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对冲基金发展状况及监管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在2000年通过立法允许对冲基金在日本正式开展业务.在五年的时间里,日本市场上的对冲基金规模迅速膨胀;除了部分富裕阶层之外,大量的养老金、保险公司也都成为对冲基金的投资者.目前日本对于对冲基金的立法尚属空白.为了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养老金的利益,监管当局正在建立对冲基金的监管机制.日本在对冲基金的法律定位、监管原则和监管模式方面的选择,可以为中国未来的对冲基金监管机制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 日本股市相对稳定的原因日本股市受美国纽约股市暴跌影响,去年10月20日日经平均指数下跌3836点,创日本股市一日下跌14.9%的历史最大跌幅。尽管如此,日本股市跌幅小于世界其他主要城市。表1是去年10月股市暴跌后股价最低点与跌市前最高点相比股价下跌的百分比。从 PER(市盈率)倍数看,似乎日本股价高估比各国股市更为严重,因而10月股灾后,不少人担心“世界股市从东京开始崩盘”,从而使世  相似文献   

3.
文章将香港地区股市按投资主体结构变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发现投资主体结构的改变影响了股市的形态.在市场的波动方面,引入对冲基金的第三阶段虽然最短,但其波动却对全时段形态起着决定作用,而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第一阶段的形态却与全时段差距最大.另外,因为多空势力不均衡,以传统基金主导的市场更易形成泡沫;而在股市中引入对冲基金与衍生产品后,股市的走势发生变化并减少了对经济与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刘奥南 《经济》2012,(3):107-108
近日,中金所新颁布实施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套期保值与套利交易管理办法》,这是证监会系列措施的重大改革创新举措之一. 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基金、保险、信托等机构投资者持有流通A股市值占比15.6%,散户交易量占85%左右.而欧美等发达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占比市值70%,其中一半为养老金、保险公司等长期资金及相当数量的公益基金、赠与基金.我国社保、企业年金等市值占比不到5%.在股指期货6万多投资者中,套保套利对冲股市风险的主力军——机构投资者仅1500多户. 《办法》为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从事期指套利交易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许多机构纷纷表示:对此盼望已久.不少期货公司也迅速代理客户申请了套利额度.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20日,纽约商业交易所的原油市场.不断上涨的原油价格在这天逼近每桶130美元,达到129.60美元.手握数种对冲基金,著名的美国投资人冯·比崁滋胸有成竹,"2008年年内,原油价格有可能跃进到150美元."他说.130美元对他来说,是便宜的了.  相似文献   

6.
作为投资基金家族的主要成员之一,对冲基金的发展在我国目前还是空白的,主要原因是在目前市场的条件下,对冲基金是不适宜在我国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经济视角》2008,(6):6-6
5月30日,惠誉国际评级将越南主权基金的债券评级从“稳定”下调至“负面”,而此前一天.摩根士丹利也对越南金融做出了消极、悲观的评价。自今年以来,越南股市累计下挫已超过55%,5月份越南按年率计算的通胀率飙升至25.2%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中国对冲基金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的摸索与研究,2010年初,中国证监会正式开通了证券市场两项最重要的对冲工具——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交易,为中国发展对冲基金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国际对冲基金通过投资公司的组织形式逐步进入了中国金融市场,被称为中国本土对冲基金主力军的阳光私募也不断壮大起来。对中国本土对冲基金与A股市场的关系、财富管理行业与对冲基金的关系、发展本土对冲基金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使市场参与主体理解中国对冲基金的整体框架与对冲基金在中国证券市场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2012年第一季度,全球经济在有惊无险中度过,主要股市整体上保持了上涨趋势.唯一不太和谐的震荡发生在3月初,全球股市在3月6日创下三个月以来最大跌幅.欧洲主要股市跌幅均超3%,美国股市下跌近2%,石油、黄金期贷当天下跌也都超过2%.3月7日,当欧美的悲观情绪传递至亚洲,前一天已跌过一轮的亚洲股市整体再跌近1%.这一轮抛售直到3月7日欧洲开盘后才有所缓解. 美股表现好于去年同期 美国经济始自去年第四季度的成长势头已经顺利保持到了今年年初.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也令人振奋.数据显示,美国1月非农就业人数较上月增长24.3万人,单月涨幅为9个月以来最高,失业率进一步降低至8.3%,为三年来最低水平.2月的ADP私营领域就业环比增长21.6万,显示美国连续第三个月新增20多万个就业岗位.在过去的一年里,美国私营部门新增200多万个就业岗位.尽管有人质疑统计口径,但美国的劳动力市场似乎出现了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0.
据估计,对冲基金今年前4个月的平均亏损达到了0.7%,已深陷一年多来最严重的业绩低潮.虽然对冲基金有很多缺点,最近遭受的损失比较惨重,但断定对冲基金已陷入绝境还为时尚早.对冲基金未来的走向取决于投资者是否会全部退出市场、赎回热潮的发展趋势、利率上升影响以及结算是否具有传染效应这四个问题.国际上的一些大型投资基金正在将资金从美国和欧洲撤出,转而投资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包括中国、中国台湾和韩国在内的亚洲新兴市场.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创新,对冲基金已经成为全球金融领域的一种快速成长的力量,并已进入主流投资行业.本文介绍了对冲基金的历史、运作原理,以及此次金融危机对对冲基金的影响,并讨论了中国引进对冲基金的可能性和引入策略,希望可以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拯救A股     
A股市场目前的低迷,超出所有人意料.今年年初,上证指数跌至2132点,之后是连续两个月的上涨,很多人因此乐观认同2132点是A股市场"钻石底"的说法.但是,从5月8日开始,市场一直下跌,至8月30日已现2032点低位."钻石底"不复存在,能否守住2000点尚不可知. 短短8个多月间,上证综指年内累计下跌4.87%.但若按照3月创下的2478点的年内高点计算,沪指在不足半年时间里跌幅高达15.6%.股市持续低迷让人感受到寒意.遭遇"寒流"的A股,该如何"拯救"?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典型的消息市、政策市的中国股市,不仅反映了周期性波动特征,更表现为周期性大幅震荡的运行特征。以上证综指为例,1992年5月26日从最高1429.01点跌至同年11月17日,最低386.85点,最大跌幅为72.9%;1993年2月16日从最高1558.95点跌至1994年7月29日,最低325.89点,最大跌幅为79.1%;1994年9月13日从最高1052.94点跌至1995年2月7日,最低524.43点,  相似文献   

