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城市发展需要,重庆市计划修建较场口-新山村17.41km城市轨道交通为群众出行提供方便的乘车条件,根据沿线客流预测,对线路运输组织方案和列车编组方案进行优化设计,经过对“4-6-8”,“6-8”,“4-8”不同编组方案配车数量和经济指标量化比较,认为采用4辆和8辆编组列车混合运行,既能满足高峰期运能需要,又能提高列车运用效率,减少运营支出,为最优方案,并结合客流分布特点,建议采取大,小运行交路套跑的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断面客流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波动性,应根据断面客流差异采取大小交路的运营模式。以乘客等待时间、车辆走行公里和列车运行时间最小化为目标,在列车编组可变前提下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优化大小交路开行方案,以线性加权法将多目标优化模型转化为单目标优化模型,并以受控随机搜索算法求解。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说明开行大小交路是断面客流不均衡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的有效模式,采用大交路大编组、小交路小编组的模式能有效平衡乘客等待时间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3.
可变编组动车组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灵活调整编组数量,具有提高服务水平、增加收入、降低成本的优点,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为提升高铁快运在快捷运输市场中的竞争力,在阐述国内外可变编组动车组技术参数和运用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既有高铁快运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我国规划的高速货运动车组快运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可变编组客货混编动车组的运用优势,最后从线路、车辆、运输组织3个方面探讨可变编组客货混编动车组运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可变编组动车组客货混用高铁快运模式完全具备在高速铁路应用的技术条件,在高速铁路快捷货运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逐渐难以满足城区与市郊之间的出行需求,市域铁路成为城市群轨道交通发展的新方向,但我国尚缺乏成熟的市域铁路不同等级列车运行组织模式。在分析国内外市域铁路运行组织及不同等级列车开行现状基础上,提出市域铁路开行不同等级列车的运输组织优化方案,优化市域铁路列车等级设置原则、开行方案、换乘模式,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线(良乡—乔庄东)为例,提出副中心线运行组织优化建议,为实现都市圈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协调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列车延误问题,为恢复正常行车秩序和保障总体乘客出行效率,提出基于虚拟编组技术的列车跳停调整方法。首先,分析虚拟编组技术下的列车运输组织模式,总结虚拟编组技术支持下的列车跳停调整优势,以乘客总旅行时间最小为目标构建延误条件下的列车跳停调整模型。然后,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将传统跳停调整策略和基于虚拟编组技术的跳停调整策略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列车延误条件下,基于虚拟编组技术的跳停调整方案相较于传统跳停调整方案能减少15.64%的乘客总旅行时间,保障乘客的出行体验,提高总体乘客的出行效率。基于虚拟编组技术的跳停调整方案可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延误问题提供新的方法性借鉴。  相似文献   

6.
线网列车运行图协同编制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组织的核心问题,其编图质量直接影响系统服务水平。现有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多是针对单一线路,缺乏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适应性。通过分析国内外线网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的功能特征,结合我国协同、智慧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理念,探讨城市轨道交通成网条件下列车运行图编制的实际功能需求,并对数据管理、自动编图与调整、应急运行图编制、运行图协同接续优化、列车群运行仿真、线网运输计划评估以及乘客行程规划等关键功能进行设计,实现全网范围内各线路列车运行图的智能化编制、各线路间的运力协调和合理高效运输,有效满足运营单位与乘客的实际需求,为成网线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的开发提供平台和工具。  相似文献   

