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良性的经济后果能合理引导社会资源的配置,给社会经济带来积极影响.准则的制定、修改和实施的过程都不能忽视准则的经济后果.本文以金融危机中备受指责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为例,分析了其在美国的运用现状,论述了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准则的经济后果,并为我国公允价值准则建设提供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存在差异,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是我国会计准则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种趋同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经济后果。按照产生的经济后果是否有利可分为正面经济后果和负面经济后果。通过对正、负经济后果的分析,对促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良性的经济后果能合理引导社会资源的配置,给社会经济带来积极影响。准则的制定、修改和实施的过程都不能忽视准则的经济后果。本文以金融危机中备受指责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为例,分析了其在美国的运用现状,论述了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准则的经济后果,并为我国公允价值准则建设提供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知识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以高新技术创新为原动力的经济浪潮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不断扩大,无形资产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无形资产的相关问题显得非常重要.会计对无形资产的研究和规范比较晚,但是发展比较快.1997年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布了<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商誉和无形资产>;1998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以下简称"国际会计准则");我国于2001年1月18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目前也在加紧研究和制定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笔者试对上述国外准则与我国的规定作些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会计准则制定权的争夺:理论分析与中国实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术界对会计准则制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准则制定过程和准则的经济后果,通常假设准则制定机构是单个利益集团,不涉及不同准则制定机构之间的权力之争。本从准则制定的两种理论出发,阐明不同准则制定机构是以自身利益为标准行事的,它们之间的权力之争构成了准则供给的竞争。基于中国现实的分析表明,准则制定机构间确实存在微妙的权力之争。章的最后是本观点的总结以及此次研究的局限。  相似文献   

6.
在"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这一角度下,有效市场假说、信息不对称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契约理论及经济后果理论等相关理论说明: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通过包括会计准则在内的契约来解决.在会计准则规范下的会计信息使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及其利益模式不断发生改变.笔者认为,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最终会促进会计信息逐渐趋向于"信息中立"的本质发展,进而增强市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2006年2月15日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39项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得到正式建立;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本文首先通过叙述新会计准则体系确立的背景,然后归纳了新旧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主要变化,分析了新准则所体现出来的新的观念以及实施新准则的深远意义,最后探讨了会计准则的变革对我国企业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经济后果观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观,要求人们不再把会计准则看成是单纯的技术性规范,而应认识到准则的实施将产生的经济影响,在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影响。文章阐述了会计准则经济后果观的涵义及其与技术观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经济后果观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独立审计准则类似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性。利益相关者不遗余力地参与独立审计准则的制定,并展开激烈的寻租活动,以维护自己的利益,从而导致低效准则的产生。本文通过对寻租行为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在独立审计准则制定过程中治理寻租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以来,一场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世界蔓延,不仅重创了世界经济体系,对世界经济秩序也造成了致命冲击。延续多年的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及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美国将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设定为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观点也影响了我国许多学者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和融合态度,甚至有些学者公开质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合理性。文中将从国际会计准则与现阶段我国会计准则所面临的种种难题和出路入手,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的经济价值以及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不断深入,近年来涌现出大量的相关研究文献。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会计准则的差异比较与选择、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影响因素和不同会计准则下的经济后果。文章正是基于上述三个方面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研究进行评述,并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未来研究方向及对我国的启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和资本市场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跨国投资和并购变得越发激烈,不断推动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尽管中国新准则已基本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但是仍存在着部分差异,要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等效,仍然有较长的路要走。本文阐述了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的作用,从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准则体系和具体准则差异等方面对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差异比较分析,并从学习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中外会计准则趋同和等效的对策,以期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等效带来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颖 《企业经济》2007,(8):171-173
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因此,各方利益集团都把其作为博弈的对象。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其表现各异。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存在不公平性,在我国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具有特殊性,加强对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研究,会有利于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要深化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意识,明确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方向,有效地改善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为了保证会计准则的公平、有效的执行,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应该选用合理的制定模式,采用规范的准则制定程序,并确立科学的会计准则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实证的方法,分别选取变量就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对各个利益主体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了研究.指出会计准则国际化并没有对政府、债权人、股东和国外投资企业等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利益主体产生预期的经济后果.但是却带来会计信息可靠性下降的负面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15.
郑维 《集团经济研究》2007,(36):434-435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审计准则,新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新准则将收入定义为"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相似文献   

16.
一、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内涵 什么是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据斯蒂芬.A.泽弗在<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一文中的解释,"经济后果"指的是"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这些个人或团体行为的后果被认为可能影响其他团体的利益".可见,会计准则不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具有经济后果的制度安排.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不同的会计准则将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一方面,会计准则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其制定过程同时也是各利益集团的公共选择过程,因而会计准则成为了调节各方利益的均衡器.另一方面,在现代企业两权分离的条件下,会计准则的产生、发展、修订都是受到信息发布者和使用者的委托,而委托者与受托者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可避免的会有影响会计准则的需求,希望会计准则的制定有利于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17.
章珊 《总裁》2009,(10)
随着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企业进入世界资本市场的步伐也在加快,最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已由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这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在中国会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通过新旧企业会计准则的比较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新会计准则、轻松地掌握新会计准则中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张荣海 《企业经济》2007,(10):184-186
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因此,各方利益集团都把其作为博弈的对象。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其表现各异。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存在不公平性,在我国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具有特殊性。加强对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研究,会有利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制定。要深化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的意识,明确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方向,有效地改善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为了保证会计准则的公平与有效的执行,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应该选用合理的制定模式,采用规范的准则制定程序,并确立科学的会计准则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新会计准则出台,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惯例的全面接轨,这给我国会计准则的改革道路带来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回顾国际会计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变迁历史中得到启示,帮助大家更正确的认识这条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张帆 《财会通讯》2013,(11):96-99
本文以1999年至2002和2005年至2008年进行的重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债权人和管理者的角度分析了债务重组准则变更的经济后果。结果发现,两次准则变更均改善了债权人所关注的公司业绩,减少了管理层操纵利润的行为。同时还发现,2007年准则变更后,公司业绩改善更为显著,但对管理层利润操纵行为的控制作用下降。表明债务重组准则变更会产生经济后果,使会计准则与上市公司的业绩更为相关,并引导利益相关者完善我国证券市场。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成熟,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动机减少,与此同时,监管约束条件更为严格,所以,2007年准则引入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