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黔东南侗族芦笙复调音乐特点和现状,对黔东南侗族芦笙复调音乐的各个方面特性加以详细分析和阐述,以至总结出其对黔东南地区侗族音乐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李燕娥  雷超 《商》2016,(5):80-81
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居民主要以侗族,苗族为主,当地的农地习俗特点表现突出。黔东南对农地制度与农地习俗的态度明确,即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必须以农地制度为前提,可以在不违背农地制度的情况下使用农地习俗,并且尽量避免使用农地习俗。本文采取的是对农户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形式,运用调研所得的数据对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农地流转制度中的农地习俗问题来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董辉 《北方经贸》2011,(12):38-40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各个国家和民族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民族地区应当确立怎样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以便确保自身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传承,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对杜尔伯特县城市化发展现状及优劣势进行分析,未来杜尔伯特县城市化发展路径应集中力量发展县城;力促重点镇崛起;合理发展一般乡镇;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教育水平还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法律的手段来强制保障少数民族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黔东南自治州的少数民族教育立法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黔东南自治州的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探讨了城市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城市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居民主观幸福感均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东部地区在上述三个方面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城市化率对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无显著影响,城市发展质量和城乡一体化程度则显著正向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结构性差异仅存在于医疗卫生服务,其显著负向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其余各类基本公共服务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均无显著影响.城市化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存在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6.
《商》2015,(27)
黔东南苗寨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但随着城市化发展及旅游业的兴起,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逐渐发生嬗变,传统建筑文化正逐削弱。本文是作者在黔东南西江及朗德苗寨为期半个月调研之后,对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嬗变因素予以的初探。  相似文献   

7.
从整体上看,贵州省经济在发展中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具体可以将贵州省地域经济发展划分为三大区域:第一区域指的是贵阳市,第二区域包括遵义市和六盘水市,其他地区可以划分为第三区域。受地理环境和政府政策的影响,贵州省三大地域经济区域在经济发展程度和经济类型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对贵州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了贵州省的地域经济差异和经济类型,分析了导致贵州省经济差异和经济类型不同的原因,提出了如何实现贵州省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具有典型民族地域特色的贵州省黔西南州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能反映该地域十年来物流业能力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指标数据,构建了该地域物流业能力对经济作用的方程,计算出1999年以来该地域经济物流弹性系数En且其值都大于1,确定当前物流业对经济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物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最后提出促进该地域物流业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张文剑 《商场现代化》2010,(24):133-134
成都市作为西部地区最重要的中心城市,其经济发展可以极大地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成都市的城市化的水平则可以体现其发展的速度,所以有关成都城市化的研究是有必要的,而服务业正是成都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研究成都市服务业与城市化的关系出发,希望能得到通过带动服务业发展而加快成都城市化脚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龙舟旅游资源作为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瑰宝,独具特色,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通过对黔东南龙舟体育旅游资源的现状考察、问题分析,提出提升其文化品位及旅游开发价值策略。  相似文献   

11.
侯显涛  黄婷 《商》2013,(9Z):206-206
近年来,城市化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尽管关于贵州省城市化问题有许多不同看法,但是明显的共同点是:城镇化水平低下己经成了制约贵州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统计角度人手,通过量化分析,探讨贵州省城镇化水平和产业结构的相关关系,提出未来贵州省城镇化进程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贵州省侗族聚居地--黔东南侗族分布密度较高的地区进行实地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以侗族村寨的游客和侗族村民作为调查对象,对民居建筑、民间艺术和民族风俗等侗族文化进行研究。目前对侗族文化旅游业发展尚不够重视,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同时侗族文化随着现代信息化的发展逐渐被淡视的状况,因此,本次研究主要根据异地集锦理论,旨在弥补发展侗族旅游业的缺口,提出发展模式,以此推动原生态地区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展现侗族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商》2015,(27)
黔东南苗寨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其建筑文化更是保持了古老而完整的苗族原始建筑痕迹,成为记录苗族民族文化的"活化石"。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苗族村寨建筑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从而导致彝族建筑文化随着时间一步步消逝。本文是作者在黔东南西江及朗德苗寨为期半个月调研之后,对其在旅游经济影响下民居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的初探。  相似文献   

14.
聂倩 《北方经贸》2015,(4):81-82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2013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3.73%,而位于中部地区的河南省其城市化水平是43.8%,不管是和全国平均城市化水平相比,还是和同等收入水平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河南省的城镇化率都是偏低的,但就此认为河南省的城市化发展滞后并认为应该加快城市化进程,未免片面和武断,毕竟城市化发展水平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等因素所决定的,忽视这一基本点而得出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的结论,可能误导城市化发展战略,不利于推进城市化发展的社会实践.中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战略性建议:提高劳动生产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三产协调发展;削弱政府对城市化进程的干预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软实力,经济与文化的互动融合作用使地域文化也越来越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层动力。探讨地域文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地域文化的形成发展,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为例,通过论述齐鲁文化的内涵及齐鲁文化对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多方面影响,来印证地域文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从而也为山东省的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借鉴,推动山东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赵阳 《商》2015,(1):89
当前贵州省处于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众多社会和经济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地方政府科学有效地执行相关公共政策。通过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低保政策的执行现状进行调查,阐述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低保政策执行的现状,为深入分析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低保政策执行偏差的成因寻找依据。对低保政策执行偏差的现象进行分析、探讨,进而对公共政策实施的有效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正>贵州省少数民族旅游资源丰富,全省常住人口3469万人,世居的少数民族有17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6.2%(按贵州年鉴2012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贵州省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有着发展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在贵州省众多的少数民族村寨中,最为著名且发展较早的当属贵州省雷山县的西江苗寨。贵州省有着发展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本文以贵州最为著名且发展较早的黔东南西江苗寨为  相似文献   

18.
针对2008年贵州省启动非税收入征管改革,选取了贵州省贵阳、遵义和黔东南三地的非税收入征管为调查对象,总结了贵州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改革的现状和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推进非税收入征管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近年来一直将其列为关注的重点。贵州省的城镇化水平与其他省份还有一定差距,而遵义地区作为贵州省的一个重要部分,研究该地区金融发展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得出金融相关率FIR和金融效率FE对城镇化率UR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将是"亚太世纪",而城市是推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地区(APEC地区)发展的关键。APEC地区城市化进程呈现出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新兴经济体国家城市化发展快的特点。本文提出APEC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着经济、环境、社会和城市治理等多方面的挑战,以及推进亚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