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企业从“制造商”向“投资家”的转变,建立海外研发机构进而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创新成果,成为中国企业实现创新驱动的重要转型升级道路。尽管现有研究已经充分认识到后发国家企业建立海外研发机构的动机和组织管理特征有别于发达国家企业,但遗憾的是针对后发企业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的组织与管理问题的详细分析还没有系统展开,研究结论比较分散。以此为切入点,对比式地梳理国外企业和中国企业海外研发机构设立动机、进入模式、战略定位和组织形式等若干海外研发组织与管理核心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企业海外研发机构的潜在研究方向。结论有利于弥补已有海外技术投资领域对新兴市场企业关注不足的缺陷,可为未来中国企业海外研发机构的实证研究提供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2.
共性技术研发需要政府以合理的R&D合作组织加以引导,通过社会福利对比分析,为政府主导的研发组织模式提供理论依据。详细分析了技术联合体(RJV)的4种组织形式:项目组织、研发基地、产业技术联盟、国家共性技术研究机构,探讨了它们的组织特性和运行机制。研究发现,针对不同共性技术应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以电动汽车产业为例,实证分析了电动汽车产业联盟的组织特点、组织运行机制和政府作用。  相似文献   

3.
日本高度重视燃料电池和氢能技术发展,全面推进氢能社会早日实现。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推出的“燃料电池·氢”专项基于日本氢能基础战略和绿色增长战略等政策,为提升燃料电池和氢能的创新研发、普及和规模化应用开发了相关课题。对“燃料电池·氢”专项背景和政策逻辑进行分析,厘清其主要研究领域和技术路线布局,结合专项目标对实施成效进行评估。“燃料电池·氢”专项的研究布局和创新管理经验可为中国氢能技术创新发展和战略部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价值链视角下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本文采用SFA方法测算了2000-2012年中国23个省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两阶段的创新效率都较低,但呈现上升态势;实证检验政府干预和企业自主研发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政府研发支出、知识产权保护和企业研发投入都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有正向影响,但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更大;市场竞争和企业规模对两阶段创新效率都有正向影响,而三资企业所占比重对创新效率影响为负.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技术研发,更有利于提高创新效率.因此,企业应该成为高技术产业创新的主体,政府需要转变管理职能,构建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为赢得未来产业发展先机、抢占世界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立足本国优势领域、产业特色等,加大突破性技术和硬科技领域的研发投入、培育和吸引多层次人才、完善科技基础设施、强化科技和产业政策的作用。我国应该充分发挥体制优势,从提升科技研发水平、研发效能、研发投入、基础设施、人才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推动未来技术和未来产业发展,抢占全球产业创新制高点。  相似文献   

