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帆 《改革与开放》2016,(10):14-15
新汇改政策的出台将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带来质的变化,因此对新汇改实施之后的汇率中间价数据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考虑时间序列的持续性,采用ARFIMA模型分析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可发现长期记忆性的减弱倾向,从而表明我国汇率制度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即期汇率与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2005年7月21日我国实行汇率改革之前和之后分为两阶段,分别就我国境内的人民币即期汇率和境外的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汇改之前,二者不存在关联关系,汇改之后,前者对后者有明显的引导作用.这表明境内外汇市场的本土优势开始显现,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汇改取得了成效.但是境内外市场的汇率仍然存在较大偏差,显示境内市场的外汇交易仍然受到严格限制.为了进一步增强境内市场对境外市场的影响力,我们需要继续放宽境内市场的交易,不断提高市场化程度,促进境内外市场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曹垂龙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5):42-45
2005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汇改已成为促进我国金融市场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外汇市场创新和改革的"催化剂"、利率市场化和货币市场创新的"助推器"、股市的"鲶鱼"等.就将来而言,人民币汇改仍将是推动我国金融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随着资本账户的进一步开放和汇率弹性的进一步增加,也将会增加我国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4.
资讯·大事     
《中国经济信息》2010,(13):10-11
汇改重启“利大于弊” 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宣布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20日,央行新闻发言人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就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行了公告和阐述,强调“此次在2005年汇改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不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汇改终于选择合适的时间窗口重启。6月19日晚,央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新闻稿,指出.将“在2005年汇改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认为,“人民币汇率不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信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7月3日一举升破7.6关口。这标志着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经达到9个百分点。专家估测,下半年人民币升值节奏还将继续加快。  相似文献   

7.
美联储的二次量化宽松还未见到明显的效果,三次量化宽松的呼声却又袭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西半球部门主管尼古拉斯·埃萨吉雷9日表示,美联储可能将不得不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美元的闸门还在继续放开,面临热钱围攻的中国,人民币汇率屡创汇改以来新高。一场人民币的升值进程与热钱流入境内征途的"大战"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8.
【香港《香港商报》11月24日】自人民币汇率改革放弃与美元单一挂钩,并初始升值2.1%后,人民币新汇率机制运作顺畅。虽然汇率有升有跌,排除了市场对新机制单边走势的预期,但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总体上以升值为主。若以人民币兑美元最高点8.0664计,人民币在汇改后已累计升值约0.5%,加上初始调升的2.1%,人民币汇率已比汇改前上升约2.6%。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人民币在岸市场与香港离岸市场相互影响机制,并运用VAR模型和DCC-MVGARCH模型分别考察了"8.11"汇改前后CNY与CNH人民币汇率均值溢出效应和动态关联性。文章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一是汇改前CNY拥有人民币定价权;二是汇改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发生变化,人民币定价权归属呈现阶段性特征;三是CNY与CNH之间原有的稳定联动机制受到汇率形成机制调整的冲击,两地汇率动态相关系数波动性增强。通过分析汇改后影响人民币定价权变动和两地联动机制的因素,文章建议促进在岸市场建设,巩固在岸市场人民币定价权;加强央行与市场的政策沟通,锚定市场预期,同时重视外部风险冲击,稳定两地汇率动态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人民币在岸市场与香港离岸市场相互影响机制,并运用VAR模型和DCC-MVGARCH模型分别考察了"8.11"汇改前后CNY与CNH人民币汇率均值溢出效应和动态关联性。文章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一是汇改前CNY拥有人民币定价权;二是汇改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发生变化,人民币定价权归属呈现阶段性特征;三是CNY与CNH之间原有的稳定联动机制受到汇率形成机制调整的冲击,两地汇率动态相关系数波动性增强。通过分析汇改后影响人民币定价权变动和两地联动机制的因素,文章建议促进在岸市场建设,巩固在岸市场人民币定价权;加强央行与市场的政策沟通,锚定市场预期,同时重视外部风险冲击,稳定两地汇率动态关联性。  相似文献   

