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周刊》2006,(19):12-12
“我谈到的是中国、中国、中国。”基辛格曾经这样说道。中国这个世界人口大国一直在激发一些西方人士的幻想。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以来,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各国改革的推动下,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球化进程继续向前推进,出现了若干新特点;二是发展中国家逐渐崛起,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研究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未来走向,必须充分考虑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格局和新变化。  相似文献   

3.
印度的经济情况跟我们有不少类似的地方,都是人口大国,收入水平都比较低(印度更低一点),资源不算丰富,能源要靠进口。但是,这两国  相似文献   

4.
世界看中国     
倩文 《走向世界》2005,(4):92-93
英国BBC: 中国首次批准外籍人士担任银行行长中国银监会根据有关规定,核准了蓝德彰(John D.Langlois)深圳发展银行董事长的任职资格和韦杰夫(Jeffrey R.Williams)深圳发展银行行长的任职资格。蓝德彰博士62岁.于2002年9月担任摩根士丹利  相似文献   

5.
6.
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是:经济上,北美、欧盟、东亚呈三足鼎立之势,政治上,美、欧、俄和美、中、日两个三角分别在欧洲和亚太事务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也是世界经济的新格局,实际上是"一超多极",只有美国集政治、经济、军事超级大国于一身。  相似文献   

7.
8.
自隋唐统一后,中国第一人口大国的地位首次面临挑战。根据人口学家们的预计,在2040年左右,印度的人口将达十五亿,超过中国。  相似文献   

9.
2013年以来,美国官方开始逐渐接受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提法。因此,尽快提出符合中国利益、又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新型大国关系具体实践路径就成为中国学术界面临的重要任务。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中美首脑会晤中提出的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三个内涵,可以作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三条路径的起点。"不对抗、不冲突"是低层目标,在这一层面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已有相当基础,提升关系的路径是维护和加强中美现存的战略性相互依存关系;"相互尊重"是中层目标,即中美两国彼此尊重对方的重大关切和核心利益,实现路径是寻求双方都可接受的中间点,逐步推进,增加信心,但不奢求建立高水平信任;"合作共赢"是高层目标,应设定在中美合作为世界提供公共产品上,实现路径可以是两国共同维护、改革和建设国际制度。综合来看,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核心是"冷静管理双边、建设国际制度"。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从近中期看,需要依靠现实主义对中美双边关系的清醒认识、现实心态与精心管控;从中长期看,则需要两国超越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束缚。  相似文献   

10.
一个新的大国正在东方崛起。美国应该如何应对这个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是把它当作一种威胁,还是一种机遇?  相似文献   

11.
12.
大国关系调整和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恐怖主义的突起和反恐战争的展开 ,促使美国调整国家安全战略 ,以反恐作为其中心目标和重点。大国关系进入以良性互动为主的新阶段。但美国并未改变对俄罗斯与中国的防范 ,其与中俄的矛盾主要以潜在形式存在与发展。欧美矛盾全面深化和上升。欧盟已成为世界上抵制与牵制美国单边主义的主要力量之一。美凭独超强势 ,强化全球战略攻势 ,对多极化进程造成新的困难和障碍 ,但不能扭转世界多极格局的发展方向 ,多极化趋势仍在曲折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英国《金融时报》7月13日】中国经济近些年来持续高速发展,虽然最近海内外有许多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是否会减速的辩论,虽然人们对21世纪是不是“中国世纪”有不同的看法,但似乎无人否认一个可能的远景: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考虑到她的人口规模、地域面积和经济发展势头,她在经济大国排行榜上的名次可能还要或迟或早、或快或慢地“上窜”几位,甚至终有一天要与名列榜首的美国一较短长。  相似文献   

17.
孟凡 《中国报道》2009,(5):40-43
民以食为天。无论什么时代,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粮食问题都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着不嗅,满盘皆输。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变化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1990年至2008年的数据对影响耕地变化的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人口、建筑用地和农业技术对耕地数量有较大的影响;其他因素对耕地数量影响在95%的置信水平下不显著。根据回归结果提出了我国耕地可持续利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