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会知识固然重要,但若能使学生会学知识,则必能使之终身受益,因而也就更为重要.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单靠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已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只有学会学习、终身学习,方能在今后漫长的人生旅途上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杨来雄 《魅力中国》2010,(4X):90-90
<正>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改进教法,更要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使学生既"学会"又"会学",全面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本文就中学化学教学指导学生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化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掘情感的积极因素,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本身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严进才 《魅力中国》2011,(18):326-326
在数学教学中,全面注重和发挥各种情感因素的作用,使认知和情感有机协调,水乳交融,引起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主动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技能。  相似文献   

5.
何微 《魅力中国》2013,(13):139-139
学习高中数学,还是靠死记硬背只会把知识学死,最终无路可走。因此我们数学老师要把学生所学的知识利用复习课逐步纳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使学生逐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能灵活的运用。本人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自己的复习课的做法:一、紧扣课本。结合实际定制复习目标在复习过程中要抓住课程标准抓住重点与难点,来考虑复习目标,使学生能初步对知识的整体性进行把握。又要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学生的群体,研究学生的个体。尤其要对基础好的和基础差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目标要求,使他们各有所得。  相似文献   

6.
杨琴琴 《魅力中国》2009,(2):109-109
创设问题情境是开展数学活动的前提,它起到思维的定向、激发欲望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相似文献   

7.
涂传友 《老区建设》2013,(16):63-64
试卷讲评课是综合因素互动的特殊教学现象,涉及师生、生生之间的综合互动。只要有教学就必然会有考试,有考试就必然会有反思——试卷讲评。可见,试卷讲评是学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做好测试后讲评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知识能力水平,通过讲评使学生做到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弥补缺陷,对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林克芬 《魅力中国》2013,(13):137-137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动力源,尤其对中小学生更为重要。他们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易受外界干扰。只有当孩子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后,才会主动地学习,持久地学习,学习成绩才会提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作用之大。实践也证明:当学生对某一知识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效果就更显著。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不断地进行摸索和探究,努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他们想学,爱学,乐学。教育心理学表明:当教学引起学生兴趣时,就能使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更好地感知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较牢固的知识技能,并且取得良好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常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那么就历史课堂教学而言。是通过历史知识中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来养成学生和人文素养,使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协调发展,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未来生活做准备。  相似文献   

10.
谭英 《黑河学刊》2001,(1):59-60
一、情境的作用苏联心理学学家赞可夫说过 :“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情境教学法的设想与实践正是探索这个重要课题 ,即如何使教师在挖掘教学内容的内在美 ,并从教学表达形式上触及学生的情绪和精神领域 ,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渴求知识 ,善于探索 ,不断进取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我们的教学过程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 ,学生一旦对某一教学情境很感兴趣 ,就会积极、主动地观察思考 ,愉快地吸取知识。反之 ,如果这一学科不采取相应的情境教学 ,使学生对本学科不感…  相似文献   

11.
王赞生 《发展》2011,(7):138-138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所学语言,使学生能够成功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际。但是,使用英语交流时应用自如,能说会听并非短时就能办到。教学中如何做到既完成语言知识的传授,又能改善农村英语口语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口语水平呢?  相似文献   

12.
阅读能力是检验学生语文素质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准,因此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会阅读就能使学生具备把握语文知识的能力,就能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合理地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去有效地吸收其他的知识,从而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3.
刘瑞枝 《魅力中国》2009,(1):116-117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加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4.
高中地理课本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抽象性,对于普通高中学生来说,他的学习态度和现有的知识基础都会导致厌学,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就会退缩的现象,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生活实例教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李朝晖 《魅力中国》2011,(21):400-400
语文教师能够把知识传授和情感交流融为一体,把知识融和着情感传授给学生,学生也在某种情感的支配下接受知识,那么师生情感的交流就会越融洽、和谐,知识的传授速度就越快,必定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千方百计的营造和谐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6.
黄小文 《魅力中国》2011,(17):151-152
初中物理的快乐教学,应寓教于乐,使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那么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物理? 这就必须有使学生愉快的因素。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育资源,让学生自然、轻松地掌握知识,使学生喜欢物理,乐于学物理,把学习物理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要想使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就必须转变教师的授课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要倡导自主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是要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既要改变教师教的方式,也要改变学生学的方式,使学生乐学,积极主动的去探究。自主学习的学习中需要学生自己构建知识,就是新知识的形成和建立过程,建构既是对新知识建构,又是对原有经验和知识的改造和重组,也是对原有的知识有了新的超越。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铁志亮 《发展》2010,(3):143-14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成了当今敦育的首要任务。新课改把学生创薪思维和实践能力作为核心目标,就是要通过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促进其全面发展。笔者就生物新课改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转变教师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兴趣,就会变得非常主动,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要改变音乐欣赏课上的枯燥乏味就要对上课的形式加以改善,让学生喜欢听、喜欢看。还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知识、音乐知识,掌握广博的音乐文献。方法主要是以感官教学为主,文字为辅,以现代音乐为补充。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会使学生不再对古典音乐产生厌倦之意,使音乐欣赏课变得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20.
牛德义 《魅力中国》2009,(6):117-117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可塑性较大的时期,也是学习水平提高的重要阶段,培养他们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就能使他们的学习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数学科的学习,学生需要参与学习、思考、探索、感悟、分析、交流、实践、纠错等过程,才能够真正的掌握所学知识.一旦他们掌握了学习知识的技能,就能使他们受益终身,下面就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