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沿用以GDP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然而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环境污染程度及资源浪费程度,不利于环境、资源、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人们幸福感的维持和提升.本文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为例,探讨了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影响,提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应以国民幸福总值(GNH)为衡量指标.  相似文献   

2.
肖宇 《商》2014,(42):107-107
GD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富总量的集中反映,是国民福利的基石。对宏观经济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分配状况以及贫富差距,更不能反映国民幸福程度。21世纪人类进入精神经济时代,“国民幸福指数”正在成为衡量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GDP增长的最终目的应是国民幸福指数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黄谦明 《中国市场》2009,(1):118-119
本文分析了消费主义思潮虽然在短期内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却是经济危机产生的诱因之一。指出以过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是以资源过度耗费、牺牲下一代人的幸福为代价的。消费主义思潮及其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给人类带来幸福,反而在更深层次上引发了人类精神危机。最后指出要实现国民幸福,必须倡导可持续的文明消费方式,引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国民消费、经济增长、国民幸福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不丹的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国民幸福总值)实践,对中国来说,具有怎样的意义?12月8日,北京嘉里中心,21世纪中国经济年会聚焦幸福,不丹国师、研究院院长卡玛·尤拉应邀前来,与中国企业界、学界的代表,展开对话。  相似文献   

5.
就在全世界为GDP你追我赶的时候,喜马拉雅山中的小国不丹默默推行GNH国民幸福总值已有三十多年。这个人均GDP仅一千多美金的国家,在世界幸福地图上排名第八。缺少财富的不丹人为何不缺幸福?它又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幸福新经济     
概念解读"幸福新经济"是指一种以居民的幸福为导向的新经济模式,它以GNH(国民幸福总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的缩写)作为衡量指标,区别于以GDP/GNP为中心的传统经济模式。概念来源"幸福新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提出并受到人们关注是源于今年4月在联合国纽约总部举行的主题为"幸福和福祉:  相似文献   

7.
判断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增长、社会是否进步的基本标准是我国国民消费是否长期保持增长。国民消费的增长能够促进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新时代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革新,人力资本评估;第二是投资、消费、出口这三个经济推动元素之间的关系。本文从人力资本、居民消费等方面来论述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演进关系。  相似文献   

8.
消费能够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是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考察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快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国民的整体消费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在此发展趋势的影响下,我国的消费总值占经济增长总值的比重却得到了下降。这一现象说明想要更好地进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对主要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进行纠正,这也是我国经济学者研发的重要课题,我国年轻消费者作为主要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行为存在着很多非理性问题,需要进行合理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王健  郭靓 《商业时代》2015,(10):49-52
本文基于2001-2012年世界价值观调查(World Value Survey,简称WVS)数据的中国部分,采用有序概率模型,考察我国公共支出规模与结构对于国民幸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我国经济增长水平与国民幸福之间关联并不明显,存在“幸福悖论”现象。公共支出以倒U型曲线的方式影响国民幸福,其规模并非越大越好。第二,从结构上来看,保障支出对国民幸福产生的影响最为积极,管理支出也起到了间接的正向作用,而建设支出由于其效益的显现需经历较为漫长的时间段,故其对居民当期幸福感的影响为负。鉴于此,政府应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基础作用,适度扩大公共支出规模,优化公共支出结构,以更好的促进国民幸福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应是社会成员不断进步的幸福生活。长期以来,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和发展理论,把增加国民财富,提高国民收入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目标,把增加国民财富等价于提高国民幸福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刘怡君 《商》2013,(5):243-243
近几年,“国民幸福指数”成为两会代表交谈中一个频频出现的热门词汇。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迫切需要一套较为科学的指标体系来综合评价国家发展。而国民幸福指数正是评价反映某一时期国民幸福感。综合度量国民对经济与社会发展满意程度的指标体系。因此,将其与GDP共同作为衡量国家发展的标准应极具代表性。但如何科学规范地将国民幸福感量化,世界各国尚未统一定论,测评方式也是大相径庭。本文就国内外对其的研究现状及测评方法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本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让世界瞩目和惊叹。每年平均以8%以上的速度发展,连续多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然而05-09年的盖洛普对全球155个国家的幸福指数调查中,中国大陆竟位列125。我们有必要探寻华丽GDP背后的中国国民幸福指数靠后的原因,努力提高国民幸福指数。因为,幸福才是民生之本,关注国民幸福度,以人为本,制定政策与目标,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代商业》2012,(16):8
经济不断增长,幸福感却每况愈下,“钱多了,幸福少了”的国人还真是相当尴尬。诚然,尽管中国在世界上还谈不上富裕,但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却独领风骚,无论是每年的经济增长,还是国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应该说都有目共睹。  相似文献   

14.
在"稳增长、促就业"成为我国全体国民普遍的共识的同时,中国经济是否违背"奥肯定律"的问题也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有鉴于此,本文结合我国1978-2008年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使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将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的关系问题展开深入的实证分析,以检验中国经济是否违背"奥肯定律",并由此逻辑性地推导出富有启发意义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没去不丹,你不知道什么叫GNH,或国民幸福总值。没去南极,你不知道什么是修行。前段时间,世界经济震荡,作为企业公民,我们想了许多。没去巴厘岛,你不知道什么是巴厘式生活意见。没去珀斯,你不知道最年轻城市是什么样子。没去芝加哥,你不知道最男性城市如何至刚至阳。没去南非,你不知道世界足球还可以怎样踢。没去伊斯坦布尔,你不知道文学大师帕慕克居住的城市是否纯真。没去荷兰,你不知道一个国家还可以怎样聪明。没去蒙特利尔,  相似文献   

16.
出口退税是一项根据国际税收公平原则制定的出口财政激励政策,被各国广泛采用。自我国制定出口退税政策以来,尤其是"入世"以后,其对我国的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及国民福利效应有显著影响。文章首先阐述了出口退税政策的总体情况,然后从静态和实证两个角度对其福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出口退税对我国经济增长及国民福利效应有较强的促进作用,继续采用出口退税政策可以促进出口,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和国民福利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商务旅行》2011,(1):82
2010年度"21世纪GNH国民幸福论坛"于2010年12月4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在国民的幸福和满意度备受关注的今天,我们需要追问一个前提性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是幸福"?这是一个更具根本性的问题,但今天已经变得非常模糊,需要新的追问和思考。我们需要"重新理解幸福"。本次论坛各界进  相似文献   

18.
<正>一、引言近几年来,只关注GDP增长的政绩观备受诟病,而如何建设幸福社会,让百姓生活更美好成为了热门话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并提出要紧紧围绕提高国民的幸福感,通过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医疗卫生、教育和文化"六大指数"提升老百姓的幸福。  相似文献   

19.
经济不断增长,幸福感却每况愈下,"钱多了,幸福少了"的国人还真是相当尴尬。诚然,尽管中国在世界上还谈不上富裕,但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却独领风骚,无论是每年的经济增长,还是国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应该说都有目共睹。中国所蕴含的发展潜力甚至让不少外国人把中国当成了实现梦想之地,按理来说,富起来的中国人更应该对其中的幸福感同身受才是。然而,何以国人的幸福感却非但没有水涨船高,反而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20.
国民消费,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稳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整体消费情况而言,年轻消费群体具有较为谨慎,理性和非理性消费行为同时存在的特征,基于行为经济学中的"心理账户"和"锚定心理"理论对年轻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展开分析,并提出合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