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粮食主产区的长沙市启动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尽管粮食生产下滑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局面得到改变,但这些粮食库存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企业潜亏逐渐显现,贷款沉淀的可能加大,有悖于粮食企业市场化改革的现象应当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2.
商业性经营是指粮食企业按照国家宏观调控要求从事政策性业务范围以外的经营活动,其内涵包括粮食主业的延伸和跨行业的拓展。发展商业性经营,搞活粮食企业,是粮食部门两条线运行改革的根本要求。本文试就国有粮食企业发展商业性经营的态势、问题及对策,谈些粗浅的认识。态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粮食部门两条线运行改革措施的逐步到位,国有粮食企业发展商业性经营的态势很好。1、两条线运行改革为国有粮食企业发展商业性经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国务院要求从事商业性经营的一条线,允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  相似文献   

3.
2D01年省政府确定德阳市为粮食主产区。德阳市的国有粮食企业在改革的浪潮中不断发展壮大。 一、粮改已见成效 (一)认真执行“三项政策”,全面完成粮食购销任务 坚持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从1998年到2002年底止,全  相似文献   

4.
粮食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秦文武粮食价格和经营放开,粮食部门原有的价格优势和垄断优势一夜之间全部消失。改革措施不配套,财政补贴减少,有关政策不落实,粮食企业已陷入粮食收购难、储藏难、经营难、管理费用承受难、粮办企业发展难、职工工资发放难的"六难"境地。...  相似文献   

5.
一、“四分开一完善”为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开篇说明现行粮食流通体制非改不可、不改不行、刻不容缓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时指出“不改革,国有粮食企业就难以扭转亏损,不能担当粮食流通主渠道的重任”,也就是要求国有粮食企业要通过改革,扭转亏损局面,  相似文献   

6.
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是粮食企业增强活力、走出困境、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改革是粮食经济发展的动力邛崃市国有粮食企业坚持以市场化为取向,积极稳妥地推进粮改,继粮食工业、饲料工业改制全面完成后,又对粮食购销企业进行布局结构调整,将8个粮站撤并为5个,形成了全市东南西北各经济区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较为合理的布局。实施企业定员招聘重组,建立新型用工机制。重组招聘的220名员工全员转换了国有粮食职工身份。重组后,全市粮食企业人员较1998年1189人减少969人,减81.5%,2003年8月份全市5个粮食购销企业实现了零亏损。粮食企业…  相似文献   

7.
推进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培育龙头企业和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三位一体”改革,是江西省粮食局近年来推出的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促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最近,笔者就这一问题深入有关市县粮食局及基层粮食企业进行了工作调研。针对调研中了解到的一些情况,提出几点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8.
粮食企业走向希望的必由之路──关于双线运行的思考陈东兵粮食企业实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经营分开的双线运行,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化粮食企业改革作出的重要决策,是粮食企业越出困境走向希望的必由之路。本文,结合我县粮食企业的实际,就双线运行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1 深化企业改革,斩断束缚企业的绳索,轻装上阵谋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粮食企业受很多束缚,要面向市场,必须有灵活的经营管理机制。要斩断束缚企业的绳索,关键是改革。纵观历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最彻底、最有成效的莫过于“两个置换”改革。这项改革最直观的成果是能彻底甩掉包狱,一方面,通过一次性补偿置换职工的身份,解决粮食企业的“老人”问题,让企业从代替国家办“福利工厂”的困境中得到解脱;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粮食企业结合各自特点,不断探索内部改革的新路子、新方法,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企业活力不断增强,市场领域不断拓宽,涌现出一大批发展快、效益好、有后劲的企业,有的成了当地的骨干项目,为振兴粮食经济,再创粮食事业辉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部分企业内部机制转换比较缓慢,内部改革力度、深度不够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1.
自2004年粮食实行“三放开”以来.以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为标志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国有粮食企业体制变了,机制活了,发展的路子宽了,粮食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了大幅度上升,粮食事业正步人深化改革、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但是,笔者通过基层调研,发现有几种模糊的认识亟待澄清,粮食工作实践中几个问题需要特别关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断改革和发展,国有粮食企业经营逐步从垄断走向开放,企业产权结构逐步从国有独资走向投资主体多元化。尤其是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以后,国有粮食企业顺利实现从“计划主渠道”到“市场主渠道”的转轨,初步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粮食流通发展需要的市场经营主体,在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和粮食流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河北省抚宁县粮食部门通过实施资产重组、龙头拉动、项目带动等三大战略,不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实现了粮食产业的长足发展和粮食企业的持续壮大。2011年上半年,全县国有粮食企业经营总量达到了48.9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65亿元,  相似文献   

14.
2011年,四川省各级粮食行政部门认真执行粮食流通政策,强化服务,深入指导,大力推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各地国有粮食企业努力开展购销经营业务,切实加强企业管理,克服成本刚性增加、信贷融资困难等不利因素,经营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基本完成后,粮食企业的负担减轻了,体制理顺了,机制变活了,为粮食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基础。搞好粮食产业化经营对于发展壮大粮食经济,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粮食企业增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计划经济时期,粮食生产、收购、销售、加工都是在各自的体制内运行,粮食经营无产业链可言。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后,粮食经营各环节之间的体制壁垒被打破,为粮食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制度基础。因此,在后粮改时代,粮食企业面对市场主体多元化竞争,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和壮大,主动地选择了粮食产业化经营作为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此,探讨山区粮食  相似文献   

17.
2001年,浙江、广东、福建、上海等八个粮食主销区省市率先实行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随后粮食产销平衡地区相继放开了粮食收购市场,粮食主产区也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粮食购销市场化的路子,粮食市场化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作为曾在粮食流通和粮食宏观调控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国有粮食企业,实行粮食市场化改革后,如何加快改革,适应新时期粮食流通发展的需要,是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如何认识国有粮食企业的体制责任和现状差距国有粮食企业长期受计划体制的影响,承担政府职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加上改革滞后,历…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下,趋势,各地粮食产业化经营得到了迅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已成为我国粮食经济发展的新如何适应宏观粮食经济发展,振兴粮食经济,实现二次创业,是摆在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粮食企业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粮食经济进入了  相似文献   

19.
搞好粮食企业的改革,必须适应粮食流通市场化的要求,更新理财观念,推动企业由生产经营型向资本经营型转变,不断把企业做大做强。对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销售是粮食企业经营活动最终成果的具体反映,通过销售所实现的收入是计算和考核粮食企业质量及综合能力的重要依据和基础,销售是否真实。客观、准确,直接影响企业经营过程控制及经营成果的实现。因此,对销售的过程监督与控制,是粮食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现行粮食销售活动,却存在着虚假现象,直接造成了企业会计期间盈亏不实,分析失准,经营失误,严重地损害了企业及国家的利益,也给企业管理造成了盲目性,阻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粮食企业形成虚假销售的主要原因:(一)现行粮食企业统一销售核算办法疏忽了商业性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