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基于东北三省1980~2019年气象站点的各气象要素基础数据,依据《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标准》,借助SPSS、Arc GIS等工具,通过计算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对东北三省人居环境舒适度时空规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从宏观布局来看,东北三省冬季整体变化趋势分为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两部分;(2)从具体的省级行政区以及地级市来看,东北三省及其地级市区域在春、秋、冬三个季节整体上在舒适度等级方面呈现为1级,感受程度为寒冷层级。在夏季6~8月份舒适度等级为3级,感受程度为舒适层级;(3)从年变化趋势来看,6~8月目前舒适度等级仍为3级,是一年中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最适宜的时间段;(4)从年际变化趋势来看,温湿指数整体波动幅度较大,2000年出现最低值,2010年以前呈现似周期性波动,其后至今上升幅度明显增大。风效指数整体波动上升,变化幅度较平缓。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对年代际东北玉米冷害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主产区的东北地区产生显著影响,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作物冷害分析研究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方法]利用1981~2010年中国地面气温0.5°×0.5°格点数据集,以各年代东北玉米生长季(5~9月)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之和以及近30年(1981~2010年)各年代月平均气温之和距平等主要气象要素分析东北气候变化趋势,根据《北方春玉米冷害评估技术规范》(QX/T 167-2012)行业标准,进一步对1980s~2010s各年代各等级东北玉米冷害发生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和区划,结合有关东北历史冷害记载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东北玉米生长季气候趋暖明显,热量增加,近30年东北玉米各等级冷害发生年数、区域及频率都呈显著减少趋势,20世纪80年代东北几乎每年都有冷害发生,20世纪90年代为冷害发生转折点,年代后段(1996~2000年)冷害年数较前段(1991~1995年)明显减少,到21世纪10年代冷害年数进一步减少,轻度冷害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中北部和东南部地区,其发生频率也小(0.1~0.2次/年),中度及重度冷害只在局部发生,冷害的显著减少为东北玉米连续丰产增收创造了十分有利条件。[结论]气候变暖背景下,东北玉米冷害减少,但个别年份还发生重度以上冷害(如2002、2003、2009年),冷害发生仍具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
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自然环境变化研究--以武川县为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30多年来,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的自然环境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以武川县为例的研究结果表明,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年平均减少约为2.7mm;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年平均上升0.02℃;年平均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0.06;年平均风速呈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0.04m/s;年蒸发量呈减少趋势,年平均下降15.6mm;土壤养分含量呈迅速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初,土壤肥力已经下降到非常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探究区域尺度与网格尺度气候变化与耕地利用变化对耕地气候生产潜力相对贡献的空间异质性,为理解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利用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测算耕地气候生产潜力,通过情景分析评估气候变化和耕地利用变化对中国耕地气候生产潜力变化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1)耕地单位面积气候生产潜力整体呈现自北向南递增的分布态势,高值区(>2 000 t/km2)主要分布在水热条件优越的华南地区,低值区(≤500 t/km2)主要集中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农业区的西北部;(2)耕地气候生产潜力总量自1995年的24.95亿t 波动增长至2020年的25.97亿t,增长了约4.09%,北部农业区上升最为明显;(3)气候变化和耕地利用变化对中国耕地气候生产潜力总量变化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69.26%和30.11%;(4)在气候生产潜力视角下耕地变化总体上表现为“占优补劣”,潜力较低的北部农业区耕地“占少补多”和水热条件改善促使了该地区气候生产潜力总量提升,而潜力较高的华中和华南地区则由于耕地“占多补少”抵消了水热条件改善的影响导致耕地气候生产潜力总量持平或显著下降。研究结论:气候变化带来的水热条件改善提升了耕地气候生产潜力,但确保耕地占补数量质量平衡、优化补充耕地布局、严格控制耕地流失仍是保障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松嫩平原西部生态环境脆弱性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强度的加大,我国许多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不断恶化,已成为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此,研究我国典型区域脆弱生态区的问题不仅对脆弱生态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其它非脆弱区同样具有借鉴作用。松嫩平原西部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一部分,也是脆弱生态区之一。西文在综合分析松嫩平原西部自然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概括出导致该地带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因素,从而为该区农业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1961~2015年贵州省气候生产潜力估算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估算和预测分析贵州复杂地形下的气候生产潜力,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1961~2015年贵州81个气象观测站的平均温度和降水量气象资料,运用Miami 模型、Thornthwaite Memorial 模型,计算了温度、降水和气候生产潜力,并运用气候倾向率、Mann Kendall突变检验、GIS空间插值和R/S等方法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温度生产潜力以9.2kg/(hm2·10年)的速率递增,降水生产潜力呈递减趋势,递减速率为13.27kg/(hm2·10年),气候生产潜力呈递增趋势,递增速率为0.73kg/(hm2·10年),多年平均值为1462.12kg/hm2; 空间分布上温度、降水生产潜力与年平均温度和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一致,气候生产潜力总体呈现出南高北低,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变化趋势;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对气候生产潜力均有正影响,其中降水量是主要限制因子,R/S结果表明,温度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继续保持增长趋势而降水生产潜力保持递减趋势。[结论]影响贵州气候生产潜力最重要的因素是降水,其次是光温条件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7.
动态     
农业部等部委:联合印发全国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 农业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2009~2015年)》。规划将北方15个省(区、市)和苏北、皖北地区划分为东北平原垄作、东北西部风沙干旱、西北黄土高原、西北绿洲农业、华北长城沿线、黄淮海两茬平作6个保护性耕作类型区,以县(农场)为项目单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黄土高原地区干湿区界线动态变化过程。[方法]利用1960—2013年黄土高原地区的76个气象站点逐日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降水、平均风速、日照时数、相对湿度数据,采用Penman Monteith模型计算了黄土高原地区的潜在蒸散量,进而计算干燥度指数。运用线性趋势法、Mann 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黄土高原地区的干燥度趋势进行了分析,运用反距离加权差值(IDW)研究了干燥度界线的动态变化格局。[结果]近54年黄土高原地区干燥度指数呈微弱增加趋势,四季变化中春季呈上升趋势,冬季为减小趋势,夏、秋季变化不明显,空间上兰州以西,银川—太原一线北干燥度指数呈减小趋势; (2)干旱与半干旱区界线在1075°E, 375°N以东表现为经向变化,以西为纬向变化,近54年干旱区范围变化不明显; (3)半干旱与半湿润区界线南北方向波动变化明显, 20世纪90年代向南扩张到华家岭—六盘山—平凉—庆阳—延安—三门峡—长治一线以南,半干旱区面积达到最大,比20世纪60年代的半干旱区范围扩大14%,比2000—2009年大5%左右。[结论]近54年黄土高原总体上地区呈干旱化趋势,半干旱区面积扩大,半干旱与半湿润区界线年代际南北波动频繁,变化范围大,半干旱区是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变化的敏感区。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中国是西瓜甜瓜生产和消费大国,其产业发展对于保障城乡居民鲜果消费和带动农户增收非常重要。方法 文章系统梳理了1961年以后中国西瓜和甜瓜产业变迁史,运用重心模型分析中国西瓜和甜瓜生产重心演变轨迹及优势主产区变化,解析其区域布局变迁背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1)1961年以来中国西瓜甜瓜产业发展划分为缓慢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全面增长期和结构调整期4个阶段。(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西瓜生产重心整体比较稳定,向西南移动了196.82 km,中国甜瓜生产重心变化剧烈,整体向西移动了545.64 km。(3)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西瓜和甜瓜东北优势区地位逐渐下降,西北优势区发展快、潜力大。(4)自然禀赋、科技创新、产业政策及消费需求升级是中国西瓜和甜瓜产业区域布局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针对中国西瓜甜瓜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需求与制约瓶颈,提出未来要提升农业生产“三品一标”能力,加大产业科研资金投入,创新绿色技术,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快产销模式变革和业态功能创新,推动西瓜甜瓜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村工作通讯》2016,(5):14-14
正2015年11月,农业部正式出台《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镰刀弯"是个什么弯?这是我国从东北到华北—西南—西北的一大片区域,包括了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及西南石漠化区,从地形版图上看,这一区域恰成镰刀弯状分布,被形象地称为"镰刀弯"。"镰刀弯"是我国玉米结构调整的重点地区。这  相似文献   

