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阮晓文 《中国市场》2014,(48):207-208
"韩流"在过去的10年中已经从东亚传播至全世界,其极大地推动了韩国娱乐产业的发展和韩国经济的发展。本篇文章研究发现,"韩流"兴起的原因包括全球化、社交媒体的发展、文化的融合、韩国政府不遗余力的支持及韩国娱乐产业公司市场化的战略等都为"韩流"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品牌》2016,(4)
风靡中国近20年的"韩流",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了升级换代,不仅使"韩流"产品充斥着各大媒体平台,更是实现了文化产业和文化模式的全面输出。为了探究"韩流"的魅力所在,本研究借鉴网络志(netnography)研究方法,从受众视角出发,对受众在新浪微博相关话题页上的意见表达为切入点,来解读"韩流"。研究发现,新"韩流"是一种典型的"情"文化。它通过巧妙运用丰富多样的感官刺激"引人入胜",又以情感化的主题、情感化的表达和情感化的思维"以情动人"、"以情达意"。"韩流"文化在普世价值观的框架下,凭借着"平衡"的审美美感、适度的心理距离感、"以小见大"的"情"的质感,和贯穿于各种文化产品中的对"人"的关注与思考的文化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特点,让受众在消费"韩流"时感受到了高度的"共创性"、熟悉感和自由感,进而获得心理和情感的极大满足。  相似文献   

3.
韩剧已在中国形成了铺天盖地的传播攻势,而韩剧《大长今》的热播,更是引发了新一轮的“韩流”入侵。对于韩国来讲,《大长今》等韩剧在中国的成功是一次次成功的文化输出,它的成功并不仅是一部部电视剧的成功。本文将对韩流涌动的现象、韩剧观众心理、社会文化等等方面进行一定探讨,以提供韩剧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成功经验之一。  相似文献   

4.
从“韩流”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流文化产品在中国已经形成品牌,成为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最大竞争对手。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各种方式积极应对韩流的挑战,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针对韩流文化产品的汹涌之势,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主义政策;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局出发,避免只顾部门利益、眼前利益的"短视"现象,深入剖析韩国文化产品,祛除其品牌效应;深入研究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经验,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5.
"微文化"是随着微信、微博和多媒体社交网络而兴起的一种快速传播文化,大学生受到"微文化"传播的影响很深远,给部分现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冲击的影响。基于此,重点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受到的"微文化"影响以及对策措施进行论述,希望可以帮助大学生们正确的利用和汲取"微文化"的正能量,塑造健康的大学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ully 《商务旅行》2012,(7):77-84
将文化和传统商品化、现代化,是各国旅游业的共同诉求,尽管在亚洲的成功者寥寥,韩国却是其中最让人鼓舞的例子之一。从《冬日恋歌》走红亚洲的那一刻起,关于"韩流"只是一时风潮的猜测就一直不绝,但十年之后,"韩流"却越演越烈,从韩剧,到K-pop,甚至到韩国动画,均在各处攻城略地,收获新一代的捧场客。一直以来冷眼旁观"韩流"的笔者,在走访首尔和江原道的文化产业和节庆活动后,发现了韩国政府对文化产品的隐蔽补贴,以及韩国民间对传统和创新的尊重,这也许是"韩流"能席卷各国的最大秘诀——这不止是政府的经营,还是民众自发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韩国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影响,韩流文化在中国盛行,掀起了赴韩旅游热潮,一大批受韩流文化影响的游客奔赴韩国。韩流文化的盛行不仅带动了韩国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行业的经济增长。为此,详细研究了韩流文化带给韩国旅游业发展的效益,给大连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启示,提出相对可取的意见措施。  相似文献   

