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18个地市经济发展迅速,人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它的数量对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适应度上,社会的发展旨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程度,建造更加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让全体公民都有机会去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河南省在经济、人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呈现出区域发展的不均衡、不协调状况.完善区域协调机制、整合全球资源以利于河南区域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四个方面有利于增强区域发展并缩小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2.
杨琦 《商》2013,(10):45-45
本文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可能性,提出要让中国经济区域均衡发展是不可能的,但可以通过均衡福利来调节中国的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国家提出的中部崛起战略,对于经济处在中部地区下游的山西省来说,既是一次机遇又是一次挑战.如何实现山西省区域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成为新时期山西省面临的重要问题.但是山西省内区域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不均衡.文章选取2008年山西省统计年鉴中部分经济指标数据,以地市为区域单位,试图通过统计计算的分析方法得出区域经济不均衡性的具体差异,对山西省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合理评价.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展中,区域居民养老支付水平日渐成为影响地区经济活力的重要因素。文章以京津冀一体化为背景,从三地居民养老支付能力现状出发,利用莫兰指数、LISA图对京津冀十三个地市居民养老支付能力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根据京津冀居民养老支付能力空间分布差异特征,提出促进京津冀居民养老支付能力均衡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陶婧 《商》2013,(6):199-199
旅游业区域经济理论强调注重开发旅游业的区域专业化,充分发挥旅游业资源的比较优势。本文通过对河南区域旅游业经济均衡发展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旅游业区域发展的模式选择,并通过河南旅游业从非均衡发展到均衡过程,发现旅游业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集聚、区域主导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刘璇 《商》2014,(10):187-187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沿海区域经济在国家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我国最大的三个都市经济圈:环渤海湾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逐渐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主方向,并在辐射带动国内相关区域的发展。但是由于经济增长模式、产业结构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使得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区域内部及区域间出现了明显的不均衡。本文旨在研究三大经济圈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内部关联关系的差异性,寻找促进三大经济圈经济发展的最优模式。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经过了三个基本的发展阶段,即放权让利微观搞活阶段、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发展阶段以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时至今日人们更为关心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的统筹、协调发展,更为注重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一体化趋势。一般而言,区域经济统筹、协调、一体化发展首先始于区域内部,其实质是区域系统的协同——区域系统内部的协同和多区域组成的复合区域系统的协同。所谓区域协同是指区域系统的相关因素按照内在的形式相互适应共同发展。之所以对我国地市区域的经济协同内部…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外向型经济近几年发展迅速,但省内各地发展很不平衡。文章通过构建衡量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较低,提出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东部地市带动中西部地市发展,中西部地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加速产业聚集,扩大产业规模。  相似文献   

9.
乔蔚娜 《商展经济》2023,(1):145-147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与此同时,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均衡,使得各个地区之间的金融发展也存在较大差距,并且导致金融差异化现象日益明显。本文主要对当前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现状、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同时进一步明确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背后带来的风险问题,最后提出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经济也在不断地飞速增长。由于地理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情况越发不均衡,且情况愈发明显。为了缩小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就要采用各种方式来解决社会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状况,加快中西部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并制定相关政策,对中西部实施大力的开发与帮助,促进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经济的均衡发展。本文主要就区域经济金融的非均衡现状,与我国区域经济金融非均衡与金融深化策略进行了相关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曹家昊 《现代商业》2023,(14):102-105
本文以重庆市为例,探讨区域经济差异和协调发展的问题。首先,阐述了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概念,并介绍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然后,通过对重庆市38个区县的生产总值、工业总值等经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其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接着,分析了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教育文化因素、投资政策因素和产业结构因素。最后,针对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情况,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为深化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提供参考,也有助于理论框架的完善和拓展。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各地区经济差距逐渐拉大。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为四大经济区域发展不均衡,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相关经济战略与政策的实施,各区域经济已逐渐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趋势,但还未达到平衡发展。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多方面条件的制约,还未得到明显提升,东北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已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从总体来说已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78—2008年的数据研究我国FDI分布不均衡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不仅FDI实际数量差异而且其推动经济增长的效率差异都是导致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假设外商直接投资在各区域间分布不均衡加剧区域经济差异,通过研究FDI在东、中、西三地区的流入规模以及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后得出结论:FDI分布的不平衡是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并据此提出了利用FDI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专业化分工下的和谐经济是一个从不平衡到平衡、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的动态过程,最终形成的是均衡分工网络.从整体上呈现和谐、稳定和有序的状态.本文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衙性入手,运用R/S分形方法,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既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原因,又进一步预测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企业不断地分形、演进,从单个企业到企业集群,再到网络组织,随之区域经济从收敛走向发散,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关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研究非常多,但鲜有针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平均指标(比如人均GDP)进行因素分析.本文通过构建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模型,对2000年与2009年广东省经济发展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流动不均衡,这一结果可以为我国协调区域均衡发展的工作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系统聚类分析的最小离差平方和法,利用SPSS软件,通过浙江省11个地市的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对处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个地市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将浙江省划分为三个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经济区域,结果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衡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需要从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综合考察。本文从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多种影响因素入手,利用投影寻踪降维方法,依据构建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投影寻踪模型,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排序及聚类分析,以指导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20个服务业数据指标,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河南省服务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进行研究,综合评价河南18个地市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并结合各地市经济资源状况,分析了服务业发展区域差异的水平和特点,为提升全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苏静 《中国商论》2011,(7Z):4-5
本文选取20个服务业数据指标,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河南省服务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进行研究,综合评价河南18个地市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并结合各地市经济资源状况,分析了服务业发展区域差异的水平和特点,为提升全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胡一琅 《商》2013,(16):180-180
苏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江苏省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于此同时江苏省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日益脱出,本文依据1985—2010年江苏省经济数据,以计量统计分析为基础结合泰尔指数综合分析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