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归化与异化及其文化延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化派翻译理论的观点审视以《道德经》为例的中国传统经典著作中归化和异化的翻译问题。在中国文化强势的前提下,对《道德经》英译的趋势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今后对其中一些如"道"这样的文化术语的英译中需要归化与异化相结合更多的使用异化的翻译方法,尤其是进行采取音译。  相似文献   

2.
郑祖栋 《商》2012,(7):179-180
文学根植于社会现实,方法论也需与时俱进,随着《楚辞》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其的研究方法也随之发生了转变。本文概述了前人对《楚辞》方法论的研究情况,借鉴了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文艺学方法论阐释楚辞文化。  相似文献   

3.
王列妮 《品牌》2014,(8):109-109
文化的出现和发展都依赖于人类内在的创造性的冲动,同时也有赖于与其它文化的交流,并在交流中吸取营养得以发展。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三次翻译高潮:从东汉到北宋前期的经文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西学翻译。三次翻译引进了不同的新鲜的外国文化,并给各时期的中国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而佛经翻译的影响更是渗透到了很多领域。本文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就佛经翻译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进行研究,认为它应顺应文化交流的需要,通过对佛经翻译的技巧、目的等的改变,更是扩大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这表明成功的翻译就是成功的文化传播,并且揭示出翻译的最终价值在于促进外来文化的内化和推动译入语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纪录片《一带一路》向世界讲述了中国历史、中国故事,中国文化。中国要走向世界,文化也需要前进。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要保持中国文化的特点,又要被其他国家的读者所理解,因此,文化负载词的合理且正确的翻译尤为重要。本研究基于文化翻译观,通过对纪录片《一带一路》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分析,一方面,探究文化负载词英译所传递的文化移植、文化替代、文化补偿等文化交流,从而实现翻译过程中文化功能上的对等。另一方面,通过探究文化负载词在文化翻译观理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为跨文化交际传播中的翻译问题提供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简析《生活的艺术》中的翻译变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以译写结合的方式传承中国文化,并获得了成功。他打破了传统翻译形式规则,灵活运用节译、摘译、编译等翻译变体,使译写完美地结合。通过对《生活的艺术》中的翻译变体进行分析,说明多样的翻译形式和灵活的翻译方法使译写能够相辅相成。林语堂先生这种英文创作形式不失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周怡 《现代商贸工业》2022,(16):202-203
中医药文献英译是展示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窗口,向海外宣传传统中医药知识的主要途径,将其翻译实践与文化翻译观视角结合,对提升文化传播效果大有裨益。本文在文化翻译观视域下考察中医药双语文献的翻译情况,分析研究《红楼梦》杨译本中中医药英译特点、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的选取及其文化翻译的整体倾向,为今后中医药翻译实践提供可借鉴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入世,社会对人才翻译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大学生翻译能力是翻译教学的重中之重.该文针对课堂教学实践对学生进行文化疏导使他们在了解背景的前提下,把文化与翻译,文学与学术结合起来,以达到追本溯源,透彻明确,以提高翻译能力,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功夫熊猫》中,"功夫"和"熊猫"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在地理、历史、民族心理文化等方面分别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美国文化的结合。据此,从三个角度来阐述中西民族心理文化交际:(1)民族心理文化含义;(2)中西民族心理文化差异;(3)《功夫熊猫》字幕翻译中的中西民族心理文化交际。希望通过对电影字幕翻译中的民族心理文化交际的讨论,让更多的人知道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翻译,对跨文化交际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张垠  张建华 《上海商业》2009,(11):24-26
休闲文化概述 晋代陶渊明有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人享受休闲生活自古有之。休闲文化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诗经》、《楚辞》、《浮生六记》等,无一不是由休闲文化创造而来。在中文的表述里.“休”,为倚木而休,“闲”,作娴静讲。这种解释充分表明了休闲文化所特有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汤曼璐 《商》2013,(9Z):175-175
关于中国著名的文学翻译,争议一直存在已久。文学翻译和普通翻译有较大的差别,在于文学翻译不仅需要把源语言中的所表达的思想和内涵翻译到目标文学中,还需要注意一些文学手段和方法,所以在古典书籍中,一些特殊的词汇、句式的英译,存在着原语和译入语的语法、文化等方面的不等值性。在此,本文找到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的孙大雨、方重译本,从译文中挑选出语言特点跟文化特征的种种差异,进行了古文具体的的不等值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寻根文学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上占有自己独特的位置,这种兴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热潮影响深远,探讨和提炼"寻根文学"的思想价值,了解"文化寻根"的意义,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寻根文学,还能为我们的文学创作提供营养。这篇小文就以"寻根作家"贾平凹的散文作品《秦腔》为例来浅析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2.
《商》2015,(51)
诗歌作为一种古老而特殊的文学体裁,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久负盛名。其简洁凝练而又寓意深远的语言给人以视觉、听觉以及心灵上的多重享受。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发展壮大,中国文化在当今社会备受推崇,诗歌作为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一块绮丽瑰宝,更是散发着夺目的光彩。因此,如何在古诗翻译中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诗所呈现的美感,使英语读者也能和原著读者有同样的感受,成为每一位译者的不懈追求。我国著名翻译大家许渊冲教授作为诗歌翻译的代表人物,经过多年的翻译实践,提出了古诗英译"三美"原则。本文从许教授的"三美理论"出发,探究陶渊明诗歌《饮酒》许译版本中是如何实现诗歌的"音美"、"意美"和"形美"的。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的强调与阐述,为优化中国文化的旅游表达、推进中国旅游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新方向。《中国旅游文化》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传承了旅游文化。文章通过分析旅游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关系,初步探讨了《中国旅游文化》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师生。  相似文献   