14.
国际     
《资本市场》2007,(7):110-110
<正>次级抵押贷款作祟华尔街再现长期资本阴云由于在与次级抵押贷款挂钩的证券上投资失误,美国抵押贷款市场的"老大"贝尔斯登公司旗下的两支对冲基金蒙受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包括美林在内的债权人已宣布要出售其持有的数亿美元抵押债券。由于投资人担心此举可能给包括贷款  相似文献   

15.
董登新 《新经济》2010,(5):93-93
股指期货为投资者带来了“做空”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股指期货的双向对冲交易机制,可能将为我们找到解开中国股市“股指暴涨暴跌、个股齐涨齐跌”历史难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的发展,基金的数目越来越多,因而考察基金的投资风格是投资者选择基金类型的第一要素,也是基金最重要的识别系统之一.本文用夏普模型对我国开放式基金的实际风格进行了识别和分析.从分析上看,发现从整个考察期看,基金的投资风格并不稳定,在股市的上升期间,基金管理人更注重于选择个股,追求超额收益;而在股市下降期间,基金管理人则注重基金资产在各资产类别间的配置,力求维持基准收益率.  相似文献   

17.
内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存在着明显的羊群行为,加剧了股市的不稳定性。本文认为:给予私募基金应有的法律地位,允许基金经理人参股基金公司,引进做空机制,适当发展对冲基金,完善基金公司发展的制度环境和严厉打击内幕信息交易是弱化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樊华 《经济导刊》2013,(11):58-59
<正>2013年基金半年报统计结果显示,72家中国基金公司旗下管理的1532只基金,二季度合计亏损490亿元。令人瞩目的是,昔日的明星基金公司——华夏基金,半年亏损额达到89亿元。这则消息恐怕会让不少华夏基金持有人心生焦虑。平心而论,作为在中国规模排名第一的华夏基金,遭遇如此大亏损,主要原因还是今年上半年中国股市糟糕的大环境,不能草率地将之归因于基金公司在投资管理上出现了大纰漏。华夏基金  相似文献   

19.
进入90年代,随着经济和金融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和新兴市场国家金融领域开放的深入,一些对冲基金十分活跃。这种基金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技术手段和灵通的投资信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货币市场上已成为一股颇具冲击能力的力量。对冲基金的疯狂炒作,是引发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和1998年8月俄罗斯金融危机的一个关键因素,从而引起世人和金融界对大炒家们活动的警惕和防范。本文就有关对冲基金的一些问题作一简议。一、对冲基金的出现、发展和种类目前只有在美国才称谓的对冲基金,又称套利基金或避险基金。它是一种为逃避…  相似文献   

20.
庄股透析     
《经济》2000,(10)
基本面: 桂林旅游是今年5月5日上市的新股,流通盘为4000万股,2000年中期收益为0.08元,2000年预期每股收益为0.26元。该股上市后由于定价较高,从23元跌至20.3元附近时,盘中明显有抄底资金吸纳,致使该股在20.30元至21.6元作箱形回调整理,长达3个多月,似有构筑“箱形底”的迹象。该股目前的换手率已相当充分。天元基金、长城证券已有逢低吸纳之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