11.
雪明  武曙红  程书强 《林业经济》2012,(3):35-37,49
围绕国际气候谈判中已经出现的一系列与林业议题相关的国际和国家林业政策,结合各国为实施国家低碳发展战略而制定的林业政策,对目前国际气候制度下的林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可能对我国的潜在影响进行了分析,从宏观政策、项目管理政策等方面对我国现有林业政策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战略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我国参与国际气候林业议题谈判及实施国家适当减缓行动框架的林业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应对气候变化包括适应与减缓两大对策,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适应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可 持续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目前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性研究相当薄弱,影响了适应工作的开展。文章综述 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内外发展趋势,阐述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内涵与机制,划分了适应对策的各种类型,初 步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理论研究框架和工作路线图。  相似文献   

13.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华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华南地区1960~2011年101个时间序列较长的气象台站地面观测资料,运用线性趋势法、累积距平和反距离加权插值等方法分析了华南地区光能、热量和水分等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年以来,华南地区年总辐射量呈现“U”字型变化趋势,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1960~2011年,华南地区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速为019℃/10年、013℃/10年和023℃/10年,温度生长期内≥10℃积温的气候倾向率为767℃/年,总体呈上升趋势,与1960~1980年相比,1981~2011年华南地区≥10℃积温高于8000℃以上的积温约向北移动了040个纬度,高于7500~8000℃积温约向北移动了025个纬度,高于6 500~7 500℃积温约向北移动了015个纬度,这将有利于热带作物的生产和种植。同时,近52来年均降水量呈微弱增加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38mm/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较为明显,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与全国降水量分布呈一致性。1960~2011年,华南地区光能、热量和水分等农业气候资源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农业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作物生长期延长,生长季热量增加,种植界限向北、向高海拔扩展。  相似文献   

