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政策法规     
《中国货币市场》2010,(2):74-74
央行发布《金融工具统计分类及编码标准(试行)》 《标准》是继《金融机构编码规范》发布后,金融统计标准化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标准》从宏观层面统一了我国金融工具统计分类.首次明确了我国金融工具涵盖范围,界定了各类金融工具的含义,规范了金融工具的统计编码。《标准》对准确刻画社会资金总量和结构.  相似文献   

2.
5月19日至21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伦敦召开理事会会议。此次会议讨论了合并报表、收入确认、合营等问题,但主要议题是研究替代现行《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IAS39)的综合性金融工具准则项目,具体包括金融工具分类标准、减值和套期会计等方面。会议就金融工具的分类标准形成了暂时性决议,并确定了下一步工作计划。本文拟简要介绍综合性金融工具准则项目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孙旭 《财政监督》2011,(23):53-55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负债表项目有三种分类标准,即流动与非流动、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金融与非金融。本文通过回顾资产负债表三种项目分类标准的变化以及理论界、实务界的相关研究成果,尝试按照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金融与非金额分类标准重新分类编制资产负债表。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国际会计理论与实务界关于资产负债表项目分类标准最新观点的分析,对我国资产负债表项目分类标准的改进提出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孙旭 《财政监督》2011,(8):53-55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负债表项目有三种分类标准,即流动与非流动、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金融与非金融。本文通过回顾资产负债表三种项目分类标准的变化以及理论界、实务界的相关研究成果。尝试按照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金融与非金额分类标准重新分类编制资产负债表。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国际会计理论与实务界关于资产负债表项目分类标准最新观点的分析,对我国资产负债表项目分类标准的改进提出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XBRL分类标准是XBRL应用中最关键、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也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方向。XBRL的研究可以分为分类标准的设计、分类标准制定的模式以及分类标准的评价体系等方面,本文将对目前国内关于XBRL分类标准的研究梳理和综述,并提出总结和建议,希望能为我国未来XBRL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王潇璇  陈江鹏 《云南金融》2012,(3X):281-281
XBRL分类标准是XBRL应用中最关键、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也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方向。XBRL的研究可以分为分类标准的设计、分类标准制定的模式以及分类标准的评价体系等方面,本文将对目前国内关于XBRL分类标准的研究梳理和综述,并提出总结和建议,希望能为我国未来XBRL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金融工具统计分类及编码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从宏观层面上统一了我国金融工具统计分类,首次明确了我国金融工具涵盖范围,界定了各类金融工具的含义,规范了金融工具的统计编码。  相似文献   

8.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94年1月公布的E48征求意见稿为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确认提出的主要标准是:相关的所有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全部转移。1995年6月,由于人们对E48中提出的对金融工具进行确认和计量的标准存在着争议,因此,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布的第32号国际会计准则为《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而确认和计量部分则被搁置下来了。直至1999年3月才补充颁布第39号国际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在第39号准则的第27、35、57段中,则对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的标准予以改变了…  相似文献   

9.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全面执行新会计准则,对银行业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对银行的经营管理也带来较大的影响。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一)资产、负债分类方法的变化。新准则改变了原来以期限为标准对金融工具进行分类的做法,以持有目的为标准,将金融工具分为金融资产(非实物资产)和金融负债(付息负债),再将金融资产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到期投资、贷款及应收款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相似文献   

10.
要闻回放     
《中国投资管理》2010,(7):64-64
中国首次统一银行贷款统计标准,监控规模及风险。 6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对外发布《贷款统计分类及编码标准(试行)》。《标准》从统计标准角度界定了贷款的内涵和外延,明确了贷款涵盖范围,细化了贷款分类,诠释了每类贷款的概念,建立了科学、规范、全面、实用的分类体系并设计了统一编码,是金融工具系列标准的首项标准和金融统计标准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论委婉语的分类标准及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用的委婉语分类标准是规约化程度标准、婉指对象标准、语义标准、语用功能标准。四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的意义各不相同:规约化标准分类有助于词典编纂时对委婉语进行选择,以确定哪些委婉语可以吸收进词典;婉指对象标准分类则有助于委婉语词典编纂时对内容的编排;而构成手段标准分类有利于发现委婉语的形成机制;功能标准分类则有助于解决委婉语虚伪与否的争论——利己委婉语是自私的,因而是虚伪的。  相似文献   

