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内部控制应当的动机、正当的行为、正义的目的进行剖析,结合内部控制的生存时空框架,以求构建内部控制公正伦理行为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2.
股权结构决定公司控制权的分布,是决定公司治理结构有效性的最重要因素。如果说公司治理结构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制衡机制,那么有效率的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则是这些权力制衡的重要前提和手段。合理的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才能形成完善的治理结构,内部控制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具体政策和程序。公司控制权矛盾的变迁是引发内部控制治理功能变迁的基本原因,公司控制权的和谐配置是内部控制功能实现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3.
自美国萨班斯-奥克斯法案以来,学界对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因素的研究有增无减,在这些因素中公司治理被认为是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而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前提,是最基本的制度环境。本文通过内部控制有效性对股权结构进行多元回归后研究发现:代表股权结构的四个解释变量中,管理层持股和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成显著地正相关关系。实证研究的结果从公司治理中股权结构的角度为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信息直接影响信息使用者对公司的评价和决策,而盈余信息是财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和上市公司正常运营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盈余信息质量却不是投资者所能控制的,因此,不同的股权结构安排必然影响股东对管理者实施控制和监管的能力及动机,进而影响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最终影响企业的业绩,因此.研究股权结构与盈余质量的关系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正>股权结构是指公司不同性质的股东所掌握股份的分布情况,及这种分布状况所产生的经营理念不同对公司的差异化影响。不同的股权结构,势必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运行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相关性分析本文从股权集中度、国有股比例、法人股比例三方面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现金持有水平、内部控制与企业并购决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8—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两个假设:(1)高现金持有水平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并购,并且这种关系与持有现金的动机无关,但是相对于预防动机而言,代理动机下的并购绩效更差;(2)高质量内部控制抑制了基于代理动机现金持有企业的并购决策,但是对于基于预防动机现金持有企业的并购决策无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质量内部控制是通过缓解公司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冲突而抑制代理动机下持有现金引发的并购行为。本文不仅提供了现金持有与企业并购行为的关系证据,而且揭开了内部控制如何抑制现金持有对企业并购决策影响的机理与路径,从而为改进企业现金持有动机与提升并购决策质量提供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上市公司控制环境的优化对策有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分析,了解控制环境涵义及构成要素;其次,以辉山乳业为例,发现内部控制环境存在股权结构集中、董事会结构及权责分配不合理以及内部控制体系薄弱的问题;最后,本文建议从优化股权结构与治理结构、加强治理层与管理层职业道德以及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三方面优化上市公司控制环境。  相似文献   

8.
内部控制信息的需求动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需求者来源于多个方面,不同的信息需求主体,具有不同的需求动机。企业所有者的需求动机,在于约束管理当局的机会主义行为,检验管理当局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企业管理当局的需求动机,在于向外界传递积极的信号,以显示其工作的努力和有效性;潜在投资者的需求动机,在于降低信息的使用风险,提高其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政府监管部门的需求动机,在于规范资本市场行为,协调内部控制信息的供需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控制权私利研究的理论成果,以金字塔股权结构下终极控股股东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为前提,分析处于不同控制权区间的终极控制人的控股动机.  相似文献   

10.
组织成员的个体行为所固有的不确定性是内部控制存在于组织机体的根本原因。对于一个由多人集聚而成的组织而言,其持续生存的基本前提就是对动机各异的个体行为实施有效的约束与优化,而内部控制的基本功能就是为建立在个体行为基础之上的组织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一个共同的结构,因此,组织成员的个体行为以及因之而产生的群体关系理应构成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对象。文章将组织成员的行为不确定区分为行为失范与行为失败,将关系基本地分为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并讨论了上述分类体系对于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了非国有股与国有股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通过研究国有企业中非国有股权和国有股权相互制衡的程度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关系发现:混合股权制衡度显著抑制了国有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但当国有性质股权占比小于非国有性质股权占比时上述抑制作用减弱。另外,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金融类、外资类股权相比民营类股权制衡度,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发挥了更显著的治理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混合股权制衡一方面通过提升业绩,提高对真实盈余管理动机的抑制作用,从而缓解了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另一方面通过提升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降低了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以上结论有助于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提升混改中的审计监管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井林  卫芳 《会计之友》2021,(14):29-37
公司股权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文章基于2006—2018年中国沪深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存在动态调整行为,具体表现为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比例与股权稀释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股权集中显著负相关;(2)公司股权结构动态调整行为中的股权稀释和股权集中均不存在明显的市场择时行为;(3)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与股权稀释显著正相关,与股权集中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4)股权结构动态调整行为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表明企业股权结构向最优水平调整,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3.
以独立的第三方审计监督为视角,选取2006—2014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高管人员股权激励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股权激励能显著降低公司的审计费用,并且这种降低主要是通过提高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来实现的。进一步区分股权激励的动机后研究发现,管理层股权激励通过提高公司内部控制水平降低审计费用的行为可能与上市公司实施的基于激励型动机的股权激励有关。上述研究表明,审计人员可能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水平来识别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动机,进而寻求不同的审计收费补偿,这样所传递的信号有助于投资者更加准确地识别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动机。  相似文献   

14.
张琦 《会计之友》2021,(11):93-98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范风险、应对风险的有效措施,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起到明确权力、责任以及制衡的作用.企业在采取避税行为的同时也面临较大的税务成本与风险,需内部控制制度对风险进行管理.文章以A股上市公司2013—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探讨股权结构、内部控制与企业避税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对其避税程度有约束作用,且该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抑制作用更大,而股权集中度会削弱这种抑制作用.文章丰富了现有关于企业避税程度或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内容,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法人治理机制之间存在一定的连带关系,它可以影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现代的公司制度中,多关注资本结构,忽视了股权结构在股份公司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通过阐述2010年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对财务报告的总体要求,解释了股权结构的内涵,表现了股权结构在股份公司中的地位,并通过案例说明股权结构变化对公司治理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经济越发展,内控越重要,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逐渐成为优化企业内部治理水平、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保障。本文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探究内部控制与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机制,旨在提升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允性,降低基于管理层盈余管理动机产生的信息不对称行为,保障信息使用者获取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为提升公允价值信息质量奠定基础,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和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权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大股东的积极控制行为与中小股东的“搭便车”行为是公司治理的内生性制度选择,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要机制,在法律保护及外部控制权市场不能及时发挥作用的时候,大股东的存在对于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表明,只有极少数对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较为完善的国家和地区存在分散的股权结构,例如美国、英国等。  相似文献   

18.
杨清香  周驰 《财会通讯》2011,(12):47-49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近年来颇受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取得了许多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本文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管理层激励等公司内部治理视角对国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与评述,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影响因素(一)股权结构股权结构决定公司控制权的分布,决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性质。股份公司的产生导致了"两权分离"即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这种分离形成了  相似文献   

20.
基于知识激活理论和皮格马利翁效应,探讨了内隐追随(IFTs)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IFTs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领导支持部分中介了二者之间的关系;领导者的内部动机调节了IFTs和领导支持之间的关系,内部动机越弱时二者关系越强;领导者的内部动机调节了领导支持的中介效应,当内部动机低时,领导支持在IFTs和追随者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更强,当内部动机高时,领导支持的中介作用更弱.这些发现拓展了对IFTs作用后果的理解,并从一个新的视角探索了追随者创新行为的成因,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