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按价税分离和市场化的方向加快成品油价格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弊端较多 我国成品油价格,目前实行的是政府定价制度.由政府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成品油市场价格并考虑国内因素确定国内成品油基本价.2003年以来,国际油价大幅上涨且频繁波动,政府定价已很难适应市场价格的变化.2006年全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只调整了两次,结果造成国内成品油价格既与国际成品油价格严重脱轨,又与国内原油价格倒挂.这种机制弊端很多:  相似文献   

2.
问:国家为什么再次提高成品油价格?答:3月26日国家调整了成品油价格,使国内成品油价格朝着理顺的方向前进了一步。此后,国际市场油价再次大幅攀升,4月17日WTI原油期货收盘价格突破每桶70美元大关,21日升至历史最高每桶75.17美元,近期在每桶70美元左右波动。随着国际市场油价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价差进一步拉大,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倒挂的矛盾加剧,成品油供应趋紧,个别地区出现限供、断供现象。为保证市场供应,缩小国内外成品油价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国家再次提高了成品油价格。根据国务院批准的石油综合配套调价政策,…  相似文献   

3.
《上海企业》2007,(12):24-25
这次调整成品油价格的背景这次成品油价格调整主要是受国际市场影响。去年年初,国务院已经确定成品油价格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在实现原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基础上,理顺国内成品油价格。今年二季度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一直没有调整,但国际市场价格在3月份开  相似文献   

4.
油价自从去年年底以来 ,半年多的时间里 ,油价以每月一调之势 ,连续五次大幅上扬 ,消费者几成惊弓之鸟。其实 ,油价的连续上涨 ,主要是为了实现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 ,但由于五次调整都是提价 ,难免让人产生国内油价只升不降的感觉。实际上提高油价不是为了弥补企业亏损 ,而是将目前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上调至与国际十分接近的价位 ,表明国家对油品价格的改革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最近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开始出现小幅回落 ,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下降 ,国内油价有望在下半年后 ,逐渐回落至理性价位。入世最近 ,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洛特再…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很高,2012年高达56%。国际原油供应形势及其变化直接关系到我国原油进口安全。按照我国成品油价格实行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地间接接轨的定价机制,国内成品油价格极易受到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影响。如何根据形势应对好国际原油供应及价格波动对我国油品价格的冲击,对维护我国石油、经济安全及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一、原油进口的新形势1.国际原油市场需求的新特点。当前,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6.
由于国内成品油价格目前只是机械地被动跟随国际三地油价,且存在滞后性,其弊端日益凸现.为此,提出完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建议:国内库券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目标与要求以及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政策保障,即:竞争机制的建立、发展石油期货市场、完善石油储备体系及积极寻求替代能源等.  相似文献   

7.
从7月份起,国家计委将根据国际市场价格制定成品油基准价,每月调整一次。 据《新快报》报道,从1998年6月起,国家对原油、成品油价格形成的机制进行了改革,国内原油基本实现了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机制。国内原油价格随国际原油价格变化每月调整一次,但成品油零售价格却仍然实行指导价,这造成了两者价格的倒挂。国际原油价格飘升,国内原油价格随之飘升,成品油价格却维持原状,炼化企业亏损严重,怨声载道,一些地方自发的上涨更造成了价格秩序的混乱;国际原油价格骤降,国内原油价格随之骤降,成品油价格却维持原状,车主没有…  相似文献   

8.
4月7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再次上调,这已是今年年内发改委第二次上调成品油价格。  相似文献   

9.
一、1998年以来原油、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改革综述 1、1998年的原油、成品油价格体制改革 1998年6月3日国家计委出台了《源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计电(98)52号],基本实现了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此后,国内原油价格每月1日根据上上月26日至上月25日新加坡市场相近品质原油平均离岸价加关税确定.成品油价格以国际市场汽柴油进口完税成本为基础,加按合理运杂费及批零企业经营差率制定,当新加坡市场汽柴油交易价格累计变动幅度超过5%时,由国家计委相应调整国内零售中准价,但98年调整完成品油价格后直到99年11月4日国家计委才再次调整.  相似文献   

10.
<正>一引言成品油价格倒挂现象指原油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的平均值比提炼之后的成品油的价格高,或者是成品油在市场上的实际销售价格低于其理论出厂价格。1993年我国石油进口量激增,并一举成为石油净进口大国。自2003年以来,我国国内成品油价格和原油价格出现倒挂现象。2013年4月以来,国际成品油价格高位攀升,而我国国内油价却仍持续在低于国际油价的位置盘旋,价格倒挂现象继续存在。根据IEA(石油消费国政府间的经济联合组织)估计,中国到2020年的石油需求量将达到10亿吨。中国地质科学院在其报告中指出,至2020年,中国原油的进口依存度将高达70%。由此可见,国内外  相似文献   

