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DI、产业集聚与产业技术进步——基于中国制造行业数据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首先对FDI、东道国产业集聚和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产业集聚的HHI指数,在面板数据模型中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集聚的关系;再利用DEA分析方法和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产业集聚对我国相关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FDI在其中的作用。检验结果显示,FDI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产业的地理集聚,并由此推进了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而且,这一效应在高技术行业中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地区创新-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我国1999—2007年间30个地区21个工业行业数据,实证检验区域内知识溢出和企业竞争对地区产业创新的影响。区域内知识溢出包括产业内知识溢出(MAR外部性)和产业间知识溢出(Jacobs外部性)两类,本文对后者从产业多样性与产业互补性两方面进行刻画,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文献对产业间关联程度差异的忽视。此外,我们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计量方法有利于克服模型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MAR外部性与Jacobs外部性对我国地区产业创新的影响均显著为正,但影响程度不同:Jacobs外部性中的产业互补对创新的推动作用最大,它大约为产业多样性或产业内MAR外部性作用的两倍;区域内企业竞争对创新的影响显著为负。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检验FDI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效率溢出和不同区间下技术无效率参数的边际效益。研究发现:FDI技术效率溢出提高了装备制造业整体的技术效率,对装备制造企业存在正向的溢出效应;产业集聚对装备制造业技术效率溢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使改变所有权性质,产业集聚仍然对技术溢出有促进作用,但显著性降低;行业规模扩大和R&D投入增加均有助于该行业技术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相关文献梳理,从理论上揭示了行业集聚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的联系机理,即行业集聚通过竞合关系、地域文化及生产网络促进技术进步,同时,技术进步推动了行业集聚,并通过浙江省的实证得以验证。实证研究还表明,行业集聚分为大中企业主导型、品牌和市场主导型、外资依存型等类型,它们的技术进步速度以及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存在显著差异。行业集聚速度与技术进步速度的关系也存在三种类型,即准拟合型、滞后型和超越型,解明了行业技术进步的动态原理。研究成果对制定行业集聚和区域主导行业的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技术并购视为知识溢出的一种微观过程,考察究竟是专业化集聚还是多样化集聚在企业技术并购决策中发挥主导作用及其影响机制。本文基于2007—2017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并购数据研究发现,专业化集聚通过知识竞争效应和信息网络效应显著促进了技术并购的发生,但多样化集聚对技术并购决策没有显著影响。这意味着专业化集聚产生了显著的知识溢出效应,而多样化集聚并没有类似的效果。进一步分析发现,制度环境是决定专业化集聚知识溢出效应能否发挥的重要影响机制,表现为专业化集聚的知识溢出效应在民营企业、社会信任和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深化了对产业集聚知识溢出效应的认识和理解,丰富了技术并购决策的相关研究,对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择我国西部石油天然气产业和煤炭产业为研究样本,对我国西部能源产业的技术溢出与产业集聚的累积循环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西部地区能源产业技术溢出与产业集聚之间存在着累积循环效应;②资源禀赋差异是我国西部能源产业集聚的首要影响因素,而技术溢出、劳动力集聚以及中间投入要素的集中也与能源产业的集聚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与新经济地理学派观点相一致;③西部地区能源产业集聚水平、竞争程度、专业化程度以及西部地区产业的分散化程度与其技术溢出水平显著相关。因此,只要构建好西部能源产业创新平台,就可以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与技术溢出之间的正反馈作用,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由能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进而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以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8.
作为国际智力回流的主体,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是一国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而一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是影响其国内海归技术溢出状况的重要因素。本文以1985年~2008年国家层面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金融市场对海归技术溢出的积极作用开始显现,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不高,金融市场体系不尽完善,不能为海归技术溢出效应的充分发挥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9.
基于我国区域制造业集聚的时空异质性分析,考虑不同技术进步路径,实证考察了制造业集聚、制造业集聚与技术进步的关联效应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东部地区绝大多数省份呈现高度制造业集聚(MI≥0.05)状态,中西部地区大多数省份则呈现中度制造业集聚(0.02≤MI<0.05)状态,且随着时间延伸,中西部地区制造业逐渐往东部地区集聚;对于技术进步路径变量,自主研发创新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创新绩效,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对绿色创新绩效呈现微弱或不显著负向影响;制造业集聚与绿色创新绩效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制造业集聚与自主研发创新的协同效应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创新绩效,而制造业集聚与技术引进及国内技术购买的正向协同效应却受到抑制,甚至负向影响绿色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两广地区35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测算了各个城市的专业化系数与多样化系数,通过构建包含知识溢出效应的城市产出模型,实证检验了两广地区城市的知识溢出效应,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1.
