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薛洪岩  张悦  刘宁 《财会月刊》2014,(10):54-56
本文在归纳分析“递延收益”科目核算内容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了“递延收益”项目在财务报表中如何列报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按《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中的规定:递延资产是指企业发生的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固定资产修理支出和其他待摊费用。反映在会计处理上,发生的各项递延费用,借记“递延资产”、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摊销时,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递延资产”。笔者认为,这种会计处理方法仅仅  相似文献   

3.
“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的核算胡有陆新颁行的分行企业会计制度中均设置了“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这两个会计科目,而“递延资产”科目是原会计制度中所没有的,它们都属于资产类科目(按用途和结构分,又属“跨期摊配”科目)。“待摊费用”科目核算企业已经支出...  相似文献   

4.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所得税的会计核算变化较大,增加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科目。本文通过对新旧准则差异的分析,并列举具体数据进行运算,以利于对新所得税准则的理解和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5.
蔡志雯 《会计之友》2007,(25):48-50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所得税的会计核算变化较大,增加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科目.本文通过对新旧准则差异的分析,并列举具体数据进行运算,以利于对新所得税准则的理解和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准则)指南在“基本要求”之(三)中强调了企业应合理划分非货币性交易损益的归属问题。指出在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涉及补价时确认的收益,其会计处理方法是:如果换出的资产是原材料、库存商品,所确认的收益可记入“非货币性交易收益”科目,并在利润表中加以反映。可见,“非货币性交易收益”科目是准则安排的一个新科目,现行多种会计制度中目前均未收进该科目,大家对它都不怎么熟悉,但关于该科目的全部情况就只有上面引述的这一句话而已,准则并未对科目及科目运用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作详细介绍,更没有安排列题作具体说明。笔者想就该科目在使用当中的有关问题谈点粗浅认识,供大家批评批正。  相似文献   

7.
蔡志雯 《会计之友》2007,(9S):48-50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所得税的会计核算变化较大,增加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科目。本文通过对新旧准则差异的分析,并列举具体数据进行运算,以利于对新所得税准则的理解和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8.
接受捐赠资产的账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对接受捐赠资产的账务处理并未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中国矿业大学朱学义教授将其列入“递延收益”科目核算。笔者经过认真的思考与总结,觉得朱学义教授的做法很有道理,在此也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一、“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的应用 新准则规定“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从“长期应付款”项目中抵减,归属为负债类科目,这主要基于“经济利益流人观”的资产和负债定义的要求。新准则指南中“1532未实现融资收益”规定:出租人融资租赁产生的应收租赁款,在租赁期开始日,应按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未担保余值,借记“未担保余值”科目,按融资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与未担保余值现值之和),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在我县一些国有企业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成本不实,利润虚增问题。究其原因,有违反财经纪律该提不提、该摊不摊等因素,也有钻政策空子,利用“递延资产”调节利润的问题,致使“递延资产”变成调节利润的蓄水池。一、“递延资产”的内容(一)、“递延资产”核算科目的基本内容。根据《企业财务通则》第二十一条规定,“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从“递延资产”科目的核算内容来看,一般情况下,只有新办企业和存在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业务的企业,才会…  相似文献   

11.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若两者存在差异,则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同时记录相应的递延所得税收益(费用)。然而《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长期股权投资下权益法递延所得税费用存在的“例外”条款,赋予了企业合规避免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的空间。本文建议进行相应调整,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会计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确定了两种差异需要进行纳税调整:一是对暂时性差异进行纳税调整。即对企业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进行纳税调整,并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进行核算。  相似文献   

13.
对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企业会计制度》下的"递延税款"科目和"待转资产价值"科目,但却未给出会计的处理方法。本文提出了当企业在不同情况下接受捐赠时,应作出相应的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14.
吴萍 《财会月刊》2014,(3):123-123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以下简称“政府补助准则”)规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人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15.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沿用了谨慎性的会计原则,并将其加以丰富。但是,如果已确认并记入“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借方余额,以后被证实没有足够的利润可供其递减,即无法全部转回的时候,按照新准则的规定应该结转资产减值损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现行所得税会计准则在目的表述、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规定、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设置3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剖析了各问题存在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全面表述准则的目的,取消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转回的规定,设置递延所得税资产二级科目等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所得税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7.
一、递延收益核算的演变 递延收益最早出现在《企业会计制度》之中,虽然该制度并未将“递延收益”列入统一的会计科目表,但该制度在对“主营业务收入”进行说明时,允许企业针对售后租回、申请人会费和会员费收入、特许权费收入、高尔夫球场果岭券收入、包括在商品售价内的服务费涉及的递延收入增设“递延收益”科目核算。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采用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法两种方法中的一种进行所得税核算。《小企业会计制度》则要求小企业一律采用应付税款法进行所得税核算,而且不确认递延税款,不设置“递延税款”科目。这就直接影响到小企业受赠资产的核算方法,所以《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小企业要设置“待转资产价值”科目,在接受捐赠时借记有关资产科目,贷记“待转资产价值”科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归纳分析"递延收益"科目核算内容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了"递延收益"项目在财务报表中如何列报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应注意“递延资产”帐户的虚假现象陈兰纪企业实行新的会计制度,增加了“递延资产”科目。这个科目的设置主要是用来核算企业发生的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但我们在一年多的企业审计中发现,一些企业把“递延资产”帐户作为企业当年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