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是发挥金融在市场配置资源中核心作用的重要前提银行经营的本质就是以少量的资本金来运营大量的负债,只有用良好的信用环境来做支撑,才能确保资金循环的链条不中断,使得银行对资金的调节和再分配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体现金融在市场配置资源中的核心作用。但近年来,我国信用环境总体不佳,备系统的企业、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不完善,企业信用意识淡薄,诚信守法经营观念不强,部分企业不仅在财务报表上弄虚作假, 相似文献
3.
“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深圳特区的开发而深入人心。说这句话的人——富兰克林,还有另一句名言——“信用就是金钱”。有多少整天忙于赚钱的人能记得呢? 信用失去了约束? 陈小玮:良好的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市场经济越是发展,人们交往的范围就越是宽广。彼此打交道的人.来自天南地北,完全不熟识.如何取得信任呢?就靠双方遵守信用。 自 1993年.党的 14大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为改革的目标.有近10年的时间了.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的经济信用状况令… 相似文献
4.
就提升浙江企业信用能力而言,当前应着重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建立和完善浙江信息中介服务支持体系;二是推动浙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灵魂。狭义的信用指银行或金融信用。广义的信用还有“信任”、“信誉”等涵义。从信用体系上看,有个人信用、银行信用、企业信用和政府信用。信用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交易成本,抑制了消费需求,破坏了投资环境,影响了经济发展。为改革甘肃省的投资环境,必须重视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加快推进体制改革步伐及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努力营造信用优势环境。通过建立个人和企业信用制度,广泛连接信用需求,推动经济的不断发展。甘肃省社会信用环境现状一、企业之间相互拖欠严重,商业信用呈萎缩状态。甘肃省国有企业比重大,… 相似文献
6.
一、信用问题的再认识 随着质量低劣、拖欠货款、欠息欠税、逃废债务、制假贩假、伪造买卖文凭、股市弄虚作假、买“官”卖“官”、官员朝令夕改和隐瞒不报等失信行为的逐步曝光,中华民族诚实信用的传统美德受到严重冲击,也导致市场经济秩序到了必须整顿和规范的地步。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如何使政府、社会和所有市场主体同讲诚信行为和共筑信用“长城”,实现市场经济由无序竞争向有序竞争的转变将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性的必然选择。为此,信用、信用制度、信用体系、信用管理、 相似文献
7.
8.
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自8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令世人有目共睹,但就当前呈现出的"诸侯经济"、假冒伪劣猖獗、逃废债务屡禁不止等形形色色的信用缺失现象,引起国内外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9.
10.
在当前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信用建设至关重要。为了建设“信用安徽”和塑造安徽新形象,我们应构筑信用平台,加强政府信用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世界各国通过信用担保增强中小企业金融信用基础进行比较分析,包括日本的信用保证与信用保险相结合,美国的信用保证发挥政府直接管理效用,以及德国的以担保银行为核心的市场化作用机制,最后提出政府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建立风险分散机制的基石与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开创了全国市场经济的先河。然而,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却一度出现了信用严重缺失的现象,如温州货曾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浙货”被逐出市场,信用缺失成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软瓶颈”。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力争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浙江人意识到,市场竞争必须从无序到有序,市场经济必须是信用经济。于是,省委、省政府在2002年明确提出建设“信用浙江”。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关于企业、个人信用信息的法律、法规还比较零散,通常分布在银行、税务、工商、公安、法院等十几个部门内,既不统一,也不好操作,迫切需要一部统一的《征信法》来规范信用信息的征集内容、征集程序、征集范围、征集对象及公开方式和公开限度。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即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良好的信用环境,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交易顺利进行,是社会注意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经济信用状况很不乐观,信用缺失现象十分严重。信用建设需要道德的推动和法制的保障,反过来信用建设有利于社会道德建设,也 相似文献
16.
17.
18.
2006年底,被称为中国金融业的一个分水岭,加入WTO的过渡期正式结束,外资银行获得了与中资银行同等的国民待遇。虽然尚存在限制,国内银行却明显的感觉到了压力。有业内人士惊呼,如果处理不慎,中国金融业的开放压力将有可能转化为金融安全压力。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