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月29日,北京市订单果品开出第一单——大兴区黄垡宏华果业公司向北京市果树产业协会交了20万公斤梨。据黄垡宏华果业公司安经理介绍,以前,果农不仅要种好果树,销路好坏心里没底,还要担心梨的保鲜。今年北京市果树产业协会向公司预订了20万公斤的梨,解决了销路问题。北京市果树产业协会从今年开始推广订单果品。  相似文献   

2.
郎君 《山西农经》2020,(3):90-90,9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果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需要加强对果树栽培管理,提高种植技术,提高果品质量,提高林果业经济效益。对果树栽培特点、果树质量影响因素、栽培管理措施、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论述,希望加强果树栽培管理,使果品质量有更大提升。  相似文献   

3.
如何选种果树焦增强选种果树是占用闲散地,提高收入的重要途径。但必须要与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否则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只有严格地筛选树种品种,才能达到投资少、见效快的目的,故在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1.群众消费与果品市场的发展。人们对果品的消费与果品的价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烟台市果品总公司积极兴办农民果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果品出口业务,年出口创汇260万美元,初步实现果品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兴办果业合作社,为果农谋利。烟台是全国苹果主产地,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大幅度增加,年产300万吨。烟台市果品总公司为发挥其自身龙头企业的作用,于1997年  相似文献   

5.
<正>丰县是江苏省最大的果品生产基地,果树面积45万亩,年产果品60万吨,年产值16亿元,获得"中国苹果之乡""国家级出口果品示范区"等称号。强化规划设计,全力组织推进。丰县专门成立黄河故道现代果业发展领导小组,聘请南京农业大学精心编制了《丰县现代果业发展规划》,坚持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6.
对辽西地区果粮间作优化结构的调查与探讨任宝君马桂珍王艳平八十年代末期九十年代初期,位于辽宁西部的朝阳地区加快了果业的发展,并以果粮间作的方式栽培居多,面积达124万公顷,约占果树栽培总面积的325%,占耕地总面积的156%,实践证明,果粮间作较...  相似文献   

7.
二九一农场是黑龙江垦区一个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以生产粮豆为主的大型农业企业。土地面积6.06万公顷,耕地面积3333-5公顷。设有四个农业分场,下辖38个农业队。其中南部开发小区控制土地2.14万公顷,占全场土地面积的35-3%;耕地1.43万公顷,占全场耕地面积的43%。该小区包括16个农业队。亩投资平均只有88-1元,固定资产磨损系数达39.1%,小区地势低洼、土质粘重、渗水性差,且农田基础建设不配套,经常受到旱涝灾害的侵袭。位于农场北部的安邦河小区,有10个农业队,控制土地1.37万公顷,耕地…  相似文献   

8.
紫陵村位于河南省沁阳市北部的太行山南麓,全村1200户,5600口人。该村村北山脚下的万亩经济林园区拥有各种果树6000多亩,2005年该村果品收入达1500万元,承包果园的农户户均收入近4.5万元。最高达8万元,成为全市果品效益最好的村,紫陵村的水果产业之所以取得如此好的效益,与该村仙鸿果业合作社的全方位服务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祁县峪口乡借鉴日本农协经验,开展了果业合作社试点。三年来,峪口乡牵住果业合作社这一“龙头”,发展龙型经济,形成了“政府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格局。农业产业化经营使乡域经济步入良性循环的快车道。1996年全乡果业产值达到4000万元,成为晋中水果第一乡。一、发挥地域优势,培育支柱产业,创建果业合作社峪口乡位于祁县东南丘陵山区,耕地面积1440公顷,丘陵面积4000公顷,自然条件适合果树生产,农民历代都有栽种果树的习惯。当地政府立足本地资源,发挥优势,将发展果业当作…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我国水果业已取得了巨大成就,果树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果树种类和优良品种也得到充分发展。但我国在果品采摘后的商品化处理及贮藏加工方面仍有不少问题,并直接影响着我国果品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1998年我国人均果品占有量为44.8公斤,仅为全世界人均果品占有量的60%,但由于我国果品加工与贮藏技术落后,市场上已出现卖果难问题和部分地区农民砍伐果树的现象。因此,亟待需要发展果品加工与贮藏业。果品采摘后商品化处理有待加强。果品采摘后商品化处理包括果品的清洗、杀菌、打蜡、分级、包装等几个步骤。打蜡可使果品外观具有亮丽的光泽,并能延长其保存期;机械分级可使果品外观大小一致,漂亮整  相似文献   

