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利率还未完全市场化的今天,以利差收入作为主要经营收入来源,这显然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的红海。而中间业务最考验银行的经营水平和服务种类的丰富性,这片市场才是银行业未来获取超额利润的蓝海。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以来,银行体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业竞争明显加剧,传统的信贷业务利润不足。中国商业银行为了维持其效益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业务转型迫在眉睫,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必要可行。  相似文献   

2.
《商》2016,(5)
随着国外金融业在混业经营模式下不同行业资源整合带来的业务的不断扩张,以及国内势在必行的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趋势,我国传统的以存贷为主的商业银行面临着利润下滑的风险,如何在日趋严峻的金融形势下不断稳固并扩大市场份额和业务规模,在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继续保持优势,对于银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另一方面,中国富豪人数的急剧增多,对于私人银行业务的需求也不断的加大。私人银行作为高端金融服务业具有发展的极好的土壤,对于具有服务转型要求的商业银行来说应该放在战略性的高度来制定业务发展政策,以便取得有利的市场地位。  相似文献   

3.
2007年,国家加快推进银行业的混业经营进程,利率、汇率以及债券市场改革也将加快,上市银行将面临多种发展机遇。随着商业银行向资产管理、投资银行、保险等业务领域的渗透,资产证券化、基金管理、人民币理财、债券投资等创新产品将会加速推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各银行竞争的焦点,而细分客户对于理财业务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文章从主成分析和系统聚类两方面来研究客户细分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化,银行拥有更多的经营自主权,但银行在信贷市场中所处的垄断地位却没有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而相应改变。运用VECM模型对中国12家上市银行及同时期美国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的银行利润增长显著促进了经济发展。相比之下,中国银行利润增长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并不显著,而四大国有银行利润增长对经济发展有显著的阻碍作用,非国有银行利润增长则对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四大国有银行在信贷市场中的垄断地位导致其对经济发展产生阻碍,这意味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及资本市场改革仍不彻底。因此,应鼓励非国有股份制银行发展,并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及资本市场改革。  相似文献   

5.
王珊珊 《现代商业》2022,(21):69-71
2013年,中国的LPR(Loan Prime Rate,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简称LPR)拉开了序幕,但是中国利率在市场化改革中一直存在存贷款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两个轨道的利率,利率传导不畅。2019年8月公布新的LPR机制,建立了市场利率向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市场传导驱动。对商业银行而言由于贷款利率的下行将会对其经营造成一定的压力。本文主要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引入交互项的形式来研究2019年LPR改革对股份制银行融资成本的影响,并为之后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静 《商业科技》2010,(34):200-200
在当今经济环境风云变幻,经济全球化、自由化的大趋势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尤其是利率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的金融风险之一,甚至已经威胁到某些银行的生存。国外对利率风险管理的技术已趋成熟。而转型期的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鉴于此,本文将利率风险管理放在中国对外开放进程中利率渐进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来探讨,通过对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宏观经济背景的考察,探讨利率市场化的路径,分析其内在机理,考察对利率走势的影响。通过对中国利率市场化发展历程的探讨,探寻其内在特征,为今后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路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都兴成 《现代商业》2002,(12):60-61
我国银行的业务主要是存款和贷款,银行从中赚取利差.然而随着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贷款的利率将不在由国家规定而由市场决定,这使得银行的贷款利率将大幅度降低,同时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存款利率上升,银行的利润将大幅缩水.换句话说,当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的利差越来越小时,银行将无利可图,甚至可能因为高额的成本导致亏损.事实上,事情正在朝这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各银行开始寻求开展其它业务来代替目前的主业--存款和贷款.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经济环境风云变幻,经济全球化、自由化的大趋势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尤其是利率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的金融风险之一,甚至已经威胁到某些银行的生存。国外对利率风险管理的技术已趋成熟。而转型期的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鉴于此,本文将利率风险管理放在中国对外开放进程中利率渐进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来探讨,通过对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宏观经济背景的考察,探讨利率市场化的路径,分析其内在机理,考察对利率走势的影响。通过对中国利率市场化发展历程的探讨,探寻其内在特征,为今后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路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村镇银行经历一段时间快速发展之后,逐渐步入瓶颈状态。在经济下行压力和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村镇银行面临着吸储困难,传统业务模式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环境以及利率市场化带来的诸多挑战。通过研究村镇银行当前的市场宏观环境和其自身发展的限制,找出解决之策,以此来推动村镇银行转型升级,提升其经营发展的竞争能力,更进一步的发挥村镇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步伐放缓,各国利率普遍持续走低,以贷存款利率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银行效益面临严重考验,银行间竞争日益激烈。加入WTO之后,我国商业银行业更是直接面临来自国外金融同业的激烈竞争。"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概念,从而为国内商业银行启动资本市场业务打开了方便之门。本文拟从发展投行的外部因素、内在条件方面论述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现实选择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商》2015,(52)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金融市场化的改革也得到迅速发展。在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发展导致银行的存贷息差收窄,利润受到重创。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一大收入组成部分,对利润拉动有明显作用。因此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银行提高盈利能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逐步完成,各家上市商业银行已经意识到依靠存贷业务快速获取利润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均开始注重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试图不断拓展非利息收入业务来提高自身竞争实力,赢得更多的利润,作为银行未来持续发展的一条路径选择。本文将选取12家不同类型的上市商业银行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差异,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花旗集团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的利与弊,得出结论:银行业综合化经营必须建立起有效的风险隔离,银行的兼并扩张必须与所具有的管理及控制能力相适应,金融创新应面向实体经济并为实体经济服务,虚拟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商业银行未来主要靠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来生存,而要想有足够的生存空间,仅靠银行单一的存款贷款业务是难以做到的,必须依靠同时发展银行表外业务,这一方面是通过业务多元化增加业务收入,另一方面是利用银行的信用中介功能,能为企业提供资产重组和并购、财务顾问等业务,对于需求方和银行双方来说都是"双赢"的格局。未来银行业混业经营模式仍然是银行业发展的趋势所在。  相似文献   

