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7月27日指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受到国内外媒体和有关方面的广泛关注和充分理解。但也有国外的个别媒体对改革的有关内容,特别是对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格的调整制造误解,甚至错误地认为人民币升值2%只是初始调整,“可能引发中国人民银行在不远的将来会进一步提高人民币汇率的预期”。为准确理解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中国人民银行郑重声明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元龙  刘克 《经济界》2005,(5):20-25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已成为国内外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热词”,特别是自2002年以来,随着国内外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不断增加,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问题备受全球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然而国内外对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中的操作问题,如操作目标与原则的确定、操作的策略等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疑问或误解。由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准确、有效地操作关系到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就显得十分必要。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操作目标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早…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回顾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历史,然后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外汇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外汇市场发展的相对滞后,难以适应人民币汇率改革和增强货币政策主动性的迫切需要,最后指出了中国外汇市场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汇率水平与汇率形成机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泽民 《经济界》2007,(2):58-60
200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已取得成功,但未消除国际收支不平衡等问题。人民币汇率仍将上升。应推进外汇管理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  相似文献   

5.
《山东企业管理》2012,(5):47-47
人民币汇率改革坚持市场化方向 中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始终坚持市场化方向,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取向是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让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人民币自1994年汇改以来至2011年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36.9%口可见,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升值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相似文献   

6.
《上海企业》2011,(8):91-91
国际清算银行目前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116.31,环比下降1.63%: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为112.07,环比贬值1.51%。自去年6月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尽管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累计升值超过5%,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2.29%。  相似文献   

7.
论如何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昌杰 《企业经济》2005,(7):167-168
汇率是内部与外部两者平衡的均衡价格,使人民币名义汇率与均衡汇率保持一致,是经济资源有效率配置的需要,提高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增加汇率弹性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本文通过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论述,提出了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加快国内金融配套改革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伟 《活力》2006,(5):73-73
一、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将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以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在原始水平上调整升值2%。是指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初始时刻就作以调整。调整水平为2%。公布内容当中可以看出,主动、可控、渐进是这次人民币汇率形成的特点,其中“渐进”是指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渐进,而不是人民币汇率水平的“渐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重点应该是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而不是单单人民币汇率水平在数量上的增减。所以,以后央行会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促进贸易的收支。所以对货币当局来说,升值本身的意义并不是最主要的。扩大内需、调整外汇和战略储备资产结梅、增加外币债务融资等手段,是人民币大幅升值前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马晓丽  王娟 《价值工程》2006,25(5):114-116
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中国经济问题的焦点之一。本文从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历史演变的基础上出发,指明了现行人民币汇率机制存在的一些特点,进而得出了现行人民币汇率机制存在问题――强制结汇售汇存在缺陷,人民币缺乏弹性,外汇市场不完善。最后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具有外汇收支业务的企业影响较大.随着我国汇率市场化的渐进,我国涉外企业控制汇率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也日益增强.但是目前我国规避人民币汇率风险只有人民币远期结售汇,掉期业务也刚刚开放,其他如人民币期货、期权等仍未开展,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选择方法的确不多.那么,当前涉外企业究竟该如何防范人民币汇率风险呢?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的角度来看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定的币值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保证,在人民币国际化初级阶段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然而汇率市场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逐步推进,一个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汇率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必须完善有管理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创造条件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形势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这种形势之下,国内外学者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问题掀起了一场争论。本文首先分析了有重大影响的1994年和2005年两次汇率制度改革。再从适用性和正负效应方面分析了2005年汇率改革后的汇率制度,最后从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两个方面提出了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演进历程的三个阶段,并结合中国的贸易收支、国内外利差和中国的通货膨胀情况三类经济基本面因素研究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来源。分析发现近期人民币汇率已经不存在大幅低估甚至可能高估,无需一次性大幅升值。因此,中国必须认清升值压力的本质,继续坚持"自主性"掌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路径,必要时可实施反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机制改革措施的推出打破了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的局面,从事实的固定汇率向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转变.在新的机制下,人民币汇率由市场决定,人民币汇率会随市场供求变化而出现浮动.  相似文献   

15.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日渐市场化,我国各大经济主体所面临的汇率风险也日益凸现.在此背景下,加强人民币汇率风险管理已成为一个重大课题,而其核心和前提是实现对人民币汇率风险的有效度量.目前国际流行的风险测量工具是VaR,但国内各大机构对VaR的应用与国际相比则存在着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创造了很好的基础,汇率改革将促进我国外向型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姚坚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中国外贸企业有多方面影响,短期内用工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可能会使出口企业面临一定经营上的压力,同时欧元区的债务危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企业出口;  相似文献   

17.
国际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着密切关联.长期以来,我国规模庞大的国际资本净流入,是外国投资者争夺我国市场份额、追逐较高利润率以及投机需求等多方面原因所造成的,给人民币汇率造成了压力,也客观上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完善提供了动力.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助于国际资本合理流动.为此,要合理确定人民币汇率水平,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加强利率政策、利用外资政策和产业政策等各项宏现经济政策与汇率政策的配合.  相似文献   

18.
《企业经济》2015,(7):163-169
人民币汇率改革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内产业结构在伴随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深入调整,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是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重要体现。人民币汇率改革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都是当前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总结人民币汇率改革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基础上,将汇率理论与经济发展现实结合起来,以期对人们有所启示;通过人民币汇率和贸易进出口价格、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结构变迁和外国直接投资四种不同的影响路径,阐述了人民币汇率改革对中国产业结构的作用机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深化改革的措施和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自2005年我国实施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论就一直不断,尤其是在美国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的时候。关于人民币汇率争论的到底是什么,是机制体制的问题,还是汇率水平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路径在哪?本文借鉴日本汇率改革的经验,以期对我国汇率改革的方向、条件、措施以及注意事项做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任若恩 《经济界》2010,(3):18-19
人民币汇率问题涉及汇率的机制和汇率的水平。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机制的提法不严谨。目前人民币对于美元的固定汇率是一种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汇率政策。人民币汇率没有低估的结论在学术上和政治上都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