7.
从网络体系结构、线路走向、车站结构与功能规划等方面阐述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经验,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背景与特点,提出加强多模式轨道交通发展、关注支线与并行线路规划建设、加强换乘站一体化综合建设、加强车站人性化客运服务设施设计等建议,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个人微型轨道交通系统是一种新型的交通模式,个人拥有的专用车辆和灵活的交通路线,兼顾常规轨道交通的可编组运行、断面通行能力大、安全、能耗低和路面交通的个性化出行、线路灵活、出行"门到门"的特点,不仅可有效地填补地铁和轻轨的"盲区",亦可消除汽车堵车污染的压力,甚至可融合并提升这几种交通方式的效能代替当前汽车出行的交通模式。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持续快速发展,既有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下运力资源的调控能力已经趋于饱和。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乘客出行需求,以列车虚拟编组为代表的新技术成为发展方向。为了解决虚拟编组下列车的运行调度问题,提出面向虚拟编组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优化调度方法,建立列车运行和客流变化模型,描述列车运行和乘客人数的动态变化;构建列车时刻表和编组策略的协同优化模型,以实现列车利用率、列车停站时间和乘客等待时间之间的平衡为目标求解优化策略,并根据最优解生成列车调度和编组方案;最后选取北京地铁亦庄线为线路仿真对象,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显著提高列车利用率,减少乘客候车时间,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化经营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我国大城市解决交通拥堵的主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的经营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作.从实施政府指导下的市场化价格机制、运用多样化的轨道交通票价体系、采用灵活的行车组织方式,以及多元化的经营模式等方面探讨提高轨道交通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1999年全路运输生产经营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客运指标、货运指标、综合指标三个方面分析了1999年全国铁路运输生产经营情况,总结了成功经验,指出了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 2 0 0 1年铁路旅客运输、货物运输生产经营情况 ,认为通过加快改革 ,强化营销 ,铁路客运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通过加强运输组织 ,铁路货运实现增运增收  相似文献   

13.
<物权法>第136条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别设立.这一内容重新界定了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范围,增加了空间利用权的内容.围绕这一变化,在明确空间利用权概念和介绍土地有效利用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提出铁路建设用地使用权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及解决建议,同时指出加强铁路建设用地使用权管理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抗战爆发后,海关系统陷于瘫痪,原本负责长江中下游航道维护的江汉关停办关务,江务废弛,航道淤塞。抗战结束之后江汉关重开关务,恢复管理长江中下游航道的工作,在国民政府从长江上游至中下游的战略转移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运用1946至1948年《江汉关业务报告》中"江务部分"的资料,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的几起沉船事件,试图探究长江中下游航道治理与维护背后所体现的权力纠葛,进而观察江汉关在此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历史视角而言,国际范围内的传统人权观念经历了三代,即传统自由权和公民权(消极自由权利)、社会经济权利(积极自由权利)、"权利"指向社团和群体(整体发展权利)。为此,笔者基于权利的不妥协性、群体性要素,二维视线权利四种形式:自然性权利、价值性权利、均等性权利、增长性权利,从而试图实现权利分类系统化,并将第四代权利,甚至往后可能出现的第五代权利、第六代权利等纳入权利系统范畴之中。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房地产项目公司收购,获取土地使用权、房地产项目或在建工程,费用节省、手续简便,却可能因此承担收购引发的风险。本文认为,尽职调查、公告、披露、修正、担保和合同履行监管等或是应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构建公共领域或许有诸多途径,但互联网依照"网络逻辑"形成传播交流的平台,它所具备的技术特性使之极具潜能。在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推进,国家和政府在向服务型的角色定位,社会领域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为中国公共领域的构建奠定了社会基础。在中国,社会领域的扩大,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扭转哈贝马斯担忧的公共领域的"封建化"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8.
满怀建立民主、统一现代中国热望 ,力倡反满革命的孙中山 ,在中国变乱繁生的转型期 ,不移不弃地追求着国家统一 ,又因时制宜地完善着自己的国家统一思想。本文论述了孙中山与时俱进的国家统一思想构建。  相似文献   

19.
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新型后勤保障体系,要求高校后勤领导干部提高战略思维能力。高校后勤领导者要想做到工作目标和工作成效的统一,必须关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涉及的战略问题。提高高校后勤领导者的战略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增强哲学素质,强化岗位锻炼,依靠群众,注重意志品质的养成,努力争取“智囊”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价格听证可以使与民生有重大关系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更符合社会公众的利益要求,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但就一份武汉市物价局主持的轨道交通票价听证会代表名单进行分析后看,至少在听证代表的构成方面就缺乏足够的公正性和透明度,缺乏对消费者利益的有效保护,消费者在价格博弈中常常处于不利的环境。所以,有关国家机构应该建立一个能较充分反映各方利益的公正的代表机制,适当让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代表有更充分的发言权和影响力,让供需双方在相对均衡的条件下找到双方利益的契合点,真正实现“公平、公开、公正”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