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高速铁路旅客差异化服务中主要通过客运服务标准将旅客划分为高端旅客、二等座旅客和重点旅客,针对不同旅客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标准。通过分析高速铁路旅客差异化服务现状,构建高速铁路旅客差异化服务满意度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高速铁路旅客差异化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京沪高速铁路和京广高速铁路旅客满意度调查数据进行实例评价分析,计算得出高端旅客、二等座旅客、重点旅客服务指标满意度评价值,有针对性地提出高速铁路旅客差异化服务改进措施,更好地提升高速铁路差异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分析高速铁路旅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采用德尔菲法构建评估高速铁路旅客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高速铁路旅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性及评价目标的模糊性,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对旅客满意度进行评价,实现高速铁路满意度的定量分析。结合武汉—广州高速铁路进行实证研究,并且根据评价结果对运营管理和服务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3.
分析高速铁路旅客满意度影响因素,提取影响旅客满意度的原因变量和结果变量,借鉴美国国家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和中国用户满意度指数模型(CCSI),增加感知价值、行为意向2个潜变量;结合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的特点,将感知质量划分为硬件设施、安全秩序、方便快捷、整洁舒适、人员素质5个维度,构建高速铁路旅客满意度指标体系,便于分析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不同方面对旅客满意度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4.
在高速铁路长运距条件下,旅客乘车疲劳度成为衡量旅行舒适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旅客乘坐高速列车出行舒适度评价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疲劳度指标权重,结合旅客疲劳度影响因素评价值计算方法,从乘车时长、乘车空间、空气环境、物理因素、个性化服务5个层面构建长运距高速铁路旅客乘车疲劳度量化计算公式体系。以京沪和哈大高速铁路列车上旅客的疲劳度进行实例分析,得到影响长运距高速列车旅客疲劳度的最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使得铁路客运产品更好地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同时验证长运距高速列车旅客乘车疲劳度量化计算公式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任威  杨栋 《铁道经济研究》2014,(2):24-27,46
高速铁路客站作为中国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旅客感受高铁便捷舒适的窗口。科学合理地评价高速铁路客站的旅客满意度是检验其高服务水平的前提。根据高速铁路客站的新特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旅客满意度评价模型,并根据高速铁路客站的服务特点修改了适当参数。以部分高速铁路客站为测评对象进行实例分析,通过分析计算结果.验证模型的可行性、适用性以及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井冈山号"快速旅客列车的客运量及旅客满意度,南昌铁路局通过随机调查问卷、一对一访谈、作业写实记录等方法,收集第一手调研资料与数据,并进行了顾客满意度相关性分析,分别针对乘务员方面、车队方面、餐车方面、铁路局方面提出相应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的吸引力,选取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旅客作为调查对象,从旅客的基本属性、出行意愿、选择偏好、旅客来源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旅客群体特征,并采用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对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进行竞争力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全周开行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合理确定列车始发终到时间和动车组速度等级、引入收益管理、监测既有客运产品客流等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客运产品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高速铁路旅客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优化现有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体系,研究影响高速铁路旅客服务评价的个性化因素。通过服务接触理论划分服务环节、情感曲线量化旅客服务评价,得出旅客服务需求差异,在此基础上设计个性化服务评价权重。结合北京南站、郑州东站,西安北站和成都东站的实地调研数据,对高速铁路旅客个性化服务评价权重的设计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考虑乘客的情感曲线进行权重设计能够真实反映旅客个性化服务需求,为优化现有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评价体系提供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客在出行服务体验上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通过从票务服务、竞争优势区间和常旅客积分服务等方面的比较分析,阐述高速铁路与民航旅客出行服务体验现状,剖析高速铁路与民航旅客出行体验的竞争优势,提出高速铁路旅客出行服务体验优化对策,即:完善票务服务形式,提升长距离运输竞争优势,加强客流换乘衔接服务,完善常旅客积分优惠服务,以更好促进高速铁路旅客出行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高速铁路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铁路旅客运输服务员工满意度测评问题,改进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理论构建铁路旅客运输服务员工满意度测评模型,其中结构变量包括工作预期、报酬、个人发展、企业文化、环境、工作意愿和工作目标要求7个方面;观测变量包含利益分配、旅客沟通、发展前途等46个变量。对部分客运大站和客运段旅客运输服务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工作意愿相对其他指标得分更高,对报酬的满意程度较低,员工对工作总体认可程度有提升空间。与同事的合作关系、工作目标明确价值和愿意付出的努力程度等因素是影响满意度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需要实施铁路站车服务的用户满意度测评工作,通过对几种调查方法的比较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指出人员面访法是比较适合铁路客运服务满意度测评的调查方法。采用该方法对2005年铁路旅客运输站车服务的用户满意度进行测评,分别得到在列车和车站方面需要改善与提高的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12.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需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高速铁路客运服务需求的内涵,分析了车站服务需求、列车服务需求和站前广场城市配套服务需求。针对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的特点,提出有效融合铁路客运服务流程、服务设施和IT支撑系统,为旅客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层次化的信息服务;为客运人员实现服务业务的可视化、可控化和自动化;为决策者制定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票价和客票销售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旅客心理需求的铁路客运服务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分析铁路旅客心理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旅客心理需求的铁路客运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突出旅客心理的情感性反应指标、乘坐兴趣与意向指标,以及主观综合评价指标在铁路客运服务综合评价中的重要作用,结合算例分析,运用随机与模糊数学中的评价分析方法,对铁路客运服务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铁路第五次、第六次大提速列车时刻表数据的汇总比较,以及相关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铁路客运供给能力及其对需求的适应性进行分析.从旅客发送能力,旅客列车的始发、终到和停靠,城市间列车直达及换乘的方便性,列车平均运距与平均旅行时间,动车组列车的影响5个方面研究我国铁路客运服务水平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铁路客运服务的现状,在铁路旅客服务质量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提出对客运服务质量进行量化分析的方法。以列车服务为例,依据铁路站车用户满意度测评信息、旅客投诉信息、媒体曝光信息和内部检查信息等4类信息建立了综合评价体系,构造了列车服务质量层次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我国铁路客运站旅客服务质量,研究其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在分析铁路客运站相关服务的基础上,建立了铁路客运站旅客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然后以层次分析法、专家评审法和旅客调查法建立了合理有效的数学模型,通过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铁路客运站提高旅客服务质量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旅客需求的角度出发,以定量分析为基础,建立一个较全面的,有针对性和易操作的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在论述体系构建的目的和原则的基础上,对评价体系的指标构建路线、指标权重的确定、满意度的调查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并通过举例说明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应以旅客需求为导向,借助客运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完善高速铁路客运服务,满足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以马斯洛需求理论为基础,针对高速铁路旅客需求和感知建立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运用灰色关联度-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对成都东站、重庆西站,以及G2885和G2890次列车高速铁路旅客进行现场调研,基于调研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结果表明,高速铁路列车服务质量总体高于车站服务质量;相比于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的基本需求和物质需求,提升服务等级和注重精神尊重是提升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努力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基于高速铁路与民航的技术经济特征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中国高速铁路的售票方式可以借鉴国际民航业的做法——实行客票超售,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给出了确定最佳客票超售量的简易近似算法,最后针对高速铁路客票超售的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铁路旅客列车车底套用优化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列车车底数量有限的条件下,利用多商品网络流模型对列车车底的套用问题建立数学优化模型,对车底套用方案进行优化,即把列车运行图转化为网络图,而后根据流守恒、容量限制和维修等约束条件,建立以列车运输能力最大化为目标的整数规划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