11.
2014年至2016年,国内金属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对制造业造成了较大影响。军品作为一种计划性生产的特殊商品,其价格既受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又不同于市场自由竞争商品。本文基于舰船装备及其配套设备现行定价模式及实际情况,总结了军品价格中金属材料费用审核方法和流程,梳理了金属价格走势和波动原因,通过对整船及典型机电设备的分析得出了价格对军品制造成本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出通知,从2006年5月24日零时起,国内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每吨均上调500元。在零售市场上,汽油和柴油的零售价格分别上涨10%和11%,北京市场93号汽油更是一举突破5元大关,达5.09元。此前的3月26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做过一次调整,汽油、柴油出厂价每吨分别上调300元和200元。综合计算,国内成品油价格在不到半年时间大约上涨了20%。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连续调整跟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有关。国际原油价格从今年年初的每桶40多美元,到3月份的60美元,直至5月份的70美元,不断攀升,至今维持在70美元高位。即便如此,国内成品油价…  相似文献   

13.
2007年9月~12月,全国一些省、市出现了以柴油为主的成品油供应短缺的现象,在广州等城市的部分加油站前出现了车队"长龙".国家相关部门面临"油荒",连续发文要求保证各地成品油市场的供应,两大石油公司也在开足马力生产,保障成品油的供应,平抑市场价格.在此作用下,自2007年12月上旬开始,国内柴油市场价格开始回落,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供应紧张的状况基本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4.
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是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世界主要国家经历通货膨胀后都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积累了较多的治理经验,分析研究这些经验和措施对完善国内价格管理政策,避免价格大幅波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国外通货膨胀的一般表现及治理经验(一)世界平均通货膨胀率的波动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经历了四次明显的价格周期波动。第一次是1971-1978年,这一阶段的  相似文献   

15.
数字     
《财务与会计》2009,(4):5-6
1755.9元 国家统计局《3月10日主要工业品出厂价格变动情况》显示,截至3月10日,我国主要工业品出厂价格均出现小幅波动,其中汽油价格较2月20日有所上涨,柴油价格小幅下跌,而主要钢铁、化工产品价格均有所回落。国内天然原油出厂价格为每吨1775.9元,比2月20日统计时上升20.7%。成品油价格中,汽油价格每吨上涨25.8元,上涨0.5%;柴油价格每吨下跌32.9元,跌幅为0.8%。其他主要工业产品中,煤炭价格小幅回升,  相似文献   

16.
杜亮 《中国企业家》2005,(16):15-15
油价到底“倒挂”了多少?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垄断寡头是否真的亏了?这是两个需要进一步求证的问题近日广州等地闹起了“油荒”,出租车把加油站围了个水泄不通,场面蔚为壮观。闹“油荒”的起因种种,被官方和厂家们运用最多的一条是“油价倒挂”,换句话说,就是原油比成品油卖得还贵,炼油越多亏得越多,所以大家不愿意炼油,所以缺油。“倒挂”的原因也很简单,中国的原油价格已经和国际接轨,而成品油价格还是由政府管制。现在原油期货价格已经从去年的40多美元被炒到了60多美元,而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调价幅度则远远不及国际原油价格飙升的速度。所以,出租车和私家车车主在7月23号经历了一次汽油大幅涨价的心痛之后,很快又被发改委人士  相似文献   

17.
7月14日 ,经国务院批准 ,国家再次调整了成品油价格 ,实现了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计委有关负责人。记者 :我国现行石油价格形成机制是如何确定的 ?为什么去年底以来成品油价格连续上调 ?油价还会再上升吗 ?负责人 :1998年 ,国家对原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重大改革 ,出台了《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 ,规定两个集团公司之间原油交易结算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 ,价格由原油基准价和贴水两部分构成 ,其中原油基准价由国家计委根据国际市场相近品质原油上月平均价格确定 ,贴水由购销双方协商确定。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石油对外依赖程度的日益增强,在国际油价和国内油价之间建立合理的价格协调机制,使国内油价既能够反映国际油价的变动,又可以防止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对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形成大的冲击,是推进石油价格形成机制深层次改革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董旭楠 《数据》2006,(5):62-63
2001年以来,我国一直参照纽约、新加坡、鹿特丹三地市场成品油加权平均来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如果三地加权平均价格涨跌幅超过8%,国家发改委就会随后制定出国内成品油批发和零售中准价.从而使成品油定价基本实现了与国际市场的接轨.进人21世纪,由于石油产量增长幅度有限而需求增加势头不减,再加上政治因素,使得国际石油市场出现了新的特点:低油价时代将一去不复返,国际社会要适应进人一个高油价、高成本的年代.这个大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原先在石油价格平稳时期所形成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弊端越来越突出,最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20.
许红洲 《现代企业》2008,(11):37-37
本刊讯据国家发展改革委20日介绍,近日,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部等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就完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适当降低成品油价格,实施燃油税费改革等问题,听取地方政府和价格、财政、交通部门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