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从长期角度理解中国经济和经济改革,有必要研究1978年开始的本次经济改革结束后的中国经济模式。中国经济学界对此所作的研究,可以按照其方法论分为理想型和科学型两类。前者较多地从特定的理念出发,而后者更注重某些可能的趋势。本文采取后一种研究方法,并对中国在本次经济改革后可能出现的经济模式作了若干探讨,认为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剩余劳动,农民自有土地制度和企业独立经营。本文着重讨论了农民自有土地制度的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构建的是带有数量驱动机制特征的实物分配型的集中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邓小平构建的是符合现代经济要求的、以市场经济为基本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两者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经济认识发展历程上不可分割的两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4.
世界性的现代化浪潮中,产生了很多现代化发展模式理论,它们的问题都是什么?我国选择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有什么特点?本文着重说明了以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在我国改革的实践中探索的道路。邓小平结合中国实践,提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并不矛盾。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统一性,股份制是二结合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6.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目标.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果断提出实现"小康"这一作为实现现代化的过渡环节.三步走战略,要求中国到21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实现这个目标最困难和最关键的是农村和农民问题,最大的矛盾是发展不平衡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大的制约因素是能源不足及发展问题.出路在于加大城市化的步伐和严格控制人口的规模,以及大力发展节能型工业结构.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思想 ,其中对于中国现代化目标、动力、价值追求和发展道路等理论创新为我们今天在世界第二次现代化潮流中 ,探索中国综合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财富与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中国现代化理论模式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实践最重要的指导模式。但目前这个现代化模式中的关键概念有所模糊.需要对邓小平现代化模式的几个关键概念进行澄清。邓小平的中国现代化理论的基本思路与模式是在一个强有力的核心领导下,充分地实现法制、现代经济、政治与文化体制,走的是既全面吸收西方,又坚持中国本位列现代化之路,既反左又反右的“中道”之路。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就是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提供了科学的发展战略,他的渐进波浪式改革思想对实现他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他提出了继承转变赶超型现代化模式;提出阶段式现代化发展战略;指出要优化产业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并抓住农业、能源和科技教育“三个”重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适时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将新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由过去以工业化建设为重心转向全面建设包括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力争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最终达到全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三步走”战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建设思想,提升了新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中国经济从此进入长期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1.
世界经济的竞争是经济发展模式的竞争,不同国家的经济模式在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各有利弊。世界各国经济模式的差异对我国经济模式的选择与发展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信息经济的到来必将导致私有制的灭亡、公有制的产生,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许再过几十年,这一规律就将显现出来,西方资产阶级成天攻击社会主义公有制,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也有许多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日益严重,恰恰就是公有制产生的最有力的根据。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发展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它不仅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步骤,而且包括实现战略的各种对策和措施。本文试图对邓小平发展理论作一简略阐述。  相似文献   

14.
发展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贯穿在邓小平理论中的一条红线,邓小平理论的许多内容都是围绕着中国的发展问题展开的。在社会主义初级价段,中国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或者说所要达到目标,就是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现代化。研究邓小平发展思想,对于我们努力探寻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的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更好地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发生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历二十多年经验式的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经济转型模式,社会结构通过市场化改革为导向的渐进式的功能性调整,经济与政治、文化要素在渐变中互相耦合为一个新的有序结构,权威主义的政治体制和机制是市场化改革的积极和持续的推动者,也是社会运行的有力保障,渐进式经济转型道路成为国际上成功的的转轨模式,中国没有必要选择政治体制结构性变革。中国今后社会改革效果评价标准要兼顾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中国经济模式发展趋向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的人性化、国际化、均衡化、质量化的节约型社会的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应用平衡思维方法分析中国现代化的艰难历程,深入研究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建国初期三十年,基本上是持续不断的政治运动,是计划主导的、 以政治为中心和群众运动方式实现的大跃进,目的是早日实现共产主义,实际效果是欲速则不达.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基本上是全国追逐财富活动,是市场主导的、 以经济为中心的、 全社会参与的追逐财富的大跃进,目的是全面实现小康,实际效果是欲富则不仁.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党的基本路线和"三步走"战略,还包括平衡发展思想,在发展目标上不仅要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目标,还要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国发展理论和政策体系,多用平衡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东亚经济模式”的特点从经济体制的角度看属“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其形成既有国内经济背景,又有国际经济环境,还有儒家文化背景。“东亚经济模式”既有它创造出的“东亚经济奇迹”,也有它的不足之处,调整其方向以便健康发展。“东亚经济模式”对我国的经济改革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有必要将按劳分配区分为探索型按劳分配与理想型按劳分配,我国目前并不具备实施理想型按劳分配所需要的马克思条件,但可以实施探索型按劳分配。目前学界普遍将按劳分配的比例范围等同于公有制的比例范围,但理论与实践都表明这不过是一种可能性极小的刃锋情形,由于存在示范效应与失范效应,二者更可能不相一致甚至背道而驰。当前应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所有制问题,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阶段而非局部阶段来看待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将两类经济的融合发展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实现形式;将社会主义的本质定义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作为衡量公有制与按劳分配问题的最终标准。  相似文献   

20.
欧盟经济并不存在单一的"社会模式",而是应该划分为五种经济模式,即西欧模式、南欧模式、英爱模式、北欧模式和东欧模式.每一种模式的特点各有千秋,并在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劳动生产率、就业增长率及政府支出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显示出各自的优劣势.未来欧盟五种经济模式发展的趋向将是相互取长补短,互相靠近,在取得社会公平与追求经济效率之间实现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