14.
比尔·盖茨有这样一种说法:哪家 银行不重视发展中间业务,哪家银行 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灭绝的恐龙”。随 着加入 WTO,中国金融业正处在与国 际接轨的震荡期,国内银行业也处在 大浪淘沙、“快鱼”吃“慢鱼”的进程中。 作为混业经营必然产物的中间业务势 将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商 业银行应以利率市场化为契机,加强 市场调研,分地区、有层次地做好营销 工作,建立灵活多样的现代产品营销 体系。我国中间业务基本概念是:不构 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 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迫切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微观经济的活力,增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金融供给侧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为了服务实体经济,通过调整优化金融体系结构,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质量更高、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而加快混业经营步伐无疑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有效途径。中国现有混业经营以金融控股集团为主,仍不具备发展全能银行模式和银行母公司模式混业经营所需要的金融监管能力、完善的资本市场和市场经营主体。而国内银行体量大,可以有效解决混业经营、混业管理带来的弊端,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或将成为未来混业经营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自1993年以来不断加深,今年的"十二五"规划又再一次强调要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在传统的存贷款市场份额基本定型、利差收入继续收窄、商业银行的传统利润受到巨大威胁的情况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要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适应利率市场化下社会与公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必须进行业务转轨、开发新的业务品种。深入分析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中的机遇和挑战,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在业务方面的应对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个人金融业务——中国银行业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6年底我国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以来,个人金融业务以其广阔的市场,丰厚的利润空间成为中外银行争夺的焦点.面对外资银行的冲击和挑战,中国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战略选择.本文分析了我国个人金融业务的市场环境和现状,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银行业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关艺锋 《市场论坛》2009,(9):59-60,58
外资银行大举进入中国动机是希望通过新的市场增加业务、客户、规避风险和进一步获得更多的利润,但在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的同时也遇到了市场准入以及地域与业务限制方面的问题.我国也希望通过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来达到引进资金、技术和竞争,促进国内银行改革,改善银行体系,完善金融体制的目的.双方各有其自身的优势,通过合作将会促进双方的发展进步.因此,加强中、外资银行的金融合作对于双方来说是"双赢"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外资与国内商业银行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后,中国银行业既面临市场全球化的强大压力,我国银行业改革的紧迫性越来越集中在提高银行的市场效率上了。本文正是基于这种思考,站在未来商业银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将当前的中外资商业银行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及优劣势进行比较,从而提出对中资商行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经济竞争日益加强,我国为适应全球经济体制全面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2005年5月1日,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正式施行,2013年7月20日,开始放开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管制,直至2015年我国近20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终于基本完成。所谓利率市场化,就是市场决定利率,国家将不再强制规定利率的上下限。在以前,国家对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差额进行了限制,使相互竞争的银行不能通过过度升高存款利率,以较低的贷款利率来开展业务,这样的限制可以防止银行业的不良竞争,对银行起到了保护作用。而利率市场化就是取消了这种限制,允许存贷款利率两头一升一降,这样使银行的盈利空间变小,银行的恶性竞争也会加剧。因为2013年可以看作是改革前后的分隔点,本文以2013年为界限来对比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前后工商银行的盈利状况,通过一系列的指标分析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正反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