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上饶园区建设起步于2002年,发展速度迅猛,到2008年,全市共建有园区11个,其中上饶工业园区和德兴大茅山园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广丰、玉山、弋阳、余干、横峰、鄱阳、万年、铅山、婺源园区为省级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安徽康佳的诞生与发展为实例,对深圳康佳在市场机制条件下帮助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成功模式进行分析,探求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指出东部与中西部的联系,必须建立在对双方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中西部政府是东部企业与中西部企业联系的重要环节,东部企业全方位的扶持是中西部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造就一支适应市场经济的劳动者队伍是中西部成长兴旺之本,选择合适的东部与中西部联系对象是双方效益大小的关键等。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探索合作共建园区已有16年,取得了显著成效,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共建园区的建设在顶层设计、内部建设、外部环境以及双方合作4个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因此建议在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发展远景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园区合作管理创新、探索园区高质量发展模式以及构筑有活力的营商环境,以此实现高质量推动共建园区建设。 相似文献
4.
产业园区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广东省清远市作为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奇迹,如何突破经济发展的瓶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地方政府对产业园区进行定位、规划与管理的理念尤为重要。结合清远产业园区发展实际,对其比较优势进行理论分析,提出欠发达地区再造园区优势的战略选择,供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一、发达地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路径选择与方法举措经济发达地区集中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撇开直辖市不论,江苏、浙江、广东是最为发达的三个省份。近年来,三省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中进展很快,尤其江苏的苏州、浙江的嘉兴、广东的中山等地做了大量开创性探索。其中,苏州是江苏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江苏省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嘉兴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浙江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中山被 相似文献
6.
人本城市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产物,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然而,我国城市化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在城市化中实现人本发展的程度远不如西方发达国家。本文以慕尼黑、波士顿两大城市的人本城市化建设道路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探索出对我国人本城市化建设有益的经验,进而明确我国人本城市化建设方向,提升我国人本城市化建设质量,加速我国人本城市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房价呈现出持续上涨的态势,超出了普通居民收入水平的购买能力,住房问题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一个不可忽视的民生问题,因此建立一个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迫在眉睫.广州市作为我国最早建立中低收入住房保障制度的城市之一,住房保障工作一直走在全国最前列,虽然在20多年的发展中已经逐步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还是存在宣传不足、申请程序复杂、配套制度不完善、资金缺乏和监管不够等问题.本文提出,通过创新管理思维、创新执行方式、加大宣传报道力度、简化申请手续、加大资金投入和加强监管等措施来不断改进,使政策取得更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惠州市大亚湾一典型的异地安置农转居城市社区的深入访谈与观察,调查发现该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型的过程中,社区环境、居民生存状况、社区文化、邻里关系和社区安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由于政府职能的错位,社区正面临着转型时期难以避免的困境,而坚持社区自治与改革是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与出路。 相似文献
9.
产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生选择和支持载体,其所带来的经济效应近年来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有鉴于此,本文以兰州产业园区为例,以运行机制为着眼点,提出了东西部合作产业园区良性发展的内生选择机理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钱振伟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8,(1):126-129
首先分析边疆民族地区与就业增长现状,并通过构建第二产业就业的产值弹性测度模型证实了第二产业并没有拉动就业增长;再通过构建第三产业就业的产值弹性的测度模型和弹性变化趋势的“动态模型”,证实第三产业是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就业增长的主要动力;进一步分析第三产业就业增长与第二产业产值增长的关系,发现第二产业的发展是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的基础,脱离了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就业量的增长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最后,根据边疆民族地区的区位特点,提出了促进就业增长的总体思路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转移农村劳动力是实现农民市民化、农村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必经之路。苏南作为中国发达地区之一,其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以就地就近、集中于二三产业、亦工亦农和城乡统筹为主,但要实现进一步转移,仍受传统观念和生产方式、低下的文化技能、激烈的就业竞争和城乡二元结构等因素的制约。这就需要从统筹城乡区域就业体制、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业等方面,推动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江西省赣南地区为例,指出了欠发达地区要想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而面临的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挑战,分析了中央和省两级扶持力度加大、外部制度环境向好和内部发展意识趋强、国内外产业转移和科技创新加快所带来的机遇,由此提出了打造发展平台、优化发展环境、承接产业转移、构建创新体系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全省各血液中心、中心血站本着采供血机构是一家人的理念,积极创建省内异地用血报销平台。基于全省采供血机构资料齐全、数据完整、信息完善,该平台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报销登记功能、信息汇总与计算功能、凭证打印功能等,平台的创建与实践真正消除了无偿献血者献血容易报销难的顾虑,为全省无偿献血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农民负担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中西部地区尤为突出。中西部农民负担加重的原因主要在于乡镇财政的入不敷出与负债累累、农业生产的高成本与低收入、农村社会的高消费和税费征收的高成本。 相似文献
16.
17.
为改善我国内陆地区产业RD环境,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从科技人力资源、RD配套服务、知识产权与专利保护、经济与社会发展和政府政策支持5个维度构建了产业RD环境满意度指标体系。基于重庆、四川和陕西等中西部七省市产业发展实践,选取七省市IT产业RD机构和相关企业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利用SPSS18.0对156份产业RD环境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科技人力资源和RD配套服务对中西部地区产业RD环境的改善作用明显高于其它3个维度,且RD人员总量、RD资源开放与共享、成果交易市场完善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引进政策等10个二级变量与IT产业RD环境满意度显著正相关。最后,提出了改善我国中西部地区IT产业RD环境和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项目融资的基本理论,选取苏北某市作为样本,结合其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实践,从城市基础设施的项目背景、项目概况和运作模式等方面考察,总结出项目融资中的一些具体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市场化和投资对就业增长影响的角度出发,并通过建立就业模型,比较分析了市场化、投资与就业增长关系和现状,发现市场化对就业增长有负面影响,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市场化对就业负面影响越大;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就业弹性比东部大,并以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加以佐证,提出了以促进就业为目的投融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绍兴GDP增长率、就业增长率和就业弹性变化趋势基本上一致,三次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同。1994--2006年,第一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77,第二产业为0.21,第三产业为0.26。绍兴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变动的特点与绍兴集群经济发达的特点密切相关。绍兴集群经济演进及就业结构变动趋势对扩大就业的启示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把青年劳动力作为就业和创业扶助的瞄准点;保持灵活的就业渠道,弥补经济增速下滑的失业损失;发挥政府职能,降低自然失业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