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层行政村大的一般有八九个村干部,在基层行政村工作中会计扮演什么角色,说法云云:"村支书、村主任不在的话,村会计可以干村支书、村主任的活,反之,村支书、村主任不一定会干村会计这一行。"也有人说:"当村会计是个苦差事,快走一步有越位之嫌,慢行一步则又有不尽职之累。"还有人说:"村会计是村里财务上的一把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汉寿县岩汪湖镇党委、政府在选拔任用村支书时,打破以往按部就班从村主任中上的常规,直接从村干部中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担任村支书,收到了群众信赖、组织满意的效果。据统计,在今年调整的 5个村支书中,黄芦山、烂泥湖两村的原任村会计,被直接提拔到村支书的岗位上来。至此,全镇 17个村 (居 )支部书记中已有 7人是从村会计中选拔上来的,占总数的 41%。这些同志上任后,在各自的岗位上,大胆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充分发挥支部一班人的聪明才智,各项工作起色很大。平安村原是一个有名的告状村、上访村,支部书记换了一茬…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干部的思想、工作、形象如何,是群众心目中的一面“镜子”。然而,笔者在下乡时,却发现村干部中存在“四怪”不良现象,令人担忧。 一怪:公私用钱靠借贷。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边远贫困村集体经济积累起来越少,有的连买稿纸笔墨的钱都没有。一遇公事,干部们只得东挪西借,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从事基层农经工作十余年,亲身参与5起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查处全过程。在这些案件中,涉案人员一般借身为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和村出纳职务之便,通过虚报、虚拟和谎报等方式,从村财务中侵占集体资金,为己谋利,涉案金额虽然不是很大,却严重侵害了当地老百姓的利益,恶化了村干部形象。一、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特点(一)犯罪主体多为农村"三大员"。从所查处案件的犯罪人员来看,涉案人员大都是村支书、村主任和村  相似文献   

5.
《农村财务会计》2003,(7):53-54
“村支书、村主任届届换,就是会计位子没动。”这话是村民们对村会计潘茂章10年来工作的朴素赞许。潘茂章在会计这个位子上数届连任。别看他已年过半百,但其精神头不减当年,办起事来仍风风火火。只要提起他,全镇农经财会人员都敬他三分,新光村干部和村民们更是赞不绝口。“受命于危难之中”。1995年,新光村“两委”选举完毕后,村支书、主任为本村混乱账目一筹莫展,加之群众传言说,某某人有挪用款子现象。为理清这堆账目,没有一个熟悉财务工作且敢于碰硬的人是不行的。为此,村支书、主任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时任黔东南州农村经济调查员的…  相似文献   

6.
村干部理应以身作则阿康编完这篇文稿,实在忍不住要说上几句。东张村一伙“蛀虫”的丑恶表演,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今天,这些败家子虽然受到了法律的应有制裁,但我们的村干部、特别是财会人员难道不应从中吸取一些教训吗?常言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们通过组织全县16个镇65个村的村支书(村主任)代表座谈发现,现在山区农村村干部工作有五难:一是上级只对村里安排部署工作任务,却不进行宣传教育,使村干部难以开展工作。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土地调整等,村民犯了法,政法机关只对村民拘留罚款,最后叫村干部领回去,起不到什么效果。二是村级集体经济底子薄,筹集资金难。村干部都想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厂办企业有好项目,却贷不到款,借不到钱。三是上级只顾发展,不顾效益,使村干部"两头受气"。上级领导只顾摆花架子,没有根据每一村的具体实际,盲目上项目,一会儿刮"茶风",一会儿"杜仲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干部思想、工作作风如何,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平心而论,村干部身处农村最基层,工作点多面广,任务十分繁重。长期以来,他们在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带领广大农民群众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种养业,实现增产增收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发挥了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但是,不可讳言,当前村干部队伍中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现象:一是村干部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文化偏低,不太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  相似文献   

9.
<正>《南方农村报》报道,近日,广东省检察院通报去年以来开展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的情况。2016年1月至今年8月,全省检察机关共立查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案件,涉案169人。检察机关分析,案件犯罪主体以乡镇、站所和村"两委"人员为主。从查办案件看,村支书、村主任及其他村干部占立查总人数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有许多擅经营、懂经济的致富能人,尤其是一些年轻同志走上了村支书、村主任的领导岗位,他们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和维护农村稳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也出现了少数村干部放松学习,工作中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有的不懂国家政策,漠视法律;有的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作为农村致富带头人的村干部,他们的思想、工作作风如何,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以及农村社会的稳定。平心而论,村干部身处农村最基层,往往是“双眼一睁忙到熄灯”,工作事无巨细、点多面广,任务十分繁重。长期以来他们在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带领广大农民群众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种养业,实现增产增收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发挥了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但是,不可讳言,…  相似文献   

12.
村干部协助政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具有作为村"官"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也行使村民自治权,具有作为村"代理人"的"非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基于2014~2016年村干部腐败案件的裁判文书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村干部双重身份对腐败惩罚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身份村干部的腐败均具有数额小、侵占公共财物为主的特征,但惩罚力度却完全不同。无论是监禁刑还是财产刑,"代理人"身份的腐败惩罚力度都明显低于"官"身份的惩罚力度,并且村支书与村主任的职务身份差异对腐败惩罚的影响不明显,同时村"官"身份的村干部受到了比一般国家工作人员更严厉的惩罚。同一群体因为身份的不同而受到不同水平的腐败惩罚不利于乡村的健康发展,应逐渐统一。  相似文献   

