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劳动关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社会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劳动关系不和谐,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劳动者切身利益就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社会和谐也就无从谈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与日俱增,如何处理好纷繁复杂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最大限度地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那么增强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已成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处理好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应从四个环节入手,即协调、调解、仲裁、诉讼.四个环节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是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我国劳动争议诉讼案件数量居高不下,社会各界开始反思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笔者认为,劳动争议的调解和仲裁等非诉讼解决机制之所以受到冷落,是因为其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缺陷,应借鉴国外的司法ADR制度,构建我国的法院附设调解制度,重构劳动仲裁与劳动争议诉讼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3.
全芳 《商场现代化》2012,(24):211-212
信访作为我国行政权力救济的补充机制,却一直承担着比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更为繁重的民众诉求,成为绝大部分公民解决行政争议的首选。这与它所承担的双重功能——民意表达和权利救济是密不可分的。本文首先分析了两种功能导致的信访偏好,接着探寻信访救济在行政救济中存在的困境与不足,最后提出信访救济对我国行政救济制度的启示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司法实践中,行政与民事争议交叉案件数量不断增长,各法院审理模式莫衷一是,法律规定的缺失是造成行政与民事争议交叉案件审理难题的根本原因.本文拟在分析此类案件现实困惑的基础上,提出对行政与民事争议交叉案件实行并案审理的建议. 一、行政与民事争议交叉案件之内涵界定及现实困惑行政与民事争议交叉案件,简称行民交叉案件,是指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因在法律事实上存在互相关联的地方,在处理上互为前提或者互为因果、彼此会产生影响的案件.  相似文献   

5.
幸瑞雪  秦放鸣 《商》2014,(26):204-204
目前的工伤保险争议从其性质上来划分,一部分属于劳动争议,还有一部分属于行政争议。在处理工伤待遇类案件时,需按照工伤保险争议双方当事人不同,使用不同的处置办法和程序。本文分两个部分,一是在实践中处理工伤待遇类案件所遇到的问题,分为五大方面阐述,二是对工伤预防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商》2016,(3)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促使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也使得企业的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关系日趋多样化,劳动争议案件的实际情况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调解协商处理的难度逐渐加大。协商、调解处理劳动争议之外,我国还存在仲裁前置处理方式,以致整个处理过程周期过长、劳动争议维权成本过高,严重影响了争议的解决以及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甚至是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们有必要对现行仲裁处理程序进行重构或完善。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确立,劳动关系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我国劳动争议数量大幅上升,劳动争议的起因和内容上也出现诸多新情况、新问题,使劳动争议的依法处理面临严峻挑战,如何使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成为劳动法领域和实践中有待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阐述劳动争议案件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相结合的模式,使劳动争议体制更完善。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企事业单位用工制度的变化,各种类型的劳动争议案件呈逐步上升趋势,其中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和用人单位基本用工制度的群体性案件,是劳动争议中最突出、最强烈的表现形式。它不仅牵涉面广、涉及人数多、影响范围大,而且破坏性强,处理稍有不慎便会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可以说,群体性劳动争议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极容易演变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已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商》2015,(14)
现阶段,伴随经济发展步入到新常态,改革步入到攻坚阶段,一系列全新的矛盾亦不断地凸显出来,新常态下企业信访维稳工作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与发展机遇。想要在新常态在抓住发展机遇,应对挑战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想要的应对策略。文章通过分析新常态下信访工作的特点,阐述新常态下信访维稳工作的挑战,对新常态下信访维稳工作的应对策略展开探讨研究,旨在为相关人员基于新常态下信访工作的特点、新常态下信访维稳工作的挑战的新常态下信访维稳工作的应对策略研究适用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邓诗发 《商》2014,(4):200-200,157
司法实践中,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交叉案件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产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国《行政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未对法院如何处理此类案件提供法律依据,导致诸多行政、民事争议交叉案件的审理面临诸多制度性障碍。针对不同的民事、行政交叉诉讼,应对案件的各种因素综合考虑,相应的采取分别审理模式和一并审理模式以有效的解决纠纷。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工商局杨浦分局落实五项措施加强信访工作。一是每访必承诺。以政风行风建设为抓手,结合市局信访工作考核办法,严格按照新信访条例规定,限期调查处理信访案件,消除信访“白条”,提高信访工作质量。二是对信访案件进行定期清理。要求干部对信访案件每月清理一次,排查重要信访问题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落实工作,化解社会矛盾。三是对信访工作中的信访热点、难点案件及时进行回访,了解情况,巩固工作成果。四是成立信访工作督查组,采用电话督查、现场督办等形式,对重要信访案件的办理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未按期处结…  相似文献   

