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小金库"的类型分析及审计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金库"是通过不正当、不合法渠道聚敛形成的帐外资金,为什么国家明令禁止私设"小金库",依然有人我行我素?笔者对多年审计工作中查处的"小金库"类型和审计方法进行了归纳.一、各项其他收入、回扣不入帐型;二、虚例支出,转移"小金库";三、利用往来款项设置"小金库";四、利用单位有收费权利,随意放宽收费标准,从监管单位收取一定帐外资金设置"小金库".五、固定资产清理不按正常程序,清理收入不入帐.  相似文献   

2.
"小金库"已经成为工作中的"恶性肿瘤",久治不愈,在社会中的影响也极坏,即使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也有一定的市场,并且对个人、对单位、对社会危害极大.本文从"小金库"的形成、特点、危害、治理等方面加以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的审计结果和财政监督检查结果显示,"小金库"的发展范围和金额有日益扩大的趋势,从工商企业到行政事业单位不断蔓延.特别是在少数权力部门、金融机构和垄断行业及其二级以下预算单位中,设置"小金库"的现象尤其突出."小金库",从来都被公认为违纪的非法行为,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治理"小金库"问题,多次明令禁止,要求坚决治理.她通过分析"小金库"屡禁不止的原因及其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造成的严重损害,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根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采,尽管纪检监察部门和有关单位对机关、团体、企业和事业单位违反国家财经制度,私设"小金库"的问题进行了多次清理检查和集中整治,但是这种现象依旧是屡禁不止.本文以"小金库"的概念为出发点,分析了"小金库"形成的原因,及可能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并探讨采取有效措施标本兼治,坚决取缔"小金库",以杜绝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从"小金库'的概念入手,列举了企业"小金库"的常见表现形式、资金来源和去向,分析了企业"小金库"形成的主要原因、存在的危害及专项治理的重要意义,进而对企业如何构建防范"小金库"的长效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6.
"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新时期"小金库"主要表现为涉及面宽、隐蔽性强、危害性大和持续性长等特点.运用传统的账户盘点、资产清查等账项基础和制度基础检查手段能够有效揭露浅显而又简单的"小金库",但是对于核算独立性强、存续时间短、金额大的"小金库"来讲,传统的检查方法显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当前,为了能够快速、有效、深入地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必须充分运用先进的现代审计方法和手段,有效查找"小金库"的源头,为全面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小金库"隐蔽性强, "发现难",虽然查处了一大批案件,但仍屡禁不止,"小金库"治理仍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本文针对"小金库"的概念、危害,形成的原因及治理措施进行简要的探讨,以便与大家共同努力有效治理小金库.  相似文献   

8.
浅谈“小金库”检查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金库"检查是审计检查的难点,如何发现和识别"小金库"是检查的关键。它需要在全面了解被检查单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方法发现线索,追踪落实。本文结合工作实际,简要说明检查"小金库"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小金库"问题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干部队伍廉政建设.本文对小金库的定义及其成因进行逐一分析,最后总结了几点治理小金库的办  相似文献   

10.
近来不断出现的"小金库"问题危害很大,国家明令禁止,处罚相当严厉,但却屡禁不止,笔者对设立"小金库"的原因、危害、表现形式及审计方法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对企业"小金库"的冶理与防控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小金库"的特点,接着对实际工作中"小金库"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概括,最后提出了几点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小金库"的来源五花八门,如城管靠收取"赞助费"建立小金库,派出所以罚款不开票据建立自家小金库,机关单位以白条收回项目款建立小金库等等。"小金库"见不得阳光,却养得如此肥硕,泛滥的"管理即收费"模式是其生存的根源。所以,铲除"小金库",关键是要强化对"一把手"的问责处理;同时,还要告别"收费政府",让实际的财政收支从暗箱之中走出来,接受监管。  相似文献   

13.
所谓"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由于"小金库"资金属于单位隐性资金,仅为个别领导和少数"圈内人"知道,资金使用受个别人支配,规避了监督审计.  相似文献   

14.
"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转移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在本单位法定账目上列收列支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类资金。"小金库"具有隐蔽性较强、危害性较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机关、企事业单位"小金库"现象仍十分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内部控制尚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首先分析"小金库"形成的原因,然后从内部环境、控制程序、信息与沟通、持续监督等方面提出解决"小金库"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江培泉 《经济师》2011,(9):156-157
随着经济的发展,机关事业单位经费来源的渠道呈现出多元化,私设"小金库"的问题也是屡禁不止,它不仅无情地吞噬着国家的财产,还诱发和滋生了各种腐败现象,已到了不得不整治的地步。自2009年以来,国家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小金库"治理工作。文章就"小金库"的成因、造成的危害等情况进行了剖析,同时对机制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小金库”营造举隅刘俊民随着国务院清查“小金库”工作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那些形形色色的小金库也随之曝光。这些单位究竟采取了哪些手段,来营造自己的“小金库”呢?一、截留收入。行政事业单位对手中掌握的各种缴拨款项,在其运转过程中,不是七折八扣,就是全额截...  相似文献   

18.
"小金库"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如何构建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控制防范"小金库",标本兼治,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对"小金库"的形成原因和危害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建立防范"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经济各个领域都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未能及时建立、健全,经济领域的一些违纪违法现象屡屡出现,其中部门和单位私设"小金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路桥施工企业是容易滋生腐败的行业,通过私设"小金库"请客送礼、乱发钱财、收送红包、公款行贿,这种行为不仅助长了奢侈和浪费之风,而且还侵蚀了人们的思想,纵容腐败行为滋生和漫延,败坏了社会风气。因此,必须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视。本文通过财务管理方面分析施工企业小金库的主要形式和成因,对如何防范和治理施工企业小金库做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浅析财务管理中私设“小金库”的现状、危害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叶飞 《经济师》2009,(10):185-186
小金库是违反党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侵占、截留、挪用国家和单位收入,化公为私,未在单位财务部收入管理、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小金库使国家利益遭受损失,滋生贪污腐败,危害很大。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文件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治理小金库,对战胜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实现"保增长、扩内需、促就业、保稳定、惠民生"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分析了私设小金库的现状与私设小金库的危害,并提出了治理私设小金库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