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宋继革 《水利经济》2007,25(3):67-68
在确立水利经济运行机制必须改革的前提下,探讨了传统水利运行机制。认为其存在投资渠道单一、水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善、缺乏市场观念和水价不合理等缺陷。提出运用水权、水市场理论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确定水价,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水利经济良性运行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经济命脉。经济越发展,水利越重要。水利不仅是当前形势的需要,也是关系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根据国家有关产业政策,为盘活水利国有资产、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水利经济管理机制,必须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优化水价结构,树立社会意识,促进水利改革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推进水利工程水价改革,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既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迫切需要,更是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实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进一步推动我国水利多种经营工作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当前水利多种经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新时期水利多种经营管理工作的发展思路、政策与措施。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整合资源、统筹利用、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与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水价改革力度,创新运行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疆玛纳斯河灌区农业水价承受力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占宝  杨晶 《水利经济》2005,23(4):19-20,23
简介玛纳斯灌区水量分配与逐级水价现状及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用玛纳斯河灌区农业水价承受力调查获得的数据对农业用水户水价承受力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灌区末级水价承受能力的上、下限区间为0.14~0.165元/m^3。此时,水费占净收益的比重为18.05%~21.27%,占总成本的比重为7.83%~9.23%,占总产值的比重为5.46%~6.44%。提出提高农户水价承受能力的对策:农业用水户对水价的承受能力是很低的,虽现行水价水平仍可以承受,但提价空间已不大。因此,在推广节水措施的同时,深化水利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加快水价进入成本的速度,利用价格这一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促使农民进一步惜水、节水,逐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水利管理单位尽快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农业水价政策作用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面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和不断恶化的灌溉水利设施,政府与灌溉管理部门对农业用水价格政策寄予很高的期望。本研究在农业用水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江苏省皂河灌区126户农户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农业水价政策的作用效应。研究发现,农业水价改革对农民与供水单位的节水行为没有影响,提高水价有利于增加供水单位收益,但却降低了农民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7.
武博庆 《水利经济》1998,16(1):33-41
水价是水利经济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水利供水工程管理单位绝大多数存在财务亏损的现象,经济贫困,根本原因在于不合理的水价。引滦枢纽在1994年以前已发生15年严重的阶段亏损,即使在未来45年运行期内用足国家政策,把水价提高到现政策所允许的最高限度,全期财务评价指标也不能明显好转。文章基于实地调查和项目后评价,特别是辅助财务评价,就水价计算方法展开讨论,并对南水北调中线水价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水利部要求要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创新农村水利发展体制机制。逐步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村水利投资体制,落实好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鼓励和引导农民兴修水利。  相似文献   

9.
《水利经济》2005,23(6):I0003-I0003
本刊征稿的要点:①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立机制、改革体制的目标,探讨研究中国水利的改革;②有关水利科学和技术的新思想、新发明、新发现、新技术、新设备;③体现水权、水市场的思想,深化水利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水利资产重组,促进水利企业集约化经营,加快推进水利国有企业改革的措施及经验;④以水市场、水商品为重点,加快水价、电价改革的步伐,实现水价、电价突破,达到水利良性运行的经验、做法和措施;⑤加速水务管理的进程,以科教兴水为先导,重构人水和谐,保证供水安全推进水利可持续发展的研究;⑥关…  相似文献   

10.
2012年5月30—31日,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第二学组水价、电价研讨会在郑州召开。研讨会由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和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研讨会主要围绕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现行政策、水费征收现状,水价、电价改革方向、存在阻力及相关建议,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及准公益性水利工程公益性支出界定与补偿等相关议题展开。  相似文献   

11.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水对于地处于旱半干旱地区的兵团农业来说又显得极为重要。新疆石河子玛纳斯河流域管理处管理着大泉沟水库、蘑菇湖水库、夹河子水库、跃进水库等四座大中型水库,担负着15个农牧团场、沙(沙湾县)玛(玛纳斯县)两县八个乡和100多个工矿企业的供水任务。灌溉面积达365万亩,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长期的福利供水和低水价掩盖了水资源的稀缺性和珍贵性,致使水价改革的步伐严重滞后于飞速发展的市场价格,也制约了冯河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以水价改革为突破口,加快玛河水利事业的发展就成为…  相似文献   

