要依靠生态建设求提升的理念。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共赢,经济发展才会是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个社会的文明也是由这个社会的内涵和外延共同构成的文明一旦形成,则有助于发扬和传播文明。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提高,其文化内涵的酝酿能力是基本条件,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是根本保证。实现人均福利是保证经济发展,提高文化的酝酿能力,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分析乌鲁木齐地区在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和环境压力,得出以下结论:在城市经济发展和建设进程中,必须全方位地改造区域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以实现该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连香 《商》2013,(16):348-348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新型文明建设,强调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突出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以生态意识主导自己的行为。近些年,株洲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探寻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协调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更多体现了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统一,株洲城市既成了经济发展的摇篮也逐渐成为全国的生态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10.
《商》2015,(6)
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严重,使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面临恶化的趋势,每年自然的频发给予了人们沉痛的教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是要求在寻求国家的全面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同时,以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本文以我国城市建筑为切入点,简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及当代价值,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下我国城市建筑的现状,提出了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的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建设方向,以期从城市建筑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经将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发展规划中的重要部分,发展绿色经济成为新时代的经济发展要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就是要在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大力推进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走一条绿色经济发展道路是我国经济实现高效和长期稳定的必然选择。其对策是: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保障和法律体系;改造三大产业结构,实现绿色产业崛起;积极进行绿色技术的研发;微观上重视教育对绿色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翼 《消费导刊》2013,(6):51-5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二氧化碳增多导致的气候变暖,生态危机进一步加剧使得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变得尤为重要。低碳经济作为现在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现在已经被各国家大力推崇。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是为了解决全球的环境问题而被提出的。低碳经济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实现生态文明是我们发展低碳经济的最终目的。本文首先对两者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接着从两个方面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文明也在不断地进步,从最原始的原始文明不断过渡,不断迈向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要体现,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区域经济发展是建立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之上的,生态文明的生成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它要求以新的发展途径去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这就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有了新的导向。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传统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反思的结果。辽宁是一个以重化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环境历史欠账较多,曾经以拼资源、拼能源的方式换得经济的增长。在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下,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性约束日渐显露。全省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左右。为实现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辽宁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辽河治理,碧海行动计划,城市环境整治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功的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走出了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高的集约型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对于承接地来说,则是推动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蚌埠市工业基础雄厚,经过多年的培育,在机械制造和零部件、精细化工、电子等方面有较好的产业基础.通过实证分析比较蚌埠市和长三角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水平,从而确定蚌埠市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的软环境,利用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机会,应主动承接相关成长型产业,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工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经济全球化发展愈演愈烈,各个国家与地区对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在国际竞争中夺取竞争优势的新举措。文化创意设计是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文化设计,是对文化进行创新的成果,由文化创意设计衍生出来的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具有较高就业潜力与较高财富创造的新型产业,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对我国地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探讨文化创意设计对地域经济的发展,对文化创意设计作用的充分发挥以及地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从文化创意设计与地域经济的含义入手,并对其发展文化创意设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展开分析,来探讨文化创意设计对地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国所提倡的绿色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经济结构体制为发展基础、以真正达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为目的,而产生的一种现代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在极度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今天,人类社会在财富值迅速上升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生态能源、资源以及环境层面的问题。面对这种发展现状,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生态文明对应的绿色经济战略也应运而生,绿色经济发展战略可以说是以生态环境经济之间的和谐为发展核心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8.
曹东波 《现代商业》2014,(23):274-275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一个亮点就是将生态文明建设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了我国"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为此,我们该怎样科学的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呢?本文将从生态批评视角,唤醒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倡导人们建构一种以生态整体利益为宗旨的自然的、生态的、绿色的、可持续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同时本文结合城市自身发展的具体情况,探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策略,从而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快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使生态旅游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国家"建设生态文明"战略的提出,给自然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富集的湖北民族地区带来了重要发展契机。在分析绿色营销对生态文明建设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绿色营销是湖北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竞争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并进一步提出了该地区推进绿色营销的战略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国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我国城市旅游经济必然发展到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的新阶段,其与传统城市旅游经济具有显著的区别。作者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城市旅游经济的性质及作用,即绿色旅游文明;生态旅游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