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的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的设想赵白羽按照中央政府有关规定,近期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改进和规范复式预算制度,建立政府公共预算和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它告示人们:我国国家预算编制和预算制度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将不再是可否采用复式预算的问题,而是如何改进和规...  相似文献   

2.
李爱华 《经济师》2002,(10):78-79
我国现行的预算制度与原有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具有一致性,体现在预算体制上,就是政府公共预算与国有资产经营预算难以区分。文章分析了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体系的必须性与可行性,提出了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的基本思路、基本原则,阐述了国有资产经营预算体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与监督体系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定性、定位于“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上,从而要求国资委强化出资人的商业性运作,淡化其行政管理色彩,同时也就决定了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与监督体系应当坚持“精减、高效”的原则、监管机构与商务运作机构分开的原则以及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三权分立的原则。应按上述原则构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管理体系、管理流程、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4.
关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对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合法权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与经营体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对国有资本的有效监管。国有资本的有效监管需要有相应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有效执行有赖于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有效监管,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监管体系应采用横向和纵向两种体系相结合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7.
严士通 《当代经济》2007,(23):146-147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提出,引发了编制主导权之辩,即财政部门主导型与国资管理部门主导型,双方均提出了政策、理论上的依据.本文从财政的职责要求、维护预算的统一和国家财政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方面分析,认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主体应是财政部门.  相似文献   

8.
搞活国有资产经营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搞活国有资产经营的对策于长春1、更新观念,强化资产经营意识。吉林省作为老工业基地,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习惯于以产品为主的常规经营,经营观念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主要表现为:理财观念落后,重“产品流”轻“资金流”,重资产的实物形态,轻资产的价值形态,特别是对...  相似文献   

9.
10.
国有资产信托经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公共部门资产:政府失灵与价值管理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部门资产是基于市场失灵由公共部门占有使用的公共资源。公共部门资产的传统管理是以实物管理为主的低效率模式,最后表现为政府失灵,市场经济下必须改革和加强其价值管理方式。成本管理、资产预算、有偿使用和资本化改革是价值管理的主要手段与方法,也是激活公共部门资产的一种有效的途径。非经营性资产的资本化方式很多,将公共资源实行公司化营运,即“南宁模式”是一种较为激进的改革,尚需慎重。  相似文献   

12.
朱传华 《技术经济》2006,25(8):16-18
目前,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高资产负债率、高额流动负债、企业负债融资中银行贷款的比重大等问题,由此引发出拖欠农民工工资、制约企业自身发展、阻碍国有企业改制等现象,亟待解决。文章针对这些问题和现象进行了剖析,并从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建设等六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一直处于核心环节。此前的研究主要关注了国有资本的“进退”或“比例”对企业效率的影响,本文则从异质性资源的角度分析了国有企业的重资产配置带来的效率差异。本文基于动态博弈模型提出基本命题并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国有企业较之非国企业具有更高比例的重资产配置;第二,当重资产配置对非国有企业的效率产生负向拖累时,改由国有企业承担有助于减少其不利影响;第三,在混合所有制中,随着非国有资本介入程度的减弱,重资产配置效率得到加强。本文的研究启示在于,对于业已形成重资产配置特征的国有企业而言,轻资产转型并不是其改革的必然方向,应当从异质性资源角度审慎定夺,利用异质性资源循序渐进地提升效率。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非国有资本和国有资本可在轻资产和重资产中实现优势互补,提升价值网络整体的绩效水平。同时,当国有企业的决策目标中社会福利的权重相对减少、企业利润的权重相对增加时,国有企业才可能降低重资产配置倾向,并提高轻资产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营与国有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学界在民营与国有上市公司的绩效、治理结构和投资价值上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对2000年底前上市的1 026个公司在2001-2003年间的数据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分析,发现:(1)民营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和账面值-市值比显著小于国有上市公司,因此具有较低的投资价值.(2)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民营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发展潜力、资本运营能力和尝债能力均较低,但其股权结构较为分散,而且其经理层激励方式与国有上市公司差别不大.(3)民营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较差的根源在于其盈利能力、发展潜力和资产运营能力较低.(4)与杨兴君、苏启林及张俊喜和张华的实证结果不同,民营与国有上市公司在股权结构、经理层激励、企业规模及地理位置上的差别无法解释两者投资价值的差异.在上述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企业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在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将绩效管理简单等同于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不当;绩效评估受主观影响较大;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工作薄弱;考核结果缺乏有效的应用,与员工回报之间的关系较弱。解决绩效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应当从抓好每一个细小环节开始。因此,提出了应结合国情,注重消化、吸收和创新;建立全面科学的考核指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加强人力资源基础性工作,建立整合绩效管理系统;注重绩效沟通,建立绩效反馈机制;加强员工激励等五个方面的对策措施,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试论国有商业银行竞争优势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正面临着金融全球化,内、外资银行从经营理念、市场、客户、产品、人才、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形成的激烈竞争态势。直面竞争和挑战,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根据市场变化趋势和国际银行的发展方向,采取体制改革,调整经营战略,加强金融创新等竞争策略,在制度、核心业务、经营区域、人文环境等多方面创造和形成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管理创新对国企生存发展极为重要,而要搞好管理创新,就要依靠管理创新理论及经验,紧贴实际,努力抓好战略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和知识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财务预算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要求,是增强办学实力的要求。通过分析我国高等学校预算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对策,以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行政机关国有资产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序莹 《当代财经》2005,(11):43-47
行政性国有资产在没有统一明确的监管机构和制度制约的情况下,管理混乱,漏洞很大,如账外资产大量存在、国有资产产权混乱、管理方式落后等。为此,制定国有资产管理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借助它我们才能为行政机关国有资产管理制定正确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Health care is one of the core public services in New Zealand and consumes the second largest share of government expenditure. It is thus important to monitor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the health services. We employ a two-stag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of New Zealand District Health Boards (DHBs) data over the period from 2013/2014 to 2016/2017 and found that DHBs generally improved their technical efficiency during this tim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further improvements to efficiency might be possible through greater attention to budget preparation, improvements to building asset utilisation and optimisation of patient flow at emergency depart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