6.
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提质增效意义深远。从理论模型展开推演,对巴斯德象限进行再发展,构建符合新时期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特征的新巴斯德象限。在此基础上,对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从“使命-结构-行动”3个维度展开剖析并凝练其成功经验。最后,提出当前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应注重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布局、探索混合所有制建设路径、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落地孵化、注重财政专项支持与民间资本并举、发挥考核评价对各利益相关方的引导作用等5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钢铁业规模迅速扩张,技术水平显著提高。随着产业的发展,中国钢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也从政府主导、行业研究机构研发、企业推广应用的模式转向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其中,国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背景,行业规模扩张和结构变化对企业创新投入激励的增强作用,以及钢铁业技术体制自身的特点,是引起这种变化的关键因素。以市场化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参与技术创新合作,正成为中国钢铁业共性技术创新的新特点,同时,这种模式也带来了重复引进或创新投入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保持产业的持续发展,中国钢铁业还需要解决许多共性技术组织管理与政府作用的问题,如何创新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和扩散机制,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钢铁产业是能源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钢铁产业循环经济,促进钢铁资源循环回收利用,是当前中国实施“双碳”战略目标下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利用Innography专利检索平台和Web of Science论文检索平台,对全球废钢铁利用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技术特点进行分析,从年度分布趋势、研发国家、研究机构、技术领域、研究人员等多个维度展示了钢铁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发展态势。通过国内外对比研究,分析中国钢铁资源循环回收利用技术领域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瓶颈,并对中国未来钢铁产业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研发合作伙伴识别中,如何依据产业技术链不同环节的企业技术优势识别研发合作伙伴是一个新问题。为此,提出基于产业技术链的研发合作伙伴识别研究框架,首先,划分产业技术链,描绘技术与企业的产业技术链布局。然后,提出互补性原则下的产业链潜在研发合作伙伴识别,以及相似性原则下的技术链潜在研发合作伙伴识别。最后,以动力电池产业中的丰田公司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加强欧盟未来新兴技术领域的研发创新,鼓励跨学科、大规模产学研合作,提升整体科研竞争力,欧盟于2013年1月起对"石墨烯旗舰项目"进行为期10年的研发资助。本文对欧盟"石墨烯旗舰项目"的研究目标、研发重点、研发机构、研发经费、运行管理和最新进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为我国相关部门制定我国石墨烯研发和应用战略提供参考,为我国研发机构和研发人员开展石墨烯技术研究,推动石墨烯技术在我国相关领域的应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外资在美国设立研发机构与外资企业参与美国联邦政府研发项目两个方面,结合具体的统计数据与案例,研究了美国对于外资研发机构管理的相关政策。美国对外资研发机构总体开放,但针对具体情况会出台相关的限制措施。美国试图在外资研发机构的管理中达到一个最佳平衡:既充分利用外资研发机构为美国带来的智力、技术与物质资源,使其为美国的国家创新体系服务;又尽量避免其对美国国家安全及经济竞争优势带来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新型研发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发展,成为促进区域创新的一支重要科技力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认识新型研发机构的本质属性是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重要前提。文章以“政府-市场”关系作为切入点,从“新型研发机构的诞生背景”“创新链与创新资金链”“公共属性与市场属性的内容”3个维度立体化理解新型研发机构的公共属性与市场属性,结合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探索实践理解其二元属性,并针对“科研活动”“创新链条”“体制机制”3个方面提出平衡二元属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外部技术还是发展内部技术是企业面临的重大选择,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则为这一选择增加了难度。基于2003—201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年鉴》分地区面板数据,采用多种计量方法对高技术产业企业是引进国外技术还是购买国内技术的问题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技术吸收对企业引进国内外技术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技术改造对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的影响均显著为负,并且两个关键变量的交叉项和滞后项也显著,这一结果在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同时,企业自办机构研发对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的影响亦显著,但方向不确定。上述结果表明,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改造能力及自主创新对于企业是选择国外技术引进还是国内技术购买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资本市场》2007,(10):92-92
AVCJ获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财政部于8月16日联合下发了“关于产业技术研发资金试行创业风险投资项目申报和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今后将试行产业技术研发资金支持创业投资,支持高新技术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而国家资金在被投资企业中原则上不控股。  相似文献   

15.
刘建兵 《技术经济》2009,28(2):66-74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国手机设计产业的发展历程,揭示影响研发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作用机理。研究显示:从手机设计产业来看,技术体系结构、市场和区域专有因素等对研发服务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其中技术体系结构是决定研发服务业能否独立为产业的关键因素。政府在推动研发服务业发展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及其协同演化规律和趋势。  相似文献   

16.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高度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等地区。从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战略的视角出发,分析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区位分布背后的产业相关、资源相关、市场相关、政策相关等战略特征。通过对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在这些地区的分布状况与其产业、资源、市场、政策进行比较,得出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区位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战略特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公司加大在中国等国家和地区设立海外研发机构,进行研发活动。文章对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特点等进行了分析,然后选择了制造业中的高技术产业,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阐述了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最后,结合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应用型公共研究体系经历了从立到破、再重新探索的过程.在当前创新发展的新形势下,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对应用研究的需求越来越大,应用型公共研究不足已成为我国技术创新链的一个短板.重建我国应用型公共研究体系非常必要,也非常迫切.重建我国应用型公共研究体系要坚持以地方为主、活力优先的原则,处理好应用研发资源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创新应用研发机构的体制机制,既建机构又建机制,形成一个多头并举、共同参与、承上启下、具有活力的应用研究体系,为产业和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政府在重建应用研究体系中,要发挥机构设立、资金支持、方向引导等作用,有效支持各类应用研发机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寻舸 《时代经贸》2013,(20):88-89
区域创新聚集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某类技术或产品研发的创新主体、围绕这类技术或产品研发的上下游机构、各类公共服务及相关专业服务机构高密度聚集,通过技术链、资金流、信息流和知识流的高效联动,形成社会生产和研发综合体和区域网络式创新体系,协同创造知识聚集的价值倍增效应,并不断提升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区域创新聚集有别于区域产业集群中的创新群体或基于创新的产业群,而是~种全新的创新形态,其本质在于区域内的创新主体基于共同的创新文化认同和社会资本网络而形成的以创意、创造、创作为特征的组织聚集,外在表现为优质科技创新资源聚集、高层次人才聚集、创新资金聚集、支持创新的文化与制度聚集。  相似文献   

20.
朱毅蓉  刘明 《发展研究》2005,(12):52-54
企业研发机构包括企业研发中心、技术开发中心等承担研发活动的组织形式,通常认为它的作用就是通过有效的研发活动,形成自有的技术体系和技术能力。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和骨干力量,研发机构代表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因此,透过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我省企业核心竞争力、科技发展水平乃至经济综合实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