14.
1961~2013年菏泽0cm地温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13年菏泽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53年菏泽0cm地温的变化趋势以及与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水汽压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53年来,菏泽年平均地面温度呈极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升高0.22℃,冬、春季节的升温对年平均地面温度的升高有主要贡献;年平均地面最高温度呈弱上升趋势且春季显著趋暖、夏季趋凉,年平均地面最低温度呈极显著的上升趋势且冬春季节趋暖;平均地面温度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显著趋暖,地面最低温度的趋暖在平均地面温度的趋暖中起主要贡献;年平均地气温差呈递减趋势,秋冬季节地气温差减小,不利于近地层污染物的扩散,致使菏泽秋冬季霾天气出现多,空气污染加重;近53年来,降水量减少、水汽压极显著增大,导致菏泽地面温度极显著升高,日照时数极显著减少对地面温度升温趋势有弱的减缓作用。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estimates the distributional heterogeneity in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yields of three major cereal crops: rice, maize, and wheat in India using district-level information for the period 1966–2015. We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growing season weather from those due to changes in long-term climate trends and the heterogeneity in these effects across the distribution of crop yields by estimating naïve and climate penalty inclusive models using fixed-effect quantile panel models. We observe an absence of adaptation against rising temperatures for rice and wheat. However, we fin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resence of adaptation for wheat and maize for changes in precipitation, though the magnitude is small. Moreover, we find that the effects are asymmetric, and are larger at the lower tail of productivity distribution and smaller at the upper tail of the distribution. A 1°C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lowers rice and wheat productivity by 23% and 9%, respectively at the first quantile, but the damage is only 6% and 5% at the ninth quantile. Heterogeneity in impacts and adaptation estimates over the yield distribution curve and across crops suggests the importance of customizing strategies for adaptation to changing weather and climate conditions across regions, crops, and current productivity levels.  相似文献   

16.
重视地球活动与气候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活动与气候的关系是当前地球科学研究的一个方向,本文论述了地球活动与气候的关系,旨在引起地学工作者对气-地关系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朴根必 《中国农史》2004,23(1):88-102
文章主要依据《朝鲜王朝实录》、《朝鲜古代观测记录》和年轮年代学有关材料,阐明了1799—1825年韩国的气候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气温、降雨日和降雨量的变动,从历史文献和年轮年代学材料都可以看出,在这一期间,韩国也与同时期的其他国家一样,经历了“小冰期”的气候异常。旱灾、洪水、强雪、冰雹、地震、海啸等异常气候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当时的农业生产,也引发了严重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18.
In recent decades, agrarian transformations in Southeast Asia have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change, yet insufficient attention has focused on the particular pathways by which these changes have increased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 In particular, climate precarity, a situation in which class, social, labour and/or gender inequities amplify negative impacts from climate change, has been on the rise for many smallholders. Using case studies in Vietnam of changes to swidden agriculture in upland areas and the loss of deepwater rice systems in the Mekong Delta lowlands, the paper examines social differentiation and ecological outcomes of these processes and how they have increased climate precarity, particularly for poor households and women. Based on longitudinal fieldwork in affected regions, we identify key changes contributing to climate precarity as farming systems intensify. In particular, loss of flexibility in farmer decision-making, loss of voluntary engagement with markets, and declining access to social capital and entitlements have increased risks for households and reduced adaptation options. Suggestions are made to more directly address these elements in future agricultural and climate policies, rather than current approaches to climate adaptation that often promote even more intensification of agriculture, which runs the risk of exacerbating precarity.  相似文献   

19.
There is a limited case for assisting trade-exposed emissions-intensive industries during a transitional period during which Australian resource industries but not all of their major competitors are subject to emissions constraints. There is no case for protecting Australian industry from all adjustment and loss of asset values during the transition. The valid case is analogous to anti-dumping assistance, being confined to the case where weaker emissions constraints elsewhere would force adjustments that would be reversed later. The case for assistance is limited by the effect of others' weaker emissions constraints on global resource prices.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适应性耕作行为是农户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策略。文章旨在探究气候变化信息因素和信息来源对农户适应性耕作行为存在的潜在影响。方法 通过构建“气候刺激—信息干预—适应行为”理论分析框架,阐明了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邻里交流3类典型信息来源影响农户适应性耕作行为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基于湖北省水稻主产区920户稻农的样本数据对理论猜想展开实证检验。结果 (1)来源于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的气候变化信息对农户适应性耕作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在同时考虑3种信息来源的情景下,科研机构信息来源对农户的适应性耕作行为的正向影响最为强烈。(2)农户在获得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邻里交流的气候变化信息后,他们在气候变化适应性耕作行为方面差异主要取决于其气候变化认知而非主体信任因素。结论 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等为代表的正式组织的气候变化信息对农户适应性耕作行为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但这种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户所获得的信息能否提高其气候变化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