11.
果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规模化种植果树可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据统计,北京京郊有耕地21.65万公顷,其中,果园面积为12.06万公顷,但果园产量低,缺水是原因之一。据山西省有关资料,旱地苹果经济效益至少是棉花5倍,小麦的10倍,这一点非常适应当前水资源缺乏。节水灌溉呼声很高的种植要求。由于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  相似文献   

12.
果树栽培已成为许多地方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在栽培管理中,腐烂病的危害造成果树生长衰弱,树体伤亡,减产和果品质量低劣,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本文从果树的病害入手,主要论述了腐烂病的病状危害特征,提出了一些较常用的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及常用的栽植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农业生态问题十分严重,加上人口过多的因素,对我国农业造成很大损害,严重破坏了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一、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一)农业用地资源占用量低,且呈现下降趋势。我国实际人均耕地约为0-1公顷,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仅为加拿大的1/47,美国的1/4。森林覆盖率13-9%,人均林地面积0-12公顷,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5%,人均草地面积不足0-33公顷,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而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与工业化的加快使我国农业用地进一步面临减少的趋势。(二)农用资源质量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速度非常迅猛,农业作为我国的国民基本产业,一直广受政府及人民的重视。而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林业果树种植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种植好坏关乎着部分农业生产的质量及经济效益。我国作为果品出口销售大国,果品的质量一直影响着人们的食用安全以及身体健康。倘若相关的果林管理人员不去重视果品质量,对于果林没有科学细致的综合化管理,那么不仅会影响林业果树种植质量,更是对食用果品的人们造成了一定的人身安全隐患。因此,本文主要就林业果树种植技术的发展及果品的质量安全为课题进行讨论研究,并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完善产业政策促进陕西果品业发展西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霍学喜,王征兵,石爱虎一、陕西果品业发展的特点及原因农村改革以来,陕西果品业发展具有四个显著特点:(1)栽培面积及产量呈迅速扩大势态。1985一1993年全省果树栽培面积年平均递增16.38%,果...  相似文献   

16.
绿色果品是指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果品。生产绿色果品是当今果树生产发展总趋势,是实现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产绿色果品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关键技术措施:一、适地适树建园生产绿色果品的果园应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尽量避开工业区和交通要道。园地环境具体要求指标:大气质量达到国家大气质量标准 GB3093-82中所列的一级标准;果园灌溉水达到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招远市供销社顺达实业有限公司,创建7年来,紧紧围绕果品这个优势产业,按照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思路,内联千家万户,外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使公司从一个小企业发展成为拥有资产2800万元、利税过百万的骨干企业。"顺达"崛起的成功之路是:一、择优势,定方向,从生产入手建基地。招远有着雄厚的果品资源,全市有果园45万亩,总产量2.5亿公斤,产值4亿元,是农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公司通过调查研究,决定围绕果品生产开展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公司干部职工分片下农村、进果园,走村串户搞调查,根据果农的意愿,以供销社为依托,在本市28个乡镇组织200多户农民办起了果业合作社和果树医院。果业合作社有生产基地5000亩,对入社果农和基地以合同形式提供"三包一扶持"服务。一是包生产技术。果业合作社和果树医院配备专职技术人员11名,  相似文献   

18.
《农家之友》2004,(5):47-48
随着我国加入 WTO,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生产优质无公害果品,是当今世界果品生产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和趋势, 也是实现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无公害果品,一般是指在土壤、灌水及大气无污染的土地下栽培果树,在果园栽培管理过程中不施用农药和激素等化学物质,少施用化肥,生产优质、洁净、不合农药残留及其它有害成分或有毒、有害物质的果品。一、建园环境选择生产优质无公害果品,首先应从  相似文献   

19.
北方垦区果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李世平果业是农垦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一二年,多数北方垦区的果业处境艰难。以辽宁垦区为例,主要表现为果品价格下跌,主导产品苹果积压严重,职工收入下降。这种状况与往年苹果走俏,价高畅销的局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果业发展面临着...  相似文献   

20.
在防治果树病虫害的过程中.用药不当.往往容易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从而影响害虫的防效和果品的产量、质量。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或减轻害虫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