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苍蝇》作为横光利一的处女作,在横光文学中的定位大抵都是从这一角度出发,作为处女作、初期作品来看待的。但是《苍蝇》在横光文学中的地位并不只是如此,作为习作时代的结束之作,《苍蝇》对于横光利一来说是有其特殊意义的。本文通过对《苍蝇》文本的细致分析,从题材、表现手法、主题三个角度分析横光利一的创作意图,试图实现《苍蝇》在横光文学中的再定位。  相似文献   

2.
闫欢 《中国市场》2010,(15):83-83
文学人物的文化身份阐释是当代形象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女作家托尼.莫里森作为美国少数族裔中黑人女性群体的代言人,在其作品中揭示了美国黑人特别是黑人妇女所遭受的社会压抑和性别歧视。本文通过对《宠儿》这部作品的分析,从独特的视角透视了美国黑人妇女多重的、复杂的族裔文化身份,同时也昭示了一个民族的觉醒。  相似文献   

3.
《今昔物语集》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说话文学集,在日本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昔物语集》中的很多文章都译自中国的古典文集《法苑珠林》,这一点已得到日本国著名国学大师,日本国学院大学教授,文学博士芳贺矢一的充分论证。《今昔物语集》和其原著《法苑珠林》的对比研究,对于了解平安时代日本人借鉴和引入中国文化的真是情况,以及中日两国在平安时代的文化交流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今昔物语集》的卷六之二十后半部分入手,展开《今昔物语集》和其原著《法苑珠林》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易罡是一个前卫的艺术家,他勇于尝试多种时尚前卫的艺术形式,以《美国制造》和《中国山水》为其代表作。这两部作品进一步发展了本土艺术文化,作者把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紧密联系起来,用艺术的手段抨击了丑陋。以《美国制造》为例详细阐述了作品所包含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商》2016,(8)
1987年的一部《红高粱》电影,开启了张艺谋的导演之路,之后又有《大红灯笼高高挂》、《我的父亲母亲》等多部享誉国内外的作品,二十多年来,他以艺术的创新和文化的颠覆将中国电影推向了一个高峰,并吸引了世界的目光。然而从2002年,在中国电影市场极度萎靡的状况中,他又以大胆的实践、广阔的胸襟重新撑起了一片天地,成为中国商业电影的铺路者。后期作品有《英雄》、《十面埋伏》、《千里走单骑》、《满城尽带黄金甲》、《金陵十三钗》、《归来》,我们称之为"后张艺谋时代"的电影。前期作品的文艺,后期作品的商业,无疑是张艺谋导演在创作过程中的一个转折,而后期作品中的文艺与前期作品的文艺相比也有一些不同,这也是我们了解和学习张艺谋作品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6.
在商业文化语境中艺术生产已归化为商品生产,读者、作者、编者的文学心态发生了根本变化。文学写作与读者之间已由原来的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转变为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出版者则成为生产与消费的中介,“读者选择”与“引导消费”成为文艺市场的主要动力。作为消费商品的文学艺术,其最终价值的实现是读者的购买行为。“文化工业”时代的读者是平面、浮蹂、感观与一次性的。即时的感官消费是他们当下最佳的文化消费状态。这种消费时尚对于作家创作的意义在于读者对于作家与作品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王芳 《科技转让集锦》2008,(10):139-139
拟从主题和写作手法两方面来论述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通过对《第二十二条军规》写作手法的分析,能使读者更清晰地了解作品中所反映的美国政治体制、军队制度。通过对作品人物的简要分析,对其写作手法的介绍,使人们能了解美国60年代的文化及社会问题,这也能解释黑色幽默这一文学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8.
白月 《消费导刊》2013,(9):153-153
樋口一叶文学代表了日本浪漫主义文学向现实主义文学的过渡,她的作品记录了那个东西文化相互碰撞、日本社会新旧交替的明治时代,深刻揭示了日本下层民众尤其是女性的苦闷与彷徨,在引导女性追求个性解放和实现自我价值方面具有社会意义。《十三夜》正是这样一部关注女性悲惨命运、述说女性苦闷彷徨、围绕“女性离婚”这一主题展开的作品,也是作家“奇迹期”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本文试通过对一叶晚期代表作《十三夜》的女性形象分析来探讨作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
邵芳 《消费导刊》2009,(6):229-229
《邻居罗西基》是美国女作家薇拉·凯瑟创作的拓荒者题材的代表作之一。以十九世纪末美国中西部边疆开拓者生活为主题的一系列作品代表了凯瑟主要的文学成就。本文解读《邻居罗西基》中的人生观,以此研究凯瑟创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小说所反映的人生哲学对于无止境追求物质财富、正陷入生态危机的当代人类社会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10.
1910年代后半期,日本劳动文学问世了,这种文学是由有劳动经验的作家创作的,描写工人阶级的文学。劳动文学作为无产阶级文学的先驱,作品中描绘了工人阶级悲惨的生活状况和赤裸裸的反抗意识,有其独特的文学特色。大正五年(1916年)宫岛资夫的作品《矿工》被认为是日本劳动文学的开端,它在日本劳动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为此,将在作品的内容及思想等方面,探讨《矿工》中体现的劳动文学特色。  相似文献   