12.
杨敏 《齐鲁珠坛》2012,(1):12-14
一、稳步推进通用分类标准实施 通用分类标准和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在2010年发布后,我们立即着手组织首批实施工作。在中国证监会等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配合下,我们将首批实施单位分成两组:第一组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等十五家在美国上市的大型企业,  相似文献   

13.
应唯  王丁  黄敏  王颖 《会计研究》2013,(8):3-9,96
分类标准是XBRL技术的核心部分,是生成和解读实例文档的基础,也是影响各地区或行业XBRL技术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对国际上典型的XBRL分类标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分类标准的四种架构模型,为各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制定相关分类标准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2011年12月16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通过决议,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的正式实施时问由2013年1月1日延后至2015年1月1日,允许部分地区提前实施。IFRS9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IAS39)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改进,包括对金融资产分类标准、计量原则以及减值模式的改进。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IFRS9的推行将带来会计领域重大变革以及企业金融工具计量的重大改变。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及社会团体公开信息开展调查,全面梳理了金融团体标准的制定主体、主要内容、发挥作用等情况,并进行了分类汇总、统计分析.调查发现,近年来人民银行等部门贯彻实施标准化战略,完善政策激励措施,加快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强化社会团体自律管理,保障业务安全,引领创新发展,使金融团体标准...  相似文献   

16.
XBRL分类标准认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学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发展势态和XBRL分类标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与应用,XBRL分类标准的认证正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是从操作层面上来研究和实施XBRL分类标准的认证。而对于XBRL分类标准认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学体系研究较少。本文则以第三方非营利组织理论、本体论、软件体系架构理论和软件成熟度模型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结合XBRL分类标准认证的内容,尝试建立了XBRL分类标准认证的方法学体系,并对方法学体系的构成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分类标准FRTA校验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报告分类标准架构(F inanc ial Reporting Taxonomy Arch itecture,FRTA)规范是XBRL国际组织2005年发布的技术规范,它规定了分类标准的建模规则。本文针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F)的分类标准IFRS 20100630版,以及中国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CAS 20100930版,进行了与FRTA规范合规性的校验分析,从而提出FRTA规范应该随着XBRL技术规范的不断更新进行内容上的修订与改进,同时XBRL处理工具的校验机制也应该针对XBRL技术规范的更新进行修改与维护。  相似文献   

18.
XBRL是网络财务报告向高级阶段发展的技术基础,可以改进信息的编报和使用。然而,XBRL财务报告生成和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采用的财务报告分类与公司偏好的报告实务间能否很好的匹配,匹配性差将导致信息损失。本文仅针对财务报表附注项目,将12个行业117个上市公司2005年年报中披露的项目与上交所制定的《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分类》标准中定义的相应标记匹配,发现二者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且行业间的差异不显著。我们认为XBRL网络财务报告目前还不适宜全面应用,当务之急是进一步修改完善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19.
正财政部会计司近日发布《2013年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实施工作总结报告》,通过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实施情况总结出问题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建议。财政部在过去两年通用分类标准实施工作基础上,2013年继续围绕中央企业,金融企  相似文献   

20.
曹健 《理财》2003,(10):20-21
标准成本系统自20世纪20年代产生以来,一直受到实业界的青睐,许多企业在长期的成本管理中不仅借助它来编制成本预算,进行成本控制,而且还利用其特有的差异衡量方法来解析成本节约或超支的原因,进而达到激励各级管理人员在有利差异的追逐中实现成本降低的目的。但是近年来我们也看到,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