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家琪 《消费导刊》2014,(8):186-187
对我国当代社会舆论的把握,离不开对古代舆论史的分析与解读。基于舆论要素的相关理论,我们可以从舆论的主体、舆论的强烈程度及舆论的功能表现对我国古代舆论史进行宏观把握。  相似文献   

2.
金融行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产业,金融业的发展状况对整个经济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系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大众传媒是了现代舆论的主要表达渠道,并经常影响和左右着舆论的形成及发展方向。因而,金融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传媒舆论的监督,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传媒舆论监督的同时,着力提高传媒舆论对金融业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环境下,"舆论""舆情"等词变体繁多且大有泛滥之势。虽然众多研究者都论及"舆论",但对于"舆论"一词本身的内涵却不甚明了。文章重新梳理了"舆论"的内涵、定义,并提出在互联网时代对"舆论"的内涵需要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4.
《商》2016,(10)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中的重要一份子,随着网络舆论地不断出现,网络舆论治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的主要发源地,成为传播信息的主要平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网络舆论危机对我国地方政府行为造成的危害。怎样正确应对网络舆论对地方政府带来的困境,寻找在网络舆论下我国地方政府科学治理路径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5.
吴宛青 《现代商业》2011,(2):276-277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从网络舆论涵义及特点入手,分析了网络舆论对公共危机事件发展影响,提出了有效引导网络舆论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商》2015,(16)
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互联网使我们可以及时、迅速的获得信息,不仅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也为我们进行监督提供了途径。然而网络舆论是把双刃剑,本文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讨论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手机前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手机传播舆论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如何有效利用和控制手机舆论,将是传播的重要议题。本文对手机媒体舆论传播特点、过程以及调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革,网络舆论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特别是近些年,网络舆论已经引起各级政府领导甚至中央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对我国政府的行政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我国网络舆论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不成熟的缺陷问题,文中概述了网络舆论与社会管理的特点,并对网络舆论对我国社会管理体系的影响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时代下,各类社交网站与微博、微信等工具快速发展,公众获得了更大的表达权和舆论空间,网络舆论已经转变为新的发展形态,传播媒介更加多元化,主体话题更加草根化、舆论焦点更加敏感化、网民行为更加群体极化,这些都是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的独特性质.这种行为不仅对社会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而且会造成虚拟社会管理意识缺失,由于我国并没有一套完善的网络舆论法,所以治理网络舆论的主体较为单一,对网络突发事件的处理也存在不足.为了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效果,需要提高媒介的综合素质,提高危机处理能力,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约束信息传播秩序,配合媒体的联动能力,形成网络舆论引导合力,重视正面导向,强化主流权威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让我们无法辨别真伪,网络舆论引发的危机随之出现。网络的发展、舆论充分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但是负面的影响也在不断积聚。本文阐述了网络舆论危机的形成和网络舆论危机的特点及危害。  相似文献   

11.
朱小平 《消费导刊》2009,(13):147-147
集体舆论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言论和意见,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具有规章制度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它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主要手段。本文就集体舆论的特点及班级健康舆论的培养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2.
刘晓荣 《中国报业》2023,(23):108-109
本文旨在探讨党报对舆论引导的作用以及其局限性。首先分析党报的重要角色和地位;其次阐述党报对舆论引导的作用,并深入探讨党报在舆论引导中的局限性;最后提出进一步加强党报舆论引导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籍元 《商》2014,(37):240-240
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五位一体”国家建设方向,新媒体舆论传播可按场域划分为:政治系统、经济系统、文化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4.
张国成 《商》2013,(15):265-265
从郭美美到雷政富,再到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王林,网络在推动舆论监督方面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主要阵地,而微博在这个战场中充当着最为犀利的尖刀。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政府部门的政务微博,以及意见领袖徽博在促进信息公开、形成网络舆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微博的转发功能使舆论在不同的粉丝群里同时传播,又赋予了微博舆论惊人的影响力。本文试探讨微博自身及微博舆论的特点,以及微博舆论的演变机制,以期提供认识微博舆论形成、传播及其带来后果基础性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介成为舆论形成与传播的新阵地。伴随着我国公民意识的不断觉醒,公民通过网络渠道参政议政、表达自身诉求的意愿越来越强烈。从孙志刚事件到江苏高考名额分配事件,近十几年来网络舆论对于公共政策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烈。文章主要从相关概念及研究文献出发,通过案例分析和文献提炼的方式,对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模式、影响路径进行探究,并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对相关影响进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引导网络舆论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商》2015,(33):214-215
随着互联网社会的日益发展,网络媒体作为"第四媒体"在新闻舆论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凭借着自身独有的特色在与受众的交互传播中有着传统媒体无法取代的优势。把握好网络新闻舆论的引导不仅可以扩大传播体系,改善传播环境,也有利于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在分析网络新闻舆论的引导中发现其特点,并提出一些存在于现在网络舆论空间的问题,以实现网络新闻舆论信息被正确引导,从而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7.
时代的发展,带动了网络的多样化,也迎来了更庞大的信息时代。网络舆论所起到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提升。在国家管理中,要善于梳理网络舆论,掌握网络舆情,方能富国强民,方能更好的体现国家的执政能力。本文在此阐述了网络舆论的概念与特性,并提出了几点网络舆论引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商》2015,(52):32-33
从异端舆论、公众选择以及政府行为三者的关系入手,厘清了异端舆论对政府行为影响的作用机制,即异端舆论在导致多数公众选择接受时政府才会采取干预措施,一旦政府放松监管,异端舆论会再次兴起。通过建立三阶段序贯博弈模型,演绎了三者的行动步骤,提出了包括建立多种利益集团舆情分析管理系统,完善政府与社会公众沟通平台的建设,提高主流媒体的公信力,政府应持续有效地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杨蕾 《中国报业》2014,(8):51-52
本文以传播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网络舆论的作用,探讨了网络舆论的相关心理,并通过实例,具体分析如何发挥网络舆论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伍盈  唐希 《消费导刊》2012,(12):124-125
随着媒介技术的日益革新以及一系列“自媒体”不断涌现,公众获得越来越多的话语权,诉求渠道得到持续的扩张。与此同时网络舆论传播中的负面现象也频频凸显,如何既保持网络舆情系统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又保护好网络赋予公民的话语权是需要不断探索的议题。本文试图从网络舆论传播行为主体,网络媒介,网络舆论制度保障等方面对网络舆论传播的引导与控制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