14.
文化与翻译——金昌绪《春怨》中"辽西"译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翻译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意境的传达,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点在诗歌翻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以金昌绪<春怨>中"辽西"的三种不同译丈为例,可以看出文化差异对翻译有着巨大的影响.不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就不可能掌握所学的语言,就不可能做到真正成功的翻译.  相似文献   

15.
傅雷的"神似说"是从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翻译实践的成功过渡。其理论内涵的核心是化我为我,其目的是形神兼备。傅雷以其深厚的艺术素养和对东西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为中国翻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以傅雷"神似说"为理论依据,以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考而不死是为神》为研究对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神似说"进行再解读,不拘泥于字面,略有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在翻译中再现原文的精髓,创造文学艺术。  相似文献   

16.
一俄苏文学作品在中国的传播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进步的文学作品逐渐传人中国。介绍到中国的俄国翻译作品,除零星翻译作品外,有《俄国戏曲集》10种,《小说月刊》增刊的《俄罗斯文学研究》一大本,还有《被压迫民族文学号》两本。  相似文献   

17.
李小芹 《华商》2008,(4):97-97
《红楼梦》这部中国文化和文学的集大成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其中,被誉为"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的台湾作家白先勇对《红楼梦》更是情有独钟。他的大多数作品都可以看到《红楼梦》的投影。白先勇作品无数,但笔下总是"痛苦多,欢乐少",字里行间总笼罩着绵绵无尽的感伤。下面笔者就浅谈一下《红楼梦》主题思想对白先勇伤感之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品牌》2014,(1)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最有影响力的英文长篇小说,在这部作品中,林语堂以精美的英文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介绍给了世界。该文试图从地域方言、时间方言及社会方言三方面入手对张振玉译本进行研究,探讨翻译工作者是如何还原原著的语言风格、实现文化的落叶归根的。通过比较研究得出结论:文学翻译需要经过分析、传递、重构等过程来实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作者的写作目的、背景以及作品所反映的时代、地域、社会环境、人物语言等特征以再现原著所蕴含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9.
美学是研究美和品位所构成哲学的一个分支,而翻译理论与美学的联姻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翻译理论这一独特亮丽的风景线。诗歌英译要在严格的中文古诗词平仄和韵律的要求下,将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和美感传达出来。因此,许渊冲先生提出"三美"原则,即"音美"、"意美"、"形美"。唐诗因其整齐精练的形式、规则和谐的韵律、丰富深刻的意境而享有"美的艺术"的盛誉。李白是代表盛唐文化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语言清新飘逸,音韵和谐自然,豪迈奔放中又不失浪漫色彩。文章以许渊冲英译诗《行路难》为研究对象,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对李白诗歌《行路难》的翻译方法进行研究,探究"三美"原则在翻译实践中是如何体现和运用的,从而证明"三美"原则对中国古诗英译的翻译实践活动具有实用价值,得出中国古代诗歌翻译的艺术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的结论,为共享中国古诗之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韩东红 《现代商业》2011,(23):285-286
西餐是中国人对欧美各国菜肴的总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从西餐传入中国至今,在各地的发展很不平衡。许多人认为西餐就是"肯德基"、"麦当劳"之类的洋快餐,这是一个误区。本文就西餐菜肴翻译时遇到的一些文化现象,探讨西餐中的西方文化内涵,目的使更多的人了解西餐,了解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