8.
韩剧作为一项文化产业成为韩国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韩剧在文化传播和娱乐休闲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则选取了较为独特的视角,就我国从1993年引进韩剧至今,韩剧掀起的一场"韩流"狂潮,对两国的经济贸易影响,以及韩剧背后的制度经济学和视觉经济学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韩流席卷的时代,到现场看一场劲歌热舞、氛围极佳的韩式演唱会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潮流。然而不管专程赴韩看演唱还是步入韩流明星的国内演唱会现场,费用都相对高昂,常常让除了疯狂粉丝外的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作为国内视频行业和直播平台的佼佼者,PPTV聚力深析市场行情和用户需求,前所未有地将"独家付费直播+付费点播"的模式延展至海外,与软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独家付费直播9月28日晚18时在韩国庆州举办的"2014 Hallyu Dream Festival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滋生了"拇指文化",而"拇指文化"的传播又进一步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当前"拇指文化"在社会上已经达到"盛行"的状态。"拇指文化"的盛行对大学生政治心理引导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更好地对大学生开展政治心理引导工作,我们需要把握机遇、克服挑战,创新大学生政治心理引导路径。  相似文献   

11.
手机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使用,手机媒体具有即时性、移动便携性及"去中心化"等独特的传播特点。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群体文化认同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从重塑大学生媒介素养、利用手机媒体交互平台,构建大学生群体文化认同宣传格局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周燕琳 《中国报业》2012,(2):168-170
高校媒体议程设置功能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存在着关联点,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观照。通过媒介议程设置功能影响大学生的关注点,在校园这个特定环境中再建构一个"拟态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内容进行"二次过滤"与选择,这也是帮助大学生在对校园媒体的"无意注意"中有侧重地认知大众传媒的传播信息。通过议程设置有效地引导舆论,净化校园媒介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对于维持当前大学环境的稳定与大学校园文化的和谐建设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如今茶馆行业的定位固守传统,大学生群体不在其目标客户范围内。本文以江西为例,对"屋-馆结合"模式借助图书馆与茶文化共有的文化功能及安静的特点进行研究,将图书馆与茶屋结合起来,致力于传播我国历史深远的传统茶文化,同时将大学生从功利性学习中解放出来,倡导大学生们享受型学习。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时代,"把关人"角色下移,青年大学生作为一个接受高等教育、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素养的社会群体,在当代网络舆情的发布、接收和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俨然成为网络舆情环境下的活跃主体。本文通过探讨大学生在舆情传播过程中的特殊性,分析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当代舆情传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自韩国政府确立"文化立国"战略以来,韩国文化以影视剧、音乐、语言、饮食、服饰等元素为载体,迅速占领包括中国在内的他国文化市场和消费群体,其势无可抵御,形成世界范围内的"韩流"现象。以其经验为借鉴,文章研究制定促进、繁荣我国文化产业的政策,对于中国和平崛起背景下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塑造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赵金波 《中国报业》2014,(12):93-94
基于目前国内、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剧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对外话语权和中国形象的树立日趋深化,当代大学生对于跨文化传播的认识比较浅薄,应当积极树立使命感。作为使用媒体表达和传播媒介主体的大学生,对全媒体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日渐产生巨大影响。本论文立足于研究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使用全媒体,对跨文化传播中的网络舆论产生影响,进而研究中国大学生对跨文化传播的媒体表达与参与行为。作为使用媒体表达和传播媒介对文化传播影响深刻,对于正确引导大学生使用媒体,对网络舆论产生深刻影响,进而推动中国大学生对跨文化传播的合理表达,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杨 《中国报业》2022,(24):76-77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实践与发展的重要财富,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其加大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力度。本文围绕青年大学生群体中红色文化的新媒体传播效果进行分析,对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以使红色文化的传播能够符合时代需要,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文化强国"战略的指导下,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更好地传播中医药文化成了热点议题。通过研究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意义,分析中医药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以及互联网对中医药文化传播的作用,分别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两个角度探讨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途径,以期对中医药文化传播促进和改良。  相似文献   

19.
《商》2015,(52)
韩国在20世纪确立了"文化立国"的政策以来,将发展具有韩国特色的文化产业作为了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为了扩大韩国流行文化的影响力,获得经济、文化以及形象效益,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很多以韩国文化为基础的韩国流行文化也纷纷涌入中国,形成了影响中国的韩流效应。本文通过阐述韩国流行文化的发展背景,对韩国流行文化韩国流行音乐、韩剧与韩国综艺对中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蔡宛宏  蔡维 《中国报业》2022,(14):80-81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源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媒体传播理念和手段的转变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应迎合时代发展要求,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创新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的路径,以此推进红色文化在融媒体时代的革命传承,构建红色文化传播的良好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