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坚持依靠政策、科技与投入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前粮食市场价格普遍上扬 ,粮食安全问题又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出现粮食安全问题突出的原因和今后一段时期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 ,指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措施为增加投入 ,落实已有的各项政策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我省农作物化肥施用量大幅度增加,施用总量(折纯)1978年17.5万吨,1983年40.2万吨,1988年54.4万吨,1990年56.7万吨;亩均施用量(折纯)1978年1.3,1983年3.06公斤,1988年4.11公斤,1990年4.3公斤,但是目前我省亩均耕地施用数量在全国30个省市区中仍属最低水平。拿以1988年为例,我省为4.1公斤,仅高于西藏(3.6公斤)和内蒙古(3.56公斤),而广东、福建、浙江则分别高达36.7、36.1、35.3公斤,吉林为11.3公斤,全国平均为14.9公斤,我省所施用的化肥近几年又大部分 来自于进口,平均每年在100万标吨以上,而我省又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面对这种状况,在90年代我省应持什么样的战略思想,应采取什么对策,是否要兴建大型化肥厂,把大量增施化肥作为增产粮食的主要措施呢?  相似文献   

3.
新疆植棉化肥投入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疆棉花生产的可变投入中化肥所占份额最大,1996年全疆平均化肥亩投入110.74元,占总物质投入(403.93元)的刀.4%,较全国平均(90.77元)高出22.0%。兵团主要植棉师1998年成本调查,化肥投入149.34元,占总物质投入(391.12元)的38.18%。因此,在当前棉价下跌情况下,分析化肥投入现状、寻找提高投肥效益的途径,对于提高我区植棉效益、增加棉农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新疆植棉投肥现状分析(-)化肥费用增长是物质费用增长的主要因素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资料分析,1990年与1985年比新疆植棉增长的物质…  相似文献   

4.
水稻生产中化肥投入的经济效益评价中国农科院孟奎一、研究背景建国以来的实践表明,化肥的使用对中国农业尤其是粮食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952一1992,中国粮食产量由16392万吨增长到44266万吨,40年增长了2.7倍,这与同期化肥实际投入量由7...  相似文献   

5.
粮食安全与水环境安全之间的冲突关系是关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区域粮食安全和水环境安全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农业生产技术在调控二者关系中的根本性作用.其次,基于1979~ 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及相关投入要素数据,定量估计了反映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粮食生产函数,发现种植面积、灾害情况和化肥施用量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最后,对我国2020年粮食安全与水环境安全之间关系的分析表明,为了保障2020年的粮食安全,在现有生产技术不变的条件下,耕地施肥量需要达到407.8kg/hm2,即使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也需要施肥346.6kg/hm2,两者均高于环境安全阈值,即我国2020年的粮食安全和水环境安全将难以兼得.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并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手段来促进农业生产行为的转型,对缓解粮食安全与水环境安全之间的冲突关系、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我国粮食安全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近两年,我国由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局部地区自然灾害,以及价格低迷、农业增产增收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等原,粮食减产幅度较大,因而粮食安问题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本文拟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初步探。一、粮食安全的基本概念粮食安全的概念是联合国粮农织于1974年第一次提出的,并对内容以协定的形式作了规范。983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食安全委员会通过了总干事爱德·萨乌马提出的粮食安全概念。99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的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对粮安全作出第三次表述:“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  相似文献   

7.
8.
基于粮食安全与成本优化的宏观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使粮食安全处于一种保障有力、成本合理的有效状态。鉴此,我国必须充分正视现行粮食调控过程中存在着的投入成本大、调控效率低等突出问题,自觉接受加入WTO对粮食调控政策、手段与方法等产生的严峻挑战,并从粮食宏观调控的目标优化、粮食调控体系的不断完善、粮食微观基础的持续强化等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我国农业问题,尤其是粮食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发展,也涉及到世界经济秩序并影响到与一些国家的关系。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证明了“中国人养活不了自己”这个结论是错误的,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中国人吃饭问题是多么的重要。199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67亿吨,成为世界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创造了粮食自给自足的人间奇迹。2030年以前我国人口将达到15—16亿的高峰,粮食总供给量将低于总需求量,粮食净进口预计达每年2500—2700万吨,粮食自给率为95%—96%,2010年…  相似文献   