11.
刘慈欣     
正北美观众厌倦了好莱坞炫目的特技、老套的剧情,我们还在吃这些垃圾。21CBR:《三体》英文版11月登陆美国,对美国读者反应的预期?刘慈欣:美国是世界文学的中心,对翻译的作品不太感兴趣,科幻小说尤其突出,非英语的科幻小说在美国很难成功。目前为止,在美出版的中国科幻文学没有长篇小说。《三体》英文版是一个好开端,至于影响力,我不抱有奢望。  相似文献   

12.
韩国作家朴玟奎是21世纪前十年的韩国文坛不可忽视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受到欢迎并不仅仅在于通俗性和传媒效应,而在于作品本身蕴涵的社会性和现实意义。他的作品以独创的写作技法直击这个时代韩国社会的弊端。本文通过对朴玟奎作品集《卡斯泰拉》的人物、结构研究,分析朴玟奎作品的文学性和现实意义,以及对于21世界韩国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孙子兵法》作为华夏文化的代表,蕴含了丰富的东方式哲学智慧。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惊叹《孙子兵法》中的辩证思想,及其太极思维的博大精深。《孙子兵法》涵盖穹宇,曲成商业万象,用东方文化全面阐释了当代西方的管理、战略、资本运作、联盟合作和市场营销等诸多商业理念。在商业时代,竞争已经不再单纯是资源的竞争、知识的竞争,而是思维智慧的竞争。我们对《孙子兵法》的领悟不仅仅在于知识,更在于掌握孙子兵法中的东方思维方式的精髓。通过将东方思维与西方商业理念的对比,进行前所未有的思维碰撞,并在这种东西方文化的对比、碰撞中,多角度地激发我们的商业思维及创造模式,从而更深层次地领悟新商业时代的驾驭之道。  相似文献   

14.
《商》2014,(6)
菲利普·罗斯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犹太裔作家之一,被誉为"美国活着的文学神话"。小说《乳房》于1972年发表,属于罗斯较为早期的作品,但是对于这部作品的研究却十分稀少。本文试图从欲望障碍入手,剖析小说中反映出的欲望的麻木、压抑、恐惧三个方面,从而达到关照现代知识分子的欲望困境乃至生存困境的目的,这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外刊要览     
《浙商》2008,(1):26-26
《经济学家》:美国经济不堪一击;《商业周刊》:中国风电市场前景诱人;《财富》:马云之道;《时代》:中国股民上了痛苦的一课。  相似文献   

16.
特雷西·基德尔(tracy kidder),美国著名非虚构类文学作家,其擅长于纪实文学等文学体裁的创作活动,其代表作品有《新机器的灵魂》、《学童之中》、《山外有山》等。《生命如歌》是特雷西·基德尔耗费7年时间跟踪采访并完成的非虚构类文学作品,作品中讲述了从两次大屠杀中死里逃生的非洲男孩德奥的生活经历和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17.
WTO框架下中美文化作品市场准入争端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7年4月,美国就中国文化作品市场准入问题提交WTO争端解决机构(DSB),这是DSB受理的第一起就文化作品市场准入问题所引发的争端。中国对国外文化作品进入前的审查措施系《伯尔尼公约》所授权的为公共利益而设置的管理措施,审查期间的国外文化作品的著作权依然受到中国法律的保护。美国对此指控忽视了《伯尔尼公约》赋予主权国家对文化作品正当管理之主权;对文化作品进口贸易权主体的审批与限定、对外商投资进口文化作品分销领域的限制等规定,既与中国入世承诺不符,也不符合实践的发展,应当予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丁敏 《商》2014,(6):58-58
菲利普·罗斯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犹太裔作家之一,被誉为“美国活着的文学神话”。小说《乳房》于1972年发表,属于罗斯较为早期的作品,但是对于这部作品的研究却十分稀少。本文试图从欲望障碍入手,剖析小说中反映出的欲望的麻木、压抑、恐惧三个方面,从而达到关照现代知识分子的欲望困境乃至生存困境的目的,这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9.
《商业时代》本着突出为全国理事会成员单位服务的宗旨,继上半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商业发展前沿论坛暨《商业时代》全国理事会专题报告会”之后,2003年10月18-19日在浙江省海宁市召开了“《商业时代》全国理事会调研会”。 这次调研会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刚刚闭幕之后召开的。为此, 《商业时代》特别邀请了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段若鹏副院长为代表们做了关于学习领会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质的辅导报  相似文献   

20.
陈虹宇 《中国市场》2022,(33):107-110
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发起人委员会(COSO)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与战略和绩效的整合》(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ing with Strategy and Performance),凸显了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海尔的商业实践证明,从强势文化的视角研究企业风险管理,不仅是揭示海尔成功奥秘的一把钥匙,也可以在培育风险管理文化方面为更多的企业提供借鉴。当前,人们生活在算法的时代,在科技与资本的推动下,整个社会的商业场景被不断解构、重构。面对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强势文化并非简单地适应环境,而是与环境一起演进,为企业经营提供创新的整合方案,成为风险管理和价值创造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