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阐述高速铁路车站客运组织安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主要存在的安全风险事件:拥挤踩踏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和大量旅客滞留车站,通过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对高速铁路客运站进行危险源的辨识,构建高速铁路客运站危险源辨识表,最后通过构建耦合度模型对高速铁路客运站进行风险耦合分析,以成都东站为例进行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车站引导标识和引导系统在旅客出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提高高速铁路车站旅客出行效率,提升车站安全生产水平和服务质量,在分析国内外高速铁路车站旅客引导标识和引导系统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高速铁路车站引导标识和引导系统自身布置及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制定规范完整的引导标识、提高引导系统的可靠性和同步性、完善车站引导系统的管理制度和提高设备维修效率等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和客流量日益增长,铁路客运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逐年升高,仅靠安检值机人员辨识风险已无法满足需求。为了更好地评估车站安全风险,降低车站安全评估对人力的依赖,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旅客及物品安检风险评估机制。首先采用训练好的YOLOv5s模型对安检X光照片中的违禁品进行检测;其次使用训练好的ResNet50模型对车站安检机出口的人脸表情进行识别;最后建立了违禁品检测和人脸表情识别相结合的旅客及其所携物品风险评估机制。仿真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方法可以较准确地检测和识别出违禁品以及人脸表情,所提出的风险评估机制降低了安检过程对人力的依赖,可以帮助车站工作人员预防安检风险。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高速铁路车站安检系统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车站既有安检作业流程和安检系统参数设置,以及绩效评价指标,建立高速铁路车站安检系统仿真模型.以长沙南站为例进行系统仿真计算,得到在不同场景下车站安检仪、手检台、处置台的利用率,旅客最大排队长度,旅客平均安检时间统计数据,并根据模型输出结果,优化调整设备情况并进行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上海市的上海站和虹桥站高速铁路旅客为研究对象,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高速铁路旅客的个人特征、市内交通出行特征、市内交通出行意愿和高速铁路车站的交通配套意见进行统计分析,并且对市内交通方式与出行距离、旅客收入、费用来源、出行目的等的关系进行分析论述,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改善和加强高速铁路车站与市内交通衔接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高速铁路里程的快速增长,调度集中区段不断增加,车站控制下的行车安全风险相对较大。为确保高速铁路列车在高密度、高速度条件下的行车安全,通过对高速铁路车站控制行车设备、人员、管理、作业等方面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分层次阐述形成行车安全风险的原因,结合高速铁路车务作业和管理特点,提出高速铁路车站控制行车安全风险对策,即: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优化完善设备功能,加强安全风险研判,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定期开展联合演练,严格落实作业制度,加强人员队伍建设等对策,以有效控制安全风险,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高速铁路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车站旅客发送量变化对列车开行和票额分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国主要高速铁路车站日旅客发送量波动方向和幅度的统计结果,选取使共表相关系数达到最优的系数用来改进曼哈顿距离,并以此作为聚类标准对样本车站进行聚类分析。进而通过分析聚合过程和最终聚类结果,找出簇内样本的共同特征,并从区域、地理距离,开通高速铁路线路等角度解释聚类结果。研究表明,高速铁路车站间旅客发送量变化规律与车站所在区域、地理距离、开通线路数量与等级及经济文化活动频繁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京张高速铁路是支撑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为进一步提升冬奥赛事期间京张高速铁路旅客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构建了面向冬奥的京张高速铁路旅客服务智能化技术体系架构,深入研究了京张高速铁路旅客服务智能化成套关键技术,涵盖站车智能旅客服务环境与生产要素泛在感知、客运集中管控平台智能提升、基于5G的列车多媒体奥运信息服务、旅客全行程智慧信息服务、人员异常行为感知与预警、站车应急处置决策与协同联动、站台门自适应控制等技术。相关研究成果已在京张高速铁路完成应用示范,满足了冬奥赛事期间国际化旅客出行和车站生产运营的需求,有效提升了旅客出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了车站生产管理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保障了京张高速铁路稳定、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速铁路网的不断完善,高速铁路运营模式向公交化、便捷化的方向发展。为给旅客提供多样化的运输服务,改善旅客运输的服务质量,设计一个系统互联、信息实时共享、数据及时准确的高速铁路旅客信息系统已经迫在眉睫。对高速铁路旅客信息系统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目前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高速铁路旅客信息系统技术方案,并构建了高速铁路旅客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依据系统功能特点,将高速铁路旅客信息系统分为调度中心子系统、车站子系统和宣传信息子系统,最后对其核心功能设计进行分析,建立互联互通、信息实时共享、数据及时准确的高速铁路旅客信息系统,不断提升我国高速铁路旅客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系统仿真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选择赋时有色Petri网和进路冲突图组合模型、列车牵引计算模型作为高速铁路车站作业仿真的离散事件及连续变量仿真模型,构建高速铁路车站作业建模及仿真系统功能架构,以实现系统高效建模为目标研究高速铁路车站站场图建模和时刻表生成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了高速铁路车站作业建模及仿真系统,并使用该系统对某高速铁路车站高速场进行建模与仿真,为高速铁路车站作业仿真输入、处理、输出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