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五届海峡两岸光电子学术研讨会"于 4月 1日~ 4日在厦门大学举行。来自祖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 130多名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此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具体承办。半导体所所长、科学院院士郑厚植教授、科学院院士王启明教授、工程院院士陈良惠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王玉堂教授、台湾交通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张俊彦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林耕华博士和蔡振水教授、成功大学苏炎坤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陈锦泰教授到会。会议特别邀请美国光学学会前会长、 AT& T高级研究员厉鼎毅博士,普林斯顿大学顾问、原贝尔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天培博士,  相似文献   

2.
应台湾大学陈振川教授和润泰集团总裁尹衍先生的邀请,中国工程院土木专家代表团陈厚群院士、叶可明院士、廖振鹏院士、周锡元院士及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范庆国总工、清华大学冯乃谦教授、中南大学余志武教授和中国工程院王振海博士一行8人,于2003年2月12日至18日赴台湾进行了学术交流与考察活动。2月13日,代表们首先参加了专门为此次活动组织的为期一天的“两岸高性能混凝土工程与耐震设计研讨会”。来自台湾土木工程界的100多位专家、教授出席了会议。会上,祖国大陆学者及台湾学者分别就高性能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抗震工程等进行了学术交…  相似文献   

3.
园区热点     
《首都经济》2013,(2):84-85
“万泰药业戊肝疫苗研制成功”入选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由昌平园企业万泰药业和厦门大学联合研制的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大肠埃希菌)与“神九”飞天、“蛟龙”潜海等共同入围。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第四次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4年12月7日,“中国经济史论坛”在京召开了第四次“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由首都师范大学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17~18日,由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发起,福建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的第二次“海峡两岸经济发展论坛(福州)”在福州举行。来自大陆、台湾、香港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界高层人士等共120余人参加会议。这是继第一次“海峡两岸经济发展论坛(香港)”之后,  相似文献   

6.
由厦门市政协与西安市政协联合主办,香港厦门联谊总会、厦门市产学研办公室协办的'99海峡两岸产学研合作洽谈会,于4月8日至12日,在厦门富山国际展览城隆重召开,加强了两岸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密切、广泛交流,产学研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豆.广泛联系,促进产学研合作洽谈会展示海峡两岸科技成果400多项,公布企业技术难题招标30多项。汇集了西安交大、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等历所高等院校,以及国家海洋三所、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天津药物研究所、福建轻工业研究所和台湾汉光科技公司、…  相似文献   

7.
2011年7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在北京组织召开《“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专家论证会。会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主持,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周建出席会议。清华大学何建坤研究员担任专家组组长,傅志寰、杜祥琬、刘昌明、郝吉明院士等11名专家参加了评审会。  相似文献   

8.
林珏 《亚太经济》2008,(1):118-120
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和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联合主办的“世界经济中的两岸经贸关系论坛”于2007年11月10-11日在厦门大学召开。来自祖国大陆与台湾的27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50多名专家学者就两岸关系等问题展开了对话与研讨。现将主要观点作一综述。一、新形势下的两岸关  相似文献   

9.
20 0 4年 6月 5— 6日 ,由南开大学、中国经济史学会近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和天津社会科学院共同举办的“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 (1912— 1937)”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南开大学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外大学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等单位的海内外专家学者 5 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 30篇。一、关于民国时期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虞和平从政府经济管理功能改变和经济统制力量削弱的角度 ,分析了民国初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生物科技迅速崛起,并被全球公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科技。台湾也欲将其发展成为继资讯科技产业之后的又一明星产业。台湾近年来对生技产业极为重视。1994年台湾“经建会”通过了“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决定加强畜用疫苗、花卉生物、农药、药材及制药五大产业的发展。同年,台湾“行政院”科技雇问组成立了“生物产业推动小组”。1995年第五次科技大会,把生物技术产业选定为重点发展的科技产业。1999年底,台湾“经济部”又把生技产业列入十大新兴工业,并修改“促进产业升级条例”,改变对生技产…  相似文献   

11.
七月三日,台湾“中央研究院”第22届院士会议召开了。两年一次的院士会议几乎成为一项“学术祭典”,但是,近日岛内有人提问:院士会议对岛内学术发展有什么贡献?聚集了一百多位饱学之士的会议究竟有什么重点或主题?并发表文章——  相似文献   