12.
1水利产业价格、收费体系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水利价格、收费制度改革取得了喜人成就。一是国务院1985年颁布了《水利工程水费核定、计收管理办法》[国发(1985)94号]文件,各省市都出台了一些水价政策。二是水利价格理论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工程供水的商品属性开始  相似文献   

13.
简述福建水权制度建设实践,分析水权制度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工作重点,提出以推进水利工程水价改革为着力点,促进水权交易实践、加快水权制度建设和水价改革的一些建议:制定更加完善科学的水价政策规定、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将水利工程水价改革与减轻农民负担相结合、与水管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与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农业两部制水价改革的福利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介绍了我国农业水价制度的变迁及农业水价的制定方法。分析了我国农业水价改革的水价福利效应。以湖北灌区农业水价改革为例,分析了农业水价改革的实践效果及改革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水价改革强化了农田灌溉中的水量限制,而忽视了既定制度约束下农民用水的需求理性和灌溉系统脆弱的供水能力;农业两部制水价改革加剧了灌溉供水的时间需求与灌溉系统输配水能力之间的矛盾,导致农业灌溉水供求脱节、水资源利用率下降,难以达到节约用水和改善水资源分配效应的预期目标;完善水价形成机制、推进用水交易合约化是水价改革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温峡口水库渠系工程老化损坏状况的分析,说明渠系工程作为水利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水管单位走向市场、成为事业经营型经济实体,具有重要作用。提出了深化农业水价改革、建立渠系维修专项基金、试行渠系工程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适当分离、大力调整水利产业结构等措施,以解决渠系工程严重老化失修问题,供有关部门在完善水利产业运行机制中参考。  相似文献   

16.
泰安市水库除险加固地方配套资金筹措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泰安市为例,分析水库除险加固地方配套资金筹措面临的地方财政因难、农村税费改革给配套资金筹措带来的影响,指出《水利产业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及地方水利建设资金筹集、行政事业经收费、水价核定及水费征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采取的切实落实《水利产业政策》,筹措地方水利建设资金,确保行政事业收费足额征收,建立公益型水利工程耗费补偿机制和建立多元化水利投融资体制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快速发展、农村水利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农村水利管理明显加强等方面总结近年来农村水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从农村水利供给总量不足、供给质量不高、供给机制不活、党的十九大对新时期农村水利工作提出新要求等方面分析开展农村水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性;并从加快农村水利设施提档升级、全面实施农业节水战略、全面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农村水利其他改革创新、加强基层水利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农村水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补强短板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8.
关于水价改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必须进一步认清水价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水价改革中坚持开源与支流并重、节流优先的原则;坚持水价改革与供水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水价改革与改造供水设施,推进科学用水、节约用水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稳妥地做好水价改革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农业水价改革绩效的熵权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婷  郑垂勇 《水利经济》2015,33(3):32-36
随着农业水价改革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地试点展开,客观上要求建立有效、合理并且实用的农业水价改革绩效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以便科学、客观地反映改革试点的农业水价改革的成效与不足,为进一步推动改革的发展提供参考。为此,构建了农业水价改革的绩效评价体系,并提出一种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模型运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将农业水价改革绩效中的模糊性、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进行综合量化,得出评价结果。将模型运用于实例中的湖南省农业水价改革试点的绩效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合理可行的,能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农业水价改革试点的成效与不足,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1水价改革的紧迫性截止1996年底,山西省共兴建了大中型水利工程238处,其中:水库62座,万亩自流灌区106处,泵站70座,发展灌溉面积1840万亩,对全省工农业供水、战胜水旱灾害和发展国民经济、保证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起了重大作用。但是,大中型水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