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什么是剥削 首先要搞清楚剥削的涵义。剥削就是私人或私人集团凭借其私有的生产资料或货币资本,无偿地占有他人或其他集团的劳动成果。通俗地说,就是不劳而获,即自己不劳动而通过雇佣、租佃或强制别人劳动,无偿地攫取别人的劳动果实(产品或价值)。发生剥削行为,...  相似文献   

2.
剥削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剥削还存在吗依据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只有劳动(实际上只是体力劳动)报酬才是正当的,其它的报酬都是对劳动所创造价值的剥削,因而是不道德的,应当取缔和受到谴责。可是按照生产要素创造价值论,土地、资本、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等要素,同一般劳动一样也都有权得到相应的份额,那还有没有剥削了呢?在新历史条件下,对于剥削,需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只要我们承认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多元的,那就得承认只要各种要素得到的份额与其贡献相适应,既没有无偿地占有别人的成果,也没有无偿地被别人所占有,就不能说存在剥削或被剥削。…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私有经济的所有者凭借占有生产资料而占有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因而构成了私有经济的剥削性质。这一认识严重阻碍了私有经济的发展。怎样突破这一传统理论的束缚呢?据了解,理论界对私有经济是否具有剥削性质,认识尚未统一。我认为,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利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创新的最新理论成果去分析,对这一问题重新认识,重新理解。从价值分配的角度来认识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一最新的理论成果无疑为我们打开对私有…  相似文献   

4.
一、个私经济理论概述 (一)个私经济的概念 个私经济即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个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另外一种解释是:个私经济是一种由私人经营的经济方式,不涉及所有制问题。私人经济直接涉及所有制的问题,很明确就是私人所有制的经济。严格地说,私人经营并不一定就是私人所有,如早几年比较流行的承包制、租赁制,以及集体所有制中的私人经营。但是,私人经营不等于私营经济,私营经济就是私人所有制经济,即私有经济。  相似文献   

5.
剩余价值理论一般被当做剥削批判理论。但是,只从剥削批判角度看待剩余价值,有很大局限性,忽略了剩余价值也就是利润回报的其他重要功能。对于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讲,除了看到市场中可能有剥削,除了看到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弊端,更重要的是必须承认社会人性的  相似文献   

6.
新原罪论     
"原罪"并不存在时间上的含义,而是源于人性中总想通过侵害他人权利以达到无偿占有他人劳动为目的的原始欲望.与"原罪"相对应的基础社会规则就是"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马克思那里叫"反对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所以判定"原罪"的依据不在于是国企还是私企,而在于是否有强迫他人劳动行为的发生或者对他人的合法劳动所得构成了侵害.  相似文献   

7.
互动     
《三联竞争力》2009,(4):6-6
“原罪”并不存在时间上的含义,而是源于人性中总想通过侵害他人权利以达到无偿占有他人劳动为目的的原始欲望。与“原罪”相对应的基础社会规则就是“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马克思那里叫“反对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所以判定“原罪”的依据不在于是国企还是私企,而在于是否有强迫他人劳动行为的发生或者对他人的合法劳动所得构成了侵害。  相似文献   

8.
劳动力是潜在的凝聚状态的劳动,劳动是显现的流动状态的劳动力;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主体(资本主义)的条件下劳动力是主体性商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的条件下劳动是主体性商品;劳动的价值即人的劳动的价值,就是人的具体劳动中所包含的抽象的人类劳动;作为一种特殊的原始性商品,劳动的价值是指具体劳动中所包含的抽象的活劳动,而活劳动的价值量则等于该劳动所创造的物化劳动的价值量.  相似文献   

9.
外部性也叫外在性,包括外部(在)经济和外部(在)不经济,是指“一个或多人的自愿行为在未经第三方同意的情况下强加于或给予他们的成本或收益。”外部性的最大危害是使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发生分离。当外部经济存在时,会使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意味着外部性的制造者给社会提供了不能补偿的收益,等于是代为他人取得收益支出了成本。反之,当外部不经济存在时,会使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意味着外部性的制造者无偿取得了来自于社会的收益,等于是别人代为他取得收益而支出了成本。外部性存在的时候,如果社会缺乏一套有效的产权保护机…  相似文献   