10.
基于供应链的长江三角洲粮食安全协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角洲存在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种粮效益下降、外来粮源的可持续保障困难、粮食供应链效用低下、粮食消费安全隐患日渐突出等问题,而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农户、粮食企业及其供应链——粮食安全的微观基础没有得到与时俱进的发展。为此,需要构建以综合藏粮为重要内容的可持续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积极创新长江三角洲一体化条件下的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实现方式,大力促进和增强以粮食大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建设。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宾  党晓虹 《中国农史》2008,27(1):24-31
粮食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着粮食在国家、社会、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尤其在古代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产业的社会里,粮食问题时刻刺激着封建统治者的神经,粮食出现危机所带来的巨大破坏也影响着古代社会的历史进程和人们的观念文化,形成了举国重粮的良好的风尚,通过研究表明:中国古代社会粮食安全问题确实客观存在,统治者也深知粮食问题的重要性并不遗余力地从生产、仓储、流通等环节提高粮食安全系数。从宏观粮食安全看,除了在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清以后粮食的总供应量和总需求量不平衡,出现供需紧张的状况以外,在其他大部分历史时期则供求相对平衡,甚至经常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但是农业生产的波动性所带来的粮食在时间上的不均衡,地区差异引起的粮食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衡,以及封建社会不同阶层民众粮食分配不公等三个因素,直接制约着个人争家庭粮食的获取能力,影响着古代粮食的微观安全。可以说,粮食的宏观安全争粮食的微观不安全并存于古代社会,而正是粮食微观上的不安全,导致了粮食问题成为了影响古代中国社会发展、稳定、变迁的最为重要的、直接的要素。作为古代社会保障粮食正常供应的诸如粮食仓储、粮食流通和调荆等各项措施,也是基于以上三个影响粮食微观安全的因素而展开。  相似文献   

12.
基于粮食安全的粮食产量和价格波动实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运用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和格兰杰检验等方法,研究了我国粮食生产与价格的波动.认为我国粮食产量与价格波动大,并且价格波动比产量波动更大,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而产量与价格有密切的关系,价格是产量变化的原因,所以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应采取措施促进粮食稳定持续增长和价格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3.
我国粮食安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作者在分析了影响我国粮食供给的相关因素、粮食商品的特殊性以及粮食数量安全标准的同时,概括了近2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与供给波动及政策调整过程,进而提出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食物安全状况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食物安全是各国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核心政策目标之一,如何解决由人口增长引起的食物需求增加并支持城市工业化,这是中国21世纪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界定了中国食物安全内涵,选择粮食总产量波动指数,食物自给率,粮食储备率,按人口平均的食物产量和低收入阶层的食物保障水平等五个指标对中国的食物安全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实现我国食物安全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粮食安全底线必须国内确保,在底线之上的奢侈性消费的满足则需要考虑两个因素;进口贸易“大国效应”的显现和粮食安全成本。特别是通过大量统计数据的处理分析表明;我国目前粮食进口尚有一定的上升空间,而国内粮食生产的成本已经很高,因此,进一步利用国际市场进行粮食交易,会更有利于粮食安全保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粮食安全政策绩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系统梳理了我国现行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政策,认为这些支持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如粮食补贴方法不完善、对粮食主产区补偿不足、粮食安全目标与农民增收目标没有有效耦合、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不完善,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粮食安全的林业生物质能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粮食为基础的生物能源已有危及粮食安全的倾向。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有重要意义,中国有发展林业生物质能的巨大潜力,但当前也存在一些影响因素。为了实现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双赢,今后生物能源的发展应以非粮作物为主。应认识到发展林业生物质能重要性,加强技术研究,强化科技自主创新,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粮食安全状况评价与战略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基于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概念,构建了包括供给、分配、消费、利用效率、保障结果、稳定性、可持续性和调控力等8个方面的指标体系,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现状、趋势、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粮食安全当前处于较高水平且近年不断提升。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有多重优势,自给率、人均热量和蛋白供给等多项指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营养结构不合理、环境可持续性较差等。未来提高中国粮食安全水平要在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调整产出结构、采用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重视需求管理、减少不舍理消费和损耗、适当降低储备率。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双重目标下,探索耕地生态保护的内涵、举措及实施路径。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1)耕地生态保护要注重生态系统结构保护、过程调控以及对区域生态的影响;(2)生态保护以构建高产稳产可持续耕作系统、保护生态系统服务产出能力、减少生态负面效应和统筹发挥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综合效应为目标;(3)耕地生态保护存在保护动力不足、理论技术体系不完善、保护举措不成体系等问题;(4)耕地生态保护要从景观结构、土壤结构和营养结构等方面开展,并调控好生境、物质输入与输出、作物种植等过程。研究结论:构建以结构保护和过程调控为主线的耕地生态保护路径,能有效促进耕地“三位一体”保护,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可持续食物安全的综合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对可持续食物安全内涵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建立了能反映食物安全水平、质量、可持续性、公平性和可靠性的指标体系 ;将层次分析法、模糊评判法和综合指数法相结合 ,提出了中国可持续食物安全的综合评判方法 ,并从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两个方面对中国食物安全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评估 ,得出了初步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