在军民融合背景下,军事高科技在民用领域内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军事技术“嫁接”到民用领域,使民品得以跨越式发展,军事技术溢出对民用领域的深远影响受到广泛关注。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及新经济地理理论,将军事技术溢出与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研究放在同一个框架下,探讨国防科技工业通过军事技术溢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逻辑及机理,并辅以中国案例进行阐释。通过分析可知,在中国某些区域内可以通过军事技术溢出效应促进经济增长,而实现该目标的关键在于满足军事技术溢出的前提条件及具备通畅的军事技术溢出渠道。 相似文献
12.
由于技术进步活动具有外部性,它不仅能带动该创新产业的增长,同时也会促进其它产业的增长,因此关于技术进步溢出效应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以江苏省为例,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出了各产业的工艺创新溢出效应和产品创新溢出效应,给出了技术进步综合溢出效应较大的产业,为政府制定宏观控制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聚技术溢出与创新效应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溢出效应表现为从外部对经济主体带来利益或损失.本文讨论了产业集聚企业间技术创新相对溢出的问题,分析了产业集聚企业技术创新溢出效应,技术溢出与企业技术创新等问题,从而探求技术溢出与保护的博弈均衡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构建地区数字产业集聚指标,实证检验了数字产业集聚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本文的研究表明:整体上数字产业集聚有助于促进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且上述促进效应主要表现在数字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中,而对数字化程度较低行业中的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并不存在明显的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数字产业集聚通过数据资本渠道和技术溢出渠道作用于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另外,数字产业集聚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会抑制邻近地区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政府在进一步推动区域数字产业集聚时,应协调地区间的数字产业政策,并采取措施提高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水平及数据资本市场完善程度,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技术外溢、策略性选址与产业集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寡头企业的策略性选址对形成地方性产业集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举足轻重.影响企业选址的因素很多,技术溢出和运输成本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文章建立了一个同时考虑技术溢出、运输成本和市场竞争的企业选址与产量竞争模型.研究发现企业集聚是完美纳什均衡,技术溢出是导致企业集聚的重要原因;企业集聚既可能发生在运输成本最低的地区,也可能发生在城市的其他区位,前提是企业在该区位集聚满足"技术溢出效应"大于"运输成本效应";企业在运输成本最低点集聚的均衡产量最大且企业利润最多,而在城市端点集聚的均衡产量最小且企业利润最小. 相似文献
17.
基于我国区际产业转移大背景,使用1999-2016内地年30个省市、27个二位数工业行业数据定量测度区际产业转移,选择产业关联较强的电子设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使用投入产出法识别关联产业、测算其关联产业溢出,利用2004—2016年内地28个省市面板数据构建模型对关联产业溢出效应与电子设备制造业转移的关系、产业转移中的关联产业溢出与电子设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分别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2014年中国工业空间基尼系数出现拐点,总体工业由之前的分散转移转为新的集中转移,而电子设备制造业仍处在向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集聚的分散转移中;②电子设备制造业转移中的产业关联溢出效应确实存在,且促进了电子设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产业高质量发展;③产业转移中第三产业关联溢出效应对电子设备制造业分散转移的作用高于工业,但工业的关联溢出对电子设备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的作用明显高于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有关产业集聚和知识溢出的研究采用的单向方程模型往往会产生内生性偏差,本文尝试建立联立方程模型来研究产业集聚与知识溢出.实证结果表明,联立方程模型的建立纠正了内生性偏差,产业集聚和知识溢出并非单向的关系,它们彼此加强;同时,提高了知识溢出对产业集聚作用量化的准确性,使结果更加符合理论预期;由于定域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存在,知识溢出、劳动力汇集、人口和投入变量与产业集聚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20.
本土技术溢出与国际技术溢出效应——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检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运用1997-2006年面板数据,以新增长理论的内生创新努力(R&D活动)为基准,实证分析本土技术溢出与国际技术溢出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影响,从中发现:在本土技术溢出中,大学等科研机构对产业创新存在积极的溢出效应,产业空间集聚的溢出效应呈不稳定性特征;在国际技术溢出渠道中,出口学习对创新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外资R&D活动的溢出效应不明显。进一步考察国际技术溢出效果与开放程度、开放模式关系后发现:就开放程度来看,国际技术溢出效果随开放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就开放模式来看,外资R&D主导型模式的溢出效果不明显,出口导向型模式的溢出效果较明显,而双重推进型———引进来、走出去模式的溢出效果很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