10.
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有两种形式,即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的输出。但不论采取何种形式,其目的都是为了对外掠夺扩张,攫取更大利润。列宁指出:“这就是帝国主义压迫和剥削世界上大多数民族和国家的坚实基础,这就是极少数最富国家的资本主义寄生性的坚实基础!”苏修叛徒集团统治下的苏联已完全蜕变为社会帝国主义,它不仅具有帝国主义所固有的一切经济特征,甚至比老牌帝国主义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我国私人资本投资面临的体制性歧视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娟 《财贸研究》2002,13(4):10-14
中国的私有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内私人投资并不活跃,存在体制性歧视制约着私有经济的发展。特别地,市场准入约束、融资瓶颈和法规与政策的不完善是最突出的问题。促进私人投资的根本办法是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给予私营企业国民待遇和适当的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12.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强有力的分析工具,至今仍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商品经济条件下,信息、技术、企业家才能是新的生产要素。其中信息、技术属于生产资料,其本身不创造价值,企业家才能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力。企业家和科技、信息工作者的劳动同工人的劳动一样是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我国现阶段消灭剥削的途径在于劳动力转化为资本。  相似文献   

13.
齐梅 《财贸研究》2000,(2):72-73
<正> 一、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主体地位 提到公有制,过去人们总是把它同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相等同。实际上,公有制就其实质而言,是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在这种所有制下,任何人或集团都不能凭借生产资料的占有来占有和支配剩余劳动,凡具有这种性质和特点的所有制,无论其具体形式如何,都属于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投资来源的多元化,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出现了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  相似文献   

14.
贾康  张新强 《全球化》2023,(2):36-47
本文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相关的两个假设角度入手,依基本原理探讨发展和丰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认知框架体系。由此得出“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劳动和占有并管理生产资料的企业家(主)的劳动可同属于抽象劳动来源”的结论,以及“作为利润本质的剩余价值形成的来源,一部分来源于直接劳动,另一部分则来源于间接劳动(管理劳动)”的结论,从而合乎逻辑地在劳动价值和剩余价值理论体系根基之上,扩展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的覆盖面与解释力,并为更好认识“复杂劳动”与“管理劳动”的贡献,肯定企业家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以及正本清源认识“剥削”问题,理性把握“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并存问题,形成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了数字信息时代,数字劳动逐渐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本文基于数字劳动理论,聚焦在互联网受众劳动的异化与剥削这一问题,归纳了互联网受众在数字劳动过程中被平台剥削的三种表现,并分析了其背后存在的原因。基于上述逻辑,互联网受众成为平台的免费劳工,在数字资本主义视域下对互联网受众劳动中存在的异化与剥削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16.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取得一部分国民收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税收是国家存在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 ,是对所有企业进行有效监督的最佳方式 ,是调节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杠杆。税收的存在是客观的、必然的。  相似文献   

17.
琼·罗宾逊的剥削理论以要素分配论为基础;马克思的剥削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为基础;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剥削的理论,是对我国是否存在剥削问题进行解释的基础;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剥削现象的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8.
王珏 《工商之友》2001,(1):12-12
劳动作为社会经济的主人,不是空洞抽象的,须是看得见摸得着、直接能够享有财产利益的。如果社会主义还维持劳动为无产的地位,那么这个社会主义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劳动个人股份所有制应该成为主要的经济形式,劳动必须成为有产。腐败是生产资料的异化,本质是剩余劳动被无偿占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生产资料不是抽象劳动意义价值的源泉,但却是货币形态价值的源泉之一。因此它虽无权参与劳动时间价值的分配,却有权参与货币价值的分配。使用价值的质和量对货币价值量起决定作用,而生产资料可以提高使用价值的质量和数量,从而增加货币收入,因此生产资料创造货币价值。但生产资料所有权不创造价值,资本家仍剥削了工人。认识这个问题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全球最大的综合性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之一,翰威特(Hewitt)调查认定的亚洲和中国最佳雇主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特征,就是这些最佳雇主越来越明白手中企业的公众意义,越来越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无一例外地"放水养鱼",演绎着员工高度敬业的神话……血汗凝结的剩余价值自从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剥削现象大白于天下。贪婪的资本家通过雇佣关系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榨取他们最后一枚钱币,然后把他们无情地抛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