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过程。加强领导,科学规划。江苏大规模的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是从1996年开始的。1996年8月省政府在溧阳召开了全省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同年11月省政府颁发了《省政府关于加快全省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通知》,成立了省丘陵山区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编制了《全省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十五”发展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和《江苏省丘陵山区经济林果中长期发展规划与开发指南》等,拉开了全省大规模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序幕,并迅速形成了丘陵山区开发热潮。“九五”期间,省财政每年安排财政资金1800万元,专项用于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开发的重点是丘陵山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开发目标是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近几年,省政府多次召开了丘陵山区综合开发工作会议、丘陵山区水利水保现场会、丘陵山区治理开发现场会、丘陵山区小流域治理现场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农业地理集聚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技术进步的影响,为促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技术进步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区位商法对丘陵山区农业地理集聚度进行了测算,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农业地理集聚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丘陵山区农业地理集聚度逐步提升,而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具有显著的跨期相关性,农业地理集聚是促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结论]要深入推进丘陵山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扩大优势特色产业种植规模,进一步提升农业地理集聚度;要着力构建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投入的长效机制,不断加大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培训投入力度;要积极引导丘陵山区闲置土地向特色优势产业流转,积极鼓励丘陵山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户从事农业机械化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盱眙县玉皇山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位于盱眙县河桥镇西南2公里、盱明路南侧,注册资本1000万  相似文献   

4.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整体落后,主要是由于难以改变的自然因素和可以变革的社会内容相互交织造成。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不仅要靠国家政策和资金大力扶持,更需要科技带动和社会化参与。以岚县为例分析了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茶叶是镇江市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效农业产业. 丰富的丘陵资源.镇江低山丘陵面积2651k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8.98%;丘陵耕地152.14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0.3%.镇江丘陵面积在全省面积最大,比重最高,占江苏丘陵山区总面积的20%,是发展高效农业的优势所在,也是江苏省苏南地区发展现代农业最具潜力的地方.近年来,镇江强势推进丘陵山区开发,名特茶叶、应时鲜果、种草养畜、花卉苗木等四大产业已经初步形成,江苏省政府已把镇江丘陵山区农业资源开发列入全省试点,进一步加速开发,加大扶持,把丘陵山区建成现代农业的典范,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亮点.  相似文献   

6.
去年以来,江苏省新沂市按照高起点规划、大规模开发、强产业带动、多部门联动的原则,积极整合开发功能,有效加强丘陵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山区规模高效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水平显著提升.目前,全市共完成投资4100多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100万元,自筹资金2200万元,吸引"三资"800多万元.昔日的荒山变成了"百果园",往日的沟壑残丘变成了层次分明的梯田,过去的秃岭变成了游人踏青的新乐园.  相似文献   

7.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加快农业综合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紧紧围绕发展丘陵地区现代农业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工作目标,立足于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特点,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抓手,依托科技园区切实践行"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  相似文献   

8.
皖西丘陵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西丘陵山区是安徽省老、边、穷地区 ,农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该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的分析 ,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以期能对皖西丘陵山区农业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经济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户规模扩大→农业基础结构改善」似乎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普遍规律。日本的经验表明,由经济发展所诱发的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并不一定意味着农户规模的扩大或农业基础结构的改善。利用日本近30年的资料,通过统计概观和典型地区的技术经济分析,就结构变化对丘陵山区农业的影响以及农业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初步考察。简要地提出了我国丘陵山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南京市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按照建设现代农业和高效农业规模化的要求,围绕全市农业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实际,精心组织实施各类高效农业基地项目,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不仅建成了一批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高效农业示范基地,还有力地推进了项目区农业产业化进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同志们: 亚热带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协作会议将要闭幕了。观在,我把这次会议的工作情况和成就,代表们在讨论中提出的意见和问题,作一次归纳和解答。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评价桂东北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条件与农业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分析了市场经济形势下影响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滞碍因素。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与提高农民素质相结合.由“资源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立体开发.综合发展.通过择优投入培植拳头产品和支柱产业.延伸与完善产业链.强化综合投入等农业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由国家计委农业区划局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区划所主持的浙、闽、赣、鄂、湘亚热带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协作研究,于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八日在福建省浦城县交流了分区划类的阶段成果。  相似文献   

14.
<正>2010年镇江农科所继续按照全省挂县强农富民工作的要求,立足丘陵山区农业特点,致力科技强农、科技富民,切实把挂县强农的工作成效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南京市积极开展丘陵山区生态治理和农业综合开发,丘陵山区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山区农业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形成一批地方特色明显、经济效益较高、带动辐射作用强的主导产业,如经济林果类的冬桃、冬枣,名优茶叶,花卉苗木,生态观光,特色蔬菜等.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全市丘陵山区水土流失的现状虽然有所改善,但还未得到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亚热带丘陵山区总面积约24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其中丘陵山地约占70—80%。人口约占全国的一半。耕地5亿多亩,占全国耕地面积近四分之一。林地8.3亿亩,占全国的45%。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是我国农、林、牧和林特产品的重要产区。因此,加强对亚热带丘陵山区农业的建设,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农业经济、资源环境、文化科技和农村社会等四个方面),结合南方丘陵山区山多、森林覆盖率高的特点,通过实地调研并咨询农业相关方面的专家,构建了南方丘陵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诊断南方丘陵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方法]文章以江西省莲花县为实证,运用加权综合评价模型、协调度模型和发展障碍度模型对研究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潜能和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研究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处于良性增长的态势,2000—2016年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年均增长10.25%;可持续发展协调度综合指数0.78。[结论]研究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好的前景;影响研究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为农村社会,它对总体目标贡献了66.48%的障碍度。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村贫困率有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丹寨“八山一水一分田”,耕地面积十分有限,随着人口不断增长,人、地矛盾日益严重,粮食压力越来越大,要解决好全县15万人口的吃饭问题,除了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外,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是一条根本的出路。1992年以来,丹寨县委、县政府把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加快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加大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力度,取得了可喜成绩,已建成茶叶基地3300亩,药材基地2.4万亩(以杜  相似文献   

19.
李育生 《山西农经》2021,(6):152-153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土面积辽阔,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等地形汇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我国虽然拥有诸多广袤的平原,比如江汉平原、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这些平原对于现代化农业发展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山区在我国占地面积也极为广大,因此,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平原地区的农业发展,也不能忽视山区农业发展。对山区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丘陵山区是中国重要的果蔬茶和特色粮油生产基地,是中国乡村振兴的重要区域。然而由于地形条件限制,目前中国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远低于平原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严重滞后。对丘陵山区的农田进行小并大、短并长、坡改平等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工程改造,是解决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滞后问题的关键措施。本文首先从丘陵山区在全国农业农村中的重要性、农业机械化发展滞后带来的问题和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解决方案等三个维度阐述了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的内在逻辑,然后实证分析了国内外的实践案例,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宜机化关系、改造对象范围如何确定、改造资金和补贴资金如何测算、具体改造工作机制如何选择、改造技术标准如何优化等农田宜机化改造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按照目前每公顷15000~60000元的改造成本计算只需要每年每公顷额外带来412.5~1650元的效益就能盈亏平衡,而目前实践中宜机化改造后的耕地每年每公顷至少能额外产生4500元的收益;此外农户参与、先建后补、定额补助、差额自筹的工作机制要优于全部由政府包办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机制。本文最后提出相应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