11.
1、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弹性明显增加 今年初,我国再次调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在即期外汇市场引入询价交易方式和做市商制度,并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交易中间价从按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价公布改为按当日开市前向做市商询价加权平均公布。此次调整后,人民币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加。3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8.0170元人民币/美元。与汇改前相比,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了3.24%,其中汇改以后对美元累计升了1.16%,而今年一季度就升了0.66%,合计532个基点(去年汇改到年末累计升值398个基点)(见图1)。  相似文献   

12.
相瑞  陶士贵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7):32-34,38
文章在总结了国内已有的关于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研究的基础上,以均衡实际汇率理论为依据,考虑中国实际国情和已有相关文献研究的结论,对均衡实际汇率模型进行了部分修正,筛选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最优解释变量,并采用协整方法和H-P滤波技术,实证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在此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5年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失调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对2005年汇改后央行出台的人民币汇率政策进行简单评估。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的规避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桢  李哲 《中国经贸》2009,(24):116-117
自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波动频繁,给我国外贸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外汇风险,外汇风险的规避也就成为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本文将从企业与外商、企业与银行和企业自身三个角度提出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的规避策略。  相似文献   

14.
《西部论丛》2008,(5):21-22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破七”,以6.9920创下了汇改以来的新高。在全球关注的目光中,人民币汇率毫无悬念地进入了“六”时代。2006年5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8元关口之后,只经历了不到两年的“七”时代就步入了“六”时代。这表明,人民币升值速度正在加快,而且变得飞快。  相似文献   

15.
"811汇改"是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文章从汇率市场化的波动性、政策敏感度、流动性影响以及在岸和离岸联动性四个方面探究了"811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的运行特征。实证结果显示:汇改前,汇率波动性低,不受政策和流动性影响,且两地市场联动性较低;而汇改后,汇率长期处于高波动状态,受汇率中间价和资本限制政策以及流动性因素的显著影响,两地汇率联动性明显提升。由此得出几点结论和政策启示:第一,汇率波动相对剧烈时,汇率中间价和资本限制的调节作用更加有效。第二,随着汇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应将流动性因素纳入报价模型中,参照其变动拟定汇率调节的方向。第三,不可忽视国际市场风险和汇率预期的作用,应加强市场风险监控和汇率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调整期间出现人民币价格暴涨暴跌现象。  相似文献   

16.
《西部论丛》2008,(5):26-27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破七”已于4月10日成为现实,6.992元人民币兑1美元的汇率创造了2005年汇改以来的人民币汇率新高纪录。至此,按汇改前人民币对美元比价8.2765:1计算,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经超过侣%,市场上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更加强烈。然而,一个后起工业化经济体的汇率调整很少能够是单向的升值,尽管在长期内人民币兑美元无疑会进一步出现较大幅度升值,  相似文献   

17.
一周新闻     
《中国经济周刊》2012,(7):10-11
一周经济关键词排名释义01人民币汇率新高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首破6.30,创汇改以来新高02正常工资增长机制"十二五"期间,最低工资标准将年均增长13%以上03整治银行乱收费银监会整治银行乱收费,八类乱象成打击重点  相似文献   

18.
积极应对人民币汇率“6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汇改进程再次迎来重要时点:2008年4月10日9点15分,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信息,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突破7:1,达到6.992:1,至此,人民币汇率进入“6时代“。总体而言,我们认为人民币升值过程符合主动、可控和渐进的原则。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汇改两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12连跌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走高。2011年人民币汇率经过相当长时间单边上涨行情后,从9月份开始出现贬值预期,连续12日触及跌停。与其说"全球衰退",不如说"全球差异"。目前即使发生危机,差异也没有消除,发达依然发达,发展依然发展。什么是全球经济的新格局?美元霸权在全面回归,美元制度又重新回来了,继续控制全世界。美国人要干什么?掠夺、控制资本市场。我们处在一个形势严峻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汇改后汇率对不同贸易方式进出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已升值20%,文章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人民币升值对不同贸易方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贸易顺差继续扩大,而加工贸易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汇率对一般贸易的影响大于对加工贸易的影响,文章从几个方面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