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的公共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和活动策略.政策就必定是科学的策略.公共政策的贯彻执行本来是为了更好的为人民大众服务,但是由于政策的执行人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执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所以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其公共性,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实现公共利益的增进。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不只是说公共政策对社会公众产生的影响,也可以说是社会公众在政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是普通公民或公民团体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参与政策制定,以表达和实现自己的利益需求。目前我国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程度比较低,在参与途径上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途径和参与方式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3.
日本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发展历史揭示了日本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特点。日本在不同时期根据本国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采取了不同的但最符合本国利益需要的知识产权公共政策;日本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日本限制专利的权利范围的专利政策有利于技术扩散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日本政府在知识产权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日本政府和本国企业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日本的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对于构建中国的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李镇 《商场现代化》2012,(23):262-263
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过程,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平有效的公共政策能够引导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正确走向,有利于社会秩序的规范与稳定。而具有自利倾向的政策制定者的价值偏好与行为选择往往导致政策目标的偏离,损害公共利益。为此,公共政策制定机制的完善对政策的良性输出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机制的完善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5.
作为政策的决策者,地方政府和地方官员需要考虑各种重要因素,在衡量各种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综合形成某种政策,而这种政策是地方政府自身利益的最优化表达.因此地方公共政策取向不可避免地受到外力作用干扰,最终偏离公共利益.基于此,本文构筑了地方公共政策的受力模型,揭示了取向偏差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正负两种外部性,进而提出了纠正地方政策取向偏差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政治参与既是公民权利的体现和保障,也是提升公共决策合法性基础,防止公共政策偏离、保证公共利益实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公共选择理论以“经济人”假设为分析工具,认为政府组织具有独立于公共利益的自身利益,也是理性的、自利的,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本文讨论了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政府自利对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影响;深入分析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政府自利得以实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措施,以控制政府自利的扩张,促进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8.
一、政治市场中的公共政策供求原理 政治市场是指人们参与政治活动时与其他政治个体和组织发生关系的场所。在政治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选民、利益集团、政治家和官员。人们通过民主选票来选择能给他带来最大利益的公共物品、政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公共政策是公共选择或非市场决策的结果,是选民、利益集团、政治家、官僚等相关利益群体之间在民主制度框架下相互博弈的产物。类似于经济市场,政治市场上政策的公共选择同样有自己的需求与供给原理。选民某种公共利益需求通过利益集团或直接向公共部门反映,而后公共部门通过非市场决策过程向选民供给公共政策物品,以满足选民的公共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9.
政策议程在公共政策中扮演重要角色,政策议程的设置对于社会问题能否纳入政府议事日程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规范政策议程设置,提高公共政策质量。由于我国政府自身内部结构不足和公众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政府和社会公众都陷入利益表达的困境,导致政策议程设置中社会公众不能很好地表达自身利益诉求,政府也无法处理好公众的利益诉求。同时顺应时代出现并不断成长的利益集团,逐渐成为了社会公众表达自身公共利益的一个重要渠道。利益集团自身特性以及其如何在政策议程设置中发挥作用,这都必然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0.
《商》2014,(18)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和实现公共利益分配而制定的政策,但目前,对于公共政策的内涵以及目标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公共"是怎样的一个群体也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关于公共政策制定的价值基础也是众说纷纭。本文笔者在功利主和正义论的基础上,对基于这两种不同价值偏向的公共政策制定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董茂林  梁丽莉 《商》2014,(18):31-31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和实现公共利益分配而制定的政策,但目前,对于公共政策的内涵以及目标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公共"是怎样的一个群体也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关于公共政策制定的价值基础也是众说纷纭。本文笔者在功利主和正义论的基础上,对基于这两种不同价值偏向的公共政策制定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2.
《商》2016,(9)
公共政策是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重要途径。其中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中坚环节,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政策的目标和效能。然而,近些年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异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对政策的照搬、抵制、利用等方面。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地方政府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影响公共政策执行困境的原因和解决阻碍公共政策执行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希望能给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及其要素对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双重价值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公民网络参与具有保证政策议程构建的公共性、提升政策方案形成的科学性、避免政策方案评估的形式性、确保政策方案抉择的针对性及夯实政策方案的合法性基础等正向价值,也具有容易导致公共政策制定的非代表性、盲目性、形式性与成本的高昂性等负向价值。研究结论有助于社会理性对待公民网络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的直接效益就在于其贯彻和执行,但由于受到政策体制、执行主体、物质基础、公共政策的合法性等因素的影响,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失灵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牢固树立行政效率观念,改革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策宣传方式,增强政府权威的合法性,改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共政策评估主体确立原则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的出台对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政策实施后,如果不对其进行必要的评估,也就无从知道政策是否取得了预想的效果,在评估的过程中,评估主体的作用发挥的如何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文章认为公共政策评佑主体确立原则的明确是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是在现实操作过程中,政策评估主体确立的原则较为模糊,这就需要从专业化原则、独立化原则、多元化原则等方面对公共政策评估主体进行确立,以此来指导评估主体工作的展开,这些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发展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利益博弈的继续和深化,因此,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在制定阶段利益博弈中失败的群体,会继续在公共政策执行阶段施加压力,影响政策的执行。同时,政策执行者作为特定的利益群体,会对不利于自己的政策在执行中予以异化,严重影响政策目的的实现。这严重影响了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宏观管理,并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有必要对这种异化加以分析,并寻找其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7.
论政策问题构建机制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共政策的体系中,政策问题的构建在政策过程中居于关键性地位,直接影响着政策的性质和质量。政策问题构建的环节上结构性地缺失公众议程,将导致现行决策机制改革的众多措施失效,形式上的"专家参与决策"面临着被异化为"隐性内部输入"的危险。这一结构性缺陷严重阻碍中国政府改变政策制定"内部输入"模式的努力,进而影响政策品质,制约中国政府整合社会利益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公民参与是民主程序的核心概念,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真正贯彻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原则,对于制定出科学、合理、公正的公共政策,以及实现公共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着公民意见表达和利益诉求渠道少、对政策制定过程监督薄弱等突出问题。因此应当通过健立健全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相关法规制度,保障公民参与地方政府政策制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商》2015,(23)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是公共政策达到预定目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环节。但是在实践中,根据特定的社会问题,制定科学可行的公共政策,这一环节常常受到各级政府和决策机构的高度重视,而对于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却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所以造成政策执行这一环节的相对薄弱。美国学者艾利森就公共政策执行说过:"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其余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我国基层政府是大部分公共政策最终执行者,本文就沿海某地市区级基层政府在执行企业扶持方面的公共政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就我国现状来看,地方政府作为一种竞争主体,其自身特殊利益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地方政府可以借助公权力来攫取自身利益,而我国法律对公共利益概念又缺乏合理而规范的定义,因此,在地方政府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公共利益的界定常常发生事实偏误.在中国目前不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和不完善的法律体系下,要加快政府治理模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须对公共利益的概念进行立法界定.必须加强民主建设,开放公共政策制定的公民参与途径,打破政府垄断,实现公共利益界定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