12.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施行以来,各检验检疫行政复议机构积极解决行政争议,在复议实践中充分运用调解手段平息了检验检疫执法机构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争议、化解了社会矛盾、更好地促进了依法行政与社会和谐,为建设法治质检贡献了一份力量.在现行法律法规中,行政复议调解具体适用于哪些案件、调解程序的步骤如何等,没有统一和明确的规定.本文就此问题结合业务实践进行分析,以期能对检验检疫行政复议案件调解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春晓 《现代商业》2012,(5):195-196
近几年,随着我国劳动保护方面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公众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意识的增强,我国劳动争议方面的纠纷呈每年递增的趋势。但我国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争议解决效率总体不高。香港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劳资审裁处和小额钱债审裁处致力于提供快捷、廉宜及不拘形式的程序,以解决劳资纠纷。本文拟从香港与内地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规定方面进行比较,以期推动内地现行劳动争议诉讼理念的改变,及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李小华 《商》2013,(14):222-222,202
引言:救济是纠正、矫正或改正已发生或业已造成伤害、危害、损失或损害的不当行为。劳动行政执法过程中,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违法或者不当行为不可避免对劳动行政相对人权益造成损害,形成劳动行政争议,劳动行政机关或者司法机关通过解决行政争议,制止和矫正违法或不正当的劳动行政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15.
今年5月1日是国务院新修订信访条例实施5周年,在我国行政改革深入发展,法制建设逐渐完备的过程中,信访条例的修订与实施,进步密切了各级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保护了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信访秩序。然而,信访制度的设置,解决了一部分信访案件,但并不能解决所有诉求,因为信访制度目前正面临着诸多尴尬。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随着形势发展不断产生的新问题告诉我们:发展永不停顿,信访制度深入改革的起跑线正在我们的脚下。本文对农村信访的新特点、农村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浅显分析,并探讨了解决农村信访问题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6.
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是指依法属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处理的信访案件。现阶段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形势严峻,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转型期各类利益冲突相互交织、制度性救济手段缺乏;二是执法公信力下降、当事人的法治观念与维权能力的薄弱等。对此,要创新管理理念,标本兼治,坚定不移地推进法治进程,改善法治环境,实现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不断完善司法救助制度,提升政府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品牌》2015,(1):297-298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确立了一种有条件、有限制的劳动争议仲裁一裁终局制度。该制度的设立是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设计上的一大亮点,被寄希望于能大幅减少劳动争议案件进入诉讼程序。随着劳动争议仲裁一裁终局制度的实施,伴随着大量的理论争议及实践困境产生。其中因劳动争议一裁终局适用范围过窄造成的大量案情简单劳动争议案件无法适用终局裁决,导致该制度未能发挥应有作用,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相似文献   

18.
付松华 《致富时代》2015,(1):135+137
劳动仲裁制度是我国争议解决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劳动者权利的维护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完善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的形式变的多样化,劳动争议的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也给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就我国当前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而言,在很多方面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劳动关系的发展,其弊端也随劳动争议的裁决而不断的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9.
张宇冰 《商》2013,(20):256-256,242
近年来随着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群众自身维权意识日益增强,信访诉求复杂多样,对司法机关化解社会矛盾的期望不断提高。为适应新形势下涉检信访工作的需要,笔者拟从当前涉检信访案件的特点出发,结合处理涉检信访的实际难题,提出破解路径,以期更好地处理涉检信访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0.
康芬青  傅海蓉 《品牌》2012,(1):73-74
<正>目前,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但社会发展失衡,积累了不少的社会矛盾,其中劳资矛盾尤为突出。据法院系统的统计,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以每年28%的速度增长,民事审判庭已不堪重负,尤其是中小型私营企业、港台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