12.
几天前,由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率领的国民党大陆参访团,越海西来,实现了56年来国共两党的首次会晤,被称为“破冰之旅”。双方达成了包括“加强两岸农业合作”、“解决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问题”等内容在内的12项共识,双方一致认为“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问题,关系到广大台湾农民特别是中南部果农、菜农等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3.
声音Voice     
“天然气就是巴黎香水,不能像自来水一样滥用。”——郑州市天然气拟涨价,燃气公司一位负责人引用了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倪维斗院士曾说过的名言来说明涨价的理由。  相似文献   

14.
今年初,“中国能源研究会”赴台参加“95’海峡两岸能源研讨会”代表团,根据台湾能源界的安排,参观了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新竹市是台湾台北市的卫星城市,从台北市出发只需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到达。由于我们到达新竹市的时间太早了,所以我们先去清华大学参观,新竹的清华大学规模比北京的清华大学小得多,在那里除了专门修建的清华大学二校门“清华园”之外,毫无相似之处。参观完清华大学,驱车来到新竹市新安路2号的“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工商组组长颜宗明和投资业务组助理研究员姚君佩热情地迎接了我们。他们在一个会议室内向我们详细介绍工业科学园区的情况,让我们参观了园区内企业生产的科技产品,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生物技术产业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具发展潜力的明星产业。台湾已将生物技术产业列为台湾未来的十大新兴行业之一,在各个方面加以积极的扶持和推动。1.台湾生物技术人才的现状在台湾无论是台湾当局,还是院校、企业都在生物技术人才的培育上给予了极大的重视。近10年来,自台湾“清华大学”创办生命科学院开始,其它大学乃至相关部门都纷纷成立生物科技系(所),并建立了各自的研究所(中心)。台湾每年毕业生中与生物技术相关的大学生、硕士、博士就有数千人。虽然如此,岛内仍缺乏具有研发能力,又具有商品意识的生物技术高级人才。2…  相似文献   

16.
应台湾中华种苗学会的邀请,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所长方智远院士为团长的夏季蔬菜栽培与种苗生产考察团一行15人,于1998年6月24日至7月3日,在台湾参加了“海峡两岸夏季蔬菜栽培与种苗生产研讨会”,并在台湾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这次交流和考察,我们对台湾的蔬菜科研。生产、市场的现状和今后发展趋势有了新的了解,受到了启发,收获很大。回台湾蔬菜产业现状蔬菜产业是台湾8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产业。目前台湾栽培的蔬菜已达13O多种,但栽培面积有所减少。1997年为18.O6万公顷(1989年约ZO万公顷),年蔬菜产量为3百…  相似文献   

17.
10月18日上午,清华大学主楼学术大厅洋溢着一片欢声笑语,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10余所院校200名台湾新生与首都大学生一起,共同参加由北京市台办、北京市教委和全国台联文宣部举办的“2003年北京地区高校台湾新生欢迎仪式暨金秋北京一日游活动”。北京市委副书记龙新民、全国台联副会长陈贵州出席了欢迎仪式。自1984年以来,祖国大陆几百所高校开始陆续招收台湾地区学生,台湾学生报考祖国大陆院校的热度也在持续升温,现在北京各高校就读的台湾学生已达千余名,今年又有200余名台湾学生来京就…  相似文献   

18.
由昆山市政府和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共同主办的“2003年海峡两岸产业合作与发展论坛”在昆山市举行。来自海峡两岸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汇聚一堂,围绕“昆台经济关系的未来”这一主题进行认真的研讨,就昆山未来产业发展,增强后续竞争力,进一步加强与台湾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提出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了新形势下昆台经济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昆山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朱丽兰,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贺美英、江苏省台办主任赵顺盘,昆山市领导曹新平…  相似文献   

19.
7月15日上午,清华大学学术报告厅内,一片欢歌笑语。来自台湾逢甲大学、台北科技大学、龙华科技大学、台中技术学院、东吴大学、台北公共利益基金会等20余所院校的230多名师生与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民族文化交流中心的师生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亲情、友情、世纪情———2002年京台青年交流周开幕式。国务院台办副主任王富卿、北京市委常委尤兰田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向交流团授旗。市台办主任邓培德在开幕式上致辞,他希望:“京台青年交流周”的举办,能增进台湾青年对祖国大…  相似文献   

20.
周干峙,1930年出生于苏州。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历任北大、清华、燕京大学三校建设委员会的材料科长、工地主任。国家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研究院院长、建设部副部长,现任建设部高级建筑师、清华大学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94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主要成就有参与西安、上海两个重点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