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大规模空气污染与灰霾事件频发,已经影响到经济与社会的正常运转,危害到公众的生命健康。法律规制是空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治的重要措施,文章从区域空气污染现状与联防联治立法现状角度展开论述,阐述法律规制空气污染联防联治的必要性,概括空气污染区域防治的法制现状与缺陷。通过实证研究,在中外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空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治法律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郑洛西区域是联通中西部地区城市群、衔接黄河流域的枢纽区域,是全国极具发展潜力的战略区域,更是河南、陕西等中西部省份沿线区域融入重大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因此,高质量建设郑洛西发展合作带要紧扣制度型开放主线,聚焦区域“一体化”,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强化产业协同联动,推进跨界设施共建共享,推动生态环境联治共保,合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生态补偿是跨界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政策工具。迄今为止,京津冀大气治理生态补偿机制仍未出台,严重制约着京津冀生态环保协同发展做深做实,创新思维方式、构建非传统领域生态补偿理论体系是当务之急。厘清了传统生态补偿认识误区,创新性地提出了生态补偿支付原则统一框架,将"污染者付费原则"(PPP)和"受益者付费原则"(BPP)统一在"改变者付费原则"(CPP)分析框架中,为京津冀大气治理生态补偿机制设计提供了思想前提和理论基础;通过构建京津冀大气治理CGE模型具体测算了特定大气质量控制目标下河北应获得的生态补偿额。这对于加快补齐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短板、有效弥补河北大气治理资金需要、强化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全国和其他重点区域大气治理具有普遍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结合华为智能汽车业务探索性案例研究,提出智能制造核心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的过程机理及路径范式,揭示智能制造核心企业在创新联合体形成中的角色和作用机制,即发挥数据赋能的驱动作用,从而实现创新联合体跨界战略网络协同、跨界组织网络协同、跨界资源网络协同、跨界制度网络协同,形成协同演化动态能力,实现产品功能、生产制造及商业模式颠覆式创新。凝练出智能制造核心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路径范式:“智能制造核心企业—传统龙头集群企业—超级消费者”交互赋能。结论可拓展数字创新理论及价值共创理论,为传统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指导,为智能汽车领域创新联合体建设及颠覆式创新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都市圈是城镇格局中重要的空间形态,也是城市群形成的重要前提条件,在区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已有超过300万人的都市30个,都市对周边地区发展起到较大的辐射带动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形成布局合理的城市群对都市圈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对都市圈概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提出现代化都市圈规划的编制重点,引导现代化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并在空间布局优化、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明确合作路径与方向,促进形成空间布局合理、产业分工协调、交通往来顺畅、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圈。  相似文献   

6.
以首批46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之一的江苏省金湖县为例,从区域生态约束、湖泊水环境保护、水体水质安全、水处理管网建设和农村环保考核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其生态文明深化创建过程中面临的约束因素,提出了优化县域国土开发格局、推进流域性联防联治、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县域污水处理能力以及优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绩效考核等措施建议,为江苏及其它水网稠密地区的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7.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会激发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跨界创新作为开放式创新的一种形式,是小微创业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跨界搜索视角,应用SPS案例研究法进行相关资料收集与分析,初步构建了小微创业企业跨界创新模式框架。通过跨界搜索知识、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实现不同维度跨界战略与跨界能力组合式协同提升,是企业实现跨界创新的有效模式,也是小微创业企业不断创新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会激发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跨界创新作为开放式创新的一种形式,是小微创业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跨界搜索视角,应用SPS案例研究法进行相关资料收集与分析,初步构建了小微创业企业跨界创新模式框架。通过跨界搜索知识、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实现不同维度跨界战略与跨界能力组合式协同提升,是企业实现跨界创新的有效模式,也是小微创业企业不断创新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物联网在集群企业中的应用与发展改变了传统集群网络结构和协同机制。在物联网中,集群企业嵌入网络并融合互联互通的物联信息,对其协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在对相关研究进行整理的基础上,结合物联集群企业发展特点,提出物联集群网络嵌入力、物联集群信息融合力、物联集群协同创新力3个概念,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个概念的结构性特征进行CFA检验,并就信息融合力与网络嵌入力对协同创新力的双因素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论有利于进一步丰富企业协同创新理论。  相似文献   

