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娜 《消费导刊》2009,(13):7-7
旅游业是一项新兴的朝阳产业,我国已把旅游业列为第三产业中要加快发展的首位产业。从发展欠发达地区经济的角度出发,旅游业因为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对调整贵州省移民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移民地区人民的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剑河县为例,客观分析了把旅游业作为移民地区发展经济的重用途径的可行性,借此说明贵州移民地区旅游发展规划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商》2016,(9)
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地区,我们亟需把生态环境极度恶化地区的群体转移出来,使生态贫困地区的生态、经济得到平衡发展,所以生态移民就成为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其中生态移民的城镇化是指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而移民的可持续性需要移民后城镇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措施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由工程项目建设而引发的非自愿移民是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世界银行针对非自愿移民所制定的"发展型移民政策"因其"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而受到众多国家的关注.该政策以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视角为理论基础,综合众多国家的实践经验而形成.对正处于非自愿移民高潮期的中国来说,该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非自愿移民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自愿移民是指<世界银行业务导则4.30>所定义的,系指因兴建工程项目(如修建水库、铁路、公路、机场等)而引起的较大数量的、有组织的人口迁移及其社区重建活动本文以湖北省巴东县三峡库区入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非自愿移民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移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商》2015,(48)
生态扶贫是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良好互动、相得益彰,体现了科学扶贫的理念。云南省很多地方实施了生态扶贫政策,尤其是生态移民扶贫,然而,政策实施以来各地扶贫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此,不同地区有必要采取差异化的扶贫措施。  相似文献   

6.
王蛟蛟 《现代商业》2014,(8):108-109
本文介绍了生态经济建设的相关理论,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对延庆县生态经济发展优势进行分析,实施生态产业与生态文化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建设,提出要把生态经济建设作为延庆县的发展目标,符合延庆县资源基础和地域文化特点。创造具有延庆特色的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北京其他区县的建设和发展起到借鉴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生态移民是一件具有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大事,然而生态移民会使得少数民族地区民众在迁移过程中对其原有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产生极大的冲击,以疏勒河流域东乡族生态移民为例,就生态移民满意度进行评价。构造了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结合模糊DEA评判方法,对东乡族生态移民的适应情况进行了测算。评价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项目区东乡族移民满意度较高,但在医疗条件等方面还需改进。在此基础上,研究认为应当在西部民族生态移民中重视非政府组织(NGO)在扶贫方面的作用,同时注重加强移民地区的基础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少数民族劳动力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是长江经济带全面推进之年。湖北是长江经济带的"龙腰"、脊梁,承东启西,联南接北,作为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省份,必须强化"生态长江"的担当和作为。湖北省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进生态长江建设。"十三五"期间,湖北将统筹"生态长江、文化长江、经济长江"建设,把"生态长江"作为优先目标,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优先选  相似文献   

9.
张燕 《商场现代化》2008,(10):301-303
三峡库区劳动力转移和移民就业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但库区劳动力转移和移民就业的形势依然严峻。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推进作用,促进库区产业发展,创新和完善配套政策,加快库区的产业发展的移民就业,努力使库区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劳动就业有着落、脱贫致富有盼头,同心同德建设和谐稳定的新库区,从而把三峡库区建设建成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10.
刘龙 《商》2013,(14):372-373,346
我国环境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生态移民的产生是由于环境的变化与恶化所引起的的迁移活动以及由此而出现的人口迁移现象。本文试图把"熵"的理念引入到生态移民体系中,利用"熵"来规范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实现人类与低熵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和冲突日益突出,人口膨胀,环境日益恶化,资源严重消耗等生态问题直接影响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把生态伦理教育作为其主要内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优势,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加强生态伦理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观,对造福人类、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将课题组2009年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5个移民村的调查数据和迁出区与迁入区的非移民数据进行对比,运用迁移差别指数对三江源生态移民的特征作了分析。由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迁移,三江源生态移民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民族结构等方面的选择性不强,但生态移民的家庭规模却呈现普遍小于非移民家庭的特征,另外,生态移民迁移前草场面积和牛羊头数平均低于非移民家庭。这种选择特征不利于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目标的实现。从今后的政策应对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商》2016,(14):95-96
本文运用logistic线性回归模型对贵州省扶贫生态移民社区冲突发生机制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立意抽样为主,对贵州省已实施扶贫生态移民社区的两个地方为调研地点:贵安新区和榕江县,对移民、土著居民及乡村镇干部进行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根据调研所得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最终的研究结果,分析扶贫生态移民社区冲突的形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扶贫生态移民社区冲突的化解机制,以此为后期移民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三峡工程移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次大规模的工程移民,不论是对移民本身还是对移民的迁入地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三峡工程移民外迁的实施工作中,存在一些公共政策方面的问题,如缺乏权威的移民职能管理机构,移民政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产生偏差.移民法律法规不健全,移民与当地社会难以融合等问题,应通过建立国家移民局,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提高补助标准与加大扶持力度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来解决移民外迁过程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三江源生态移民选择性及对三江源生态移民效果影响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课题组2009年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5个移民村的调查数据和迁出区与迁入区的非移民数据进行对比,运用迁移差别指数对三江源生态移民的特征作了分析.由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迁移,三江源生态移民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民族结构等方面的选择性不强,但生态移民的家庭规模却呈现普遍小于非移民家庭的特征,另外,生态移民迁移前草场面积和牛羊头数平均低于非移民家庭.这种选择特征不利于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目标的实现.从今后的政策应对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能搞好移民安置工作,需要准确对待好以下几个层面联系,移民补偿和移民就业保障关系、移民安置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移民迁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移民搬迁和教育发展关系,移民和推进城镇化关系等。采用制订实施规划、财政金融支持、税费政策优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其他地区对口支援、政府协调移民远迁等多项措施,积极为民做好事、办实事  相似文献   

17.
摘要:近年来,东营市各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这一目标,加大林业产业化资金投入,把培育森林资源作为重要基础,把培植林业龙头企业作为重要举措,把提升林业产业素质作为重要支点,把兴林富民作为根本宗旨,不断开拓创新,林业产业发展亮点纷呈,形成了生态和产业同步发展的良好局面,林业建设进入了“生态明显改善、产业提速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自 1992 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开展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重大决策以来,在移民安置、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等各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三峡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应清醒认识到目前三峡库区移民项目在绩效实现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文章针对三峡库区移民项目的发展状况与绩效实现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针对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黄河滩区旅游业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黄河滩区由于种种原因,旅游业发展较为落后,在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旅游立省"战略之后,如何开发滩区的旅游业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河南省黄河滩区基本情况的研究,分析了影响黄河滩区旅游业开发的原因,并提出了统筹规划、创新政府管理体制、丰富黄河游内容等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把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2008年7月,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副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切实把农村环保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提出了“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等重要政策措施。中央财政首次设立农村环保专项资金5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