13.
李营村在实施财务管理过程中,坚持原则,开源节流,钉是钉,铆是铆,做到民主理财,为群众解难排忧,办实事、办好事,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李营村是宁夏中卫县常乐镇的一个川区村,全村共有9个生产队525户,1934人,有耕地面积1931亩,共有各类集体资产222.82万元,是全镇12个行政村财务管理搞得比较好的村。自2001年开始,村支部、村委会把抓好财务管理作为搞好全村各项工作的前提,高度重视,从细小环节抓起。一、村支部、村委会从支部书记、村主任做起。经常抓好村干部和财会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牢固树立忠于职守、坚持…  相似文献   

14.
村级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但是,由于分户家庭经营的生产方式增加了村级工作的难度,村干部报酬偏低,使得一些村级组织不同程度出现了“瘫、软、弱、散”,对工作多数只能做到“春催种,秋催收”,对于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则心有余而力不足。经济条件较好地区的村干部,除财政给予的补助外,每年还能从群众中得到数百元的提成,经济条件较差地区的村干部不但报酬少,而且很难兑现。因此,不少地方存在“村干部难选,选上难当”的状况。最近,我们对大坝、复兴和保兴三个村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三个村都是通过立足自身实际发展集体经济来促进村级组织建设。发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作用。他们的经验是:  相似文献   

15.
农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相当一部分农民在调整中还面临着思想、技术、销售等多方面困扰。因此,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村干部必须率先参与调整,带头学用科技,积极开拓市场,发挥好"领头雁"的作用。一、争做调整模范,带着群众干。农民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政府如果以行政命令方式强制调整,只能引起农民群众的逆反心理、对立情绪,不但调整难以顺利推进,而且很可能对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如何消除农民心头疑虑呢?农村有句口头禅:"村看村,户看户,群众  相似文献   

16.
日前,湖北省广水市李店乡叶田村党支部书记郑有年在村"两委"换届工作中,经过群众推荐、党员选举和组织批准之后,再次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在谈到上任一年来,带领群众在结构调整、抗旱救灾、减负增收上取得明显成绩,从而受到群众信任时,郑有年深有感触地说,是"两票制"让我们干群一心,取得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佳绩。所谓"两票制",就是选拔村党支部书记由群众投信任票、党员投选举票。群众的信任票,由有法定选举权的群众在符合条件的党员中投票推荐村支书候选人;党员的选举票是正式党员在群众推荐的候选人中差额选举村支书。广水市"两票制"选举办法始于1998年。在此之前,村支书一直由上级党组织任命,  相似文献   

17.
就在一个月之前,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三江乡民主村发生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四川省劳动模范、干了近20年村支书的何正明在选举中落选了。功臣栽于马下,巴山蜀水间平添了一个不小的话题。在选举中,群众如何敢于表达自己的意愿,便成了这个话题中的话题。那么地方政府在选举中到底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呢?巴州区的做法给如何搞好基层干部选举工作带来了许多启迪和思考。让我们重新回顾一下这一事件的前前后后:非凡业绩民主村辖386户1431人,人均耕地不足半亩。该村地处三江电站库区,多属冲积沙壤土,到了汛期洪水常常泛滥成灾,水土流失严重,是远近闻名的"缺粮村"、"空壳村"。1984年,身为三江乡农科站站长的何正明,抱着改变村子穷困面貌的想法,走马上任村主任,第二年又当选为村支书。针对冲积沙壤土腐殖质含量高的特点,何正明提出大种蚕桑和  相似文献   

18.
从乡镇接受回来的收款任务是村干部们一年中最最重要的工作、压倒一切的工作。一个村支书能否稳坐他的交椅、取信于乡镇领导,完全要靠收款工作是否完成得及时。其他村干部在村支书面前也是这样,再加上村支书把收款成绩与村干部工资直接挂钩,村干部们收起款来当然雷厉风行,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19.
为减轻农民负担,农村不少地方实行了村支书和村主任一肩挑,虽说精简了人员,但事实证明,这种状况弊大于利。特别是在财务管理上尤为突出。笔者所在的乡镇共有19个村,其中有6个村是村支书和村主任一肩挑,这些村财务管理相对较差,群众意见较大。究其原因,村支书是党组织一把手,村主任是村委会一把手,而村级财务又是一支笔,这“三个一”叠加在一个人身上,其权力之大,不言而喻。关键是当前农村村民素质普遍低下,特别是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有的形同虚设,必然导致“一支笔”权欲膨胀,失去监督。为此,笔者呼吁,农村有关领导应注意重视这…  相似文献   

20.
时下,有些地方在村级组织建设中出现了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由一人担任(俗称“一肩挑”)的现象。表面看来村干部人数减少了,可实际运作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相悖,弊端甚多。一则“一肩挑”影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进程。村民自治的重要特征是在村民委员会的组织下,村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村主任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负责人,是村民自治的直接组织者,应由村民选举产生,这也是村民民主权利的主要体现。如果让村支书兼任村主任,即使是由村民选出的,也在形式上会使村民感到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