10.
以城市群为空间载体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是落实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内在要求,对提升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为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G60科创走廊坚持“四位一体”协同推进:以产业分工协作为基本导向,以科技协同创新为核心目标,以金融一体服务为关键支撑,以协同优化营商环境为重要保障。其启示为,跨区域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要秉持“市场主导+政府助推”的理念,着力优化创新生态系统,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深度融合,创新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跨区域合作机制,从而为跨区域合作注入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11.
雾霾天气频繁袭击中国部分地区,对社会的正常运行以及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雾霾治理迫在眉睫。文章认为治理雾霾必须走区域联防的道路,并从多个角度论述了区域联防治霾的必要性,重点分析了在区域联防治霾中政府责任分摊应考虑的影响因素,认为历史责任、省市之间的交互影响、经济发展水平、污染产业的转移、经济补偿以及平等原则都将影响治霾过程中政府责任的分摊,为区域联防治霾的具体实施以及合理地将治霾责任分摊到各地方政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厅地协同创新”能够提供特定条件下探究培育技术创新的政策路径,有助于推动产学研合作和技术联盟升级、丰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路径,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厅地协同创新”的模式对推动协同创新的演进和提升协同创新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首先从“区域协同创新”的作用出发重点介绍了“区域协同创新”的构建模式;其次在构建模式过程中发现该模式国内外各有不同,国外协同创新的模式有:协议合作方式、立法合作方式、会议合作方式,国内“厅地协同创新”的模式有:协议合作模式、设立开发基金模式、中介模式、会议模式等;最后,研究得出这些模式对协同创新的演进和丰富协同创新的内容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深港联合跨界合作与同城化协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分权化空间管治背景下,同城化发展作为联合跨界合作重要类型,是谋求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策略,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研究热点.首先对欧洲、北美和东亚地区联合跨界合作研究进行评述,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借鉴萨森的“推拉效应”模型,从现实基础和约束条件入手,分析深港同城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合作模式变迁,讨论路径选择、策略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深港同城化趋势显著且正经历转型,符合区域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4.
协同创新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内在动力。运用2002-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省际或各地市数据,应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与数据包络法度量协同创新度和创新绩效,构建了协同创新对创新绩效影响的计量模型;应用空间计量技术对区域一体化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珠三角外,长三角和京津冀协同创新活动对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区域一体化程度越高,区域内部创新绩效分布越均衡;“企业自身投入”与“政府资助”等内生要素是促进区域一体化和提升创新绩效的主要动力。因此,应促进区域内部生产要素自由、合理流动,实现创新资源有效溢出,提升区域发展内生动力,加深区域一体化程度,提高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5.
谢侃侃 《技术经济》2023,42(2):100-108
随着我国实施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战略,数字共治成为提升国内区域协同发展能级、降低交易沟通成本、扩大产业辐射力的重要支撑。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协同发展基础最好的地区,近年来,在依托大数据平台和数字共治手段,助力区域协同方面,开展了广泛和丰富的探索实践。本文拟从城市群协同发展和数字共治理论视角出发,对长三角城市群数字共治创新实践作了梳理,提炼了包括长三角在内我国城市群数字共治的主要特征,并从进一步畅通城市群数字共治体制机制、构建丰富数字共治生态和工具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宋泽明  张光宇 《技术经济》2023,42(12):14-27
后发企业作为颠覆性创新的主要参与者,不仅致力于驱动颠覆性技术、产品在市场的推广和扩散,而且对颠覆性创新的进程能够产生重要影响。运用扎根理论识别我国人工智能后发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关键因素,采用两步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Two-step 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Two-step fsQCA)提炼“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时期我国人工智能后发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1)“知识搜索”“跨界并购”“开放市场”“协同融合”“结构适应”“生态网络”是人工智能后发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六大关键因素;(2)人工智能后发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四条组态路径分别是:“十二五规划”时期的“知识搜索-跨界并购-生态网络”的“技术跃迁”和“知识搜索-跨界并购-结构适应”的“范式转变”;“十三五规划”时期的“知识搜索-结构适应-生态网络”的“组织变革”和“跨界并购-结构适应-生态网络”的“价值创造”。基于研究结论,得到相关研究启示。  相似文献   

17.
当前科技发展已步入“大科学”时代,协同创新成为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协同创新的实质就是对“封闭、单一、分散、低效”的体制机制进行再设计,建立“开放、多元、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创新主体所在场域的一切有利的社会要素,以促进社会资源资本化。体制机制改革是实施“2011计划”的核心,是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在调研我国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建设面临的问题,试图探寻最大化积聚社会资本、最大化产生社会效益的体制机制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8.
针对西部地区高校科研能力水平较低、高端科研人才匮乏、经济持续增长乏力等问题,采用“外智引联型”跨区域人才“软引进”合作模式,对西部高校改革和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是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明智选择。为解决外智引联型创新团队成员优选问题,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结合外智引联型创新团队跨区域、多主体、关系灵活等特质,从个人能力、协同能力和适配程度3个维度构建成员选取指标体系;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团队成员进行优选并提出实施步骤;最后,通过案例对方法进行演示。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选取外智引联型创新团队需用人才,为团队成员选取问题提供思路,具有一定可行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根据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地位和功能,提出了区域协同创新的“火箭”结构模型,主要包括由地方政府和终端用户构成的“制导系统”,由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组成的“箭体结构”,以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为代表的“推进系统”3个部分,其目的在于整合区域内分散的创新资源,实现“知识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之间无缝对接。最后,通过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的案例,研究了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如何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广东经济》2010,(9):60-60
作为珠三角一体化突破口的广佛同城化,目前实现“同治一江水”,两城接壤的23条河涌清淤任务已基本完成。从省水利厅了解到,省水利厅把珠三角跨界河流的整治,作为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建设人水和谐的水利工程体系”的切入点,从2008年至今,以河涌整治带动和推进珠三角地区水资源保护、供水、水环境整治和内涝整治等各项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20多条跨界河流得到有效整治,水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