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刍议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应对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在比较和分析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基础之上,提出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新模式。工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增强全民意识,大力节约能源和重要资源,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具体行动。常言道:“没有远虑,必有近忧”。我国首次把节约能源、发展循环经济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是一个动态形成的过程,他在《资本论》创作以前的五部经典著作中分别确立了自我意识本体论、感性存在本体论、社会实践本体论、社会生产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通过文本考察、形成依据、本质特征可以确证《资本论》的劳动本体论思想.一是《资本论》第一卷的"劳动价值论""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资本主义工资""资本的积累"五个部分展现了马克思的劳动本体论思想;二是"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是其'唯物史观'内在逻辑的必然""马克思'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的方法论原则""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起源史的发现所给予的支持"与客观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具体—抽象性,共同构成其劳动本体论思想的三个形成依据、四个本质特征.对文本研究的结论证明:一方面马克思本体论思想发展轨迹、《资本论》创作的一系列严密论证以及劳动本体论思想的时代内涵足以证明《资本论》劳动本体论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另一方面,资本的本质与来源、《资本论》创作的方法论足以证明《资本论》资本本体论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浅谈煤炭企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叫氏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追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节约型社会是在生产、流通、消费诸环节,通过深化改革、高速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节约型社会包含节约型的产业结构、节约型的城市化模式和交通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循环经济是指产品消费之后资源的再循环再利用的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涉及到资源节约、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循环经济等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8.
《资本论》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研究的基础上,预示了未来社会的经济形态。本文从十三个方面梳理了《资本论》中关于未来社会经济特征的思想,主要从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和共产主义的必然性、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产品生产和交换方式、经济计划和按比例发展等方面研究共产主义的经济特征,并联系现实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以自然规律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中央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循环经济问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指出,我国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  相似文献   

10.
《经济视角》2005,(7):12-13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讲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和主要措施。概括地说,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11.
赵斌 《生产力研究》2006,(5):5-6,104
绿色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绿色经济始终强调经济发展生态化。绿色经济努力追求高层次的社会进步,绿色经济是效率最大化的经济。绿色经济不但包含了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科学理论,又扩展了创新和效率最大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其关键组成部分是再生资源利用。再生资源利用不但解决了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原料来源,而且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富阳造纸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分析,总结出废纸回收利用产业发展的富阳模式,其成功经验对我国其他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有着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而设立的非均衡产业结构安排,虽然带来了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却损失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损失了应当与经济增长相伴随的就业岗位,也剥夺了一些人的公平发展机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追求以人为本、机会公平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新时期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制定,应当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在注重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同时,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循环经济、节能、少污染产业。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dynamic implications of recycling for resource use, the level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the long-run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n contrast to former approaches, we take explicit account of the circulation of matter in the economy. We consider virgin resources and recycled wastes as essential inputs to production. These material inputs either end up as waste after consumption or are bound in the capital stock—depending on the utilization of the produced output. As accumulating wastes can be recycled and again be employed in production, the waste stock serves as a source of valuable inputs in our model. We focus on the implications of recycling-related market failur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material balances on the dynamics of the economy. It is shown that a market for waste and subsidies to resource extractors and recycling firms can restore optimality in the decentralized economy.  相似文献   

15.
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它要求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公正与和谐以及公众积极参与发展的基础上,它特别强调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生态合理性。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城镇与乡村之间、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区域之间、区域内部各单元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经济发展、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亦称智能经济,它是以知识的生产和人的智力的充分发挥为支撑,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通过持续、全面的创新,最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在经济、社会运行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经济下的会计人员,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立体的经济知识、分析整理信息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杜木恒 《现代财经》2008,28(2):7-12
本文以信息经济、交易费用、产权和博弈论为依据分析诚信和诚信缺失问题,探讨诚信与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关系.用社会生产方式对立统一运动的辩证观点,阐述诚信是经济范畴又不是经济范畴;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角度,说明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促进法是人类主动实现同自然的"和解",合理地"支配和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社会制度的变革;它体现了人、社会、自然环境三者之间应然的伦理关系,同时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体现在:循环经济发展产生的和谐效应、引起的技术革命效应和思想启蒙效应。要保证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能充分体现,应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政府、技术水平、人们意识的提高等方面寻求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a closed-form solution to the Uzawa-Lucas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with human and physical capital. Our result also applies if an external effect in the use of human capital in goods production occurs. Using the ``guess-and-verify' method, we determine the two value functions of the social planner in the centralized economy and of the representative agent in the decentralized case. We show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income taxes on wages and of a subsidy on physical capital earnings helps the decentralized economy in reaching the social optimum, while keeping the policy maker's budget balanced. Finally, we derive the time-series implications of the model's sol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