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义分化量表法可以用来更为间接的测量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得到较为清晰的目的地形象轮廓。本文通过语义分化量表法对无锡灵山胜境景区的感知形象进行调查,通过对形象项目的特征描述、差异分析和相关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包括游客对灵山景区感知形象轮廓,旅游者特征影响对景区形象的感知以及景区形象的安全性、保障性、内涵性、观赏性方面与游客游览体验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由于小型旅游景区形象无特色,造成知名度低,加上经济基础薄弱等因素,常常形成客源不足的局面,导致经营亏损.游客通过感官很容易感知小型景区的总体形象,所以小型景区要在感觉形象策划上使游客满意.从驻马店市遂平县龙天沟景区的旅游总体形象策划可以看到,通过坚持景区形象的独特性和个性,遵循市场导向,旅游地形象生命周期,保持景区感觉形象维护与创新原则,经过相应的策划,那么小型旅游景区就能够树立自己独特的感觉形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收集游客在网上对嵩山少林景区的留言内容和所撰写的游记,使用ROSTWordParser软件总结出嵩山少林景区旅游形象特征的高频词。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游客对嵩山少林景区的旅游形象的感知度,为嵩山少林景区的旅游形象完善和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崂山风景名胜区为案例地,通过筛选整理携程旅行网上的相关游客评论文本,使用ROST CM 6软件对网络文本进行分词、提取高频特征词和语义网络分析,同时借助文本内容分析法探究旅游者在崂山风景区游览过程中的旅游体验感知特征。结果表明:游客对崂山风景区旅游形象的感知主要体现在景区景点、景区费用、景区气候、景区文化和景区服务方面。游客对崂山风景区的情感态度整体上趋于良好,游客正面感知大于负面感知与中立感知,满意度较高,但对景区的门票价格、旅游基础设施、景区服务、景区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消极感知。最后,针对负面评价进一步提出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景区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以及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景区知名度、美誉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以游客为调查对象,了解其对沈阳市旅游景区的知名度、美誉度的评价,并提出提升对策,期望对不同类型的景区作不同的形象定位和营销推广策略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景区解说系统串联词的创作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区串联词是景区解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景区管理者策划的一条关于游客的“思维游线”,从时间和内容两角度探讨了景区串联词的涵义及意义,并基于景点旅游资源背景材料,以游客游览心理和景区形象传播为指导,提出了景区串联词创作的4条原则,最后对串联词创作的路径和步骤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旅游者的重游率对旅游地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以张家界为例实证研究发现,旅游成本、旅游景点形象、景区基础服务和景区的可达性是韩国游客重游决策重要影响因素。可通过合理规划旅游路线、保护好原有的案点和景观、创造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及必备条件等措施来提高韩国游客的重游率。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世园会形象认知、世园会与西安形象、世园会游客吸引度、世园会在西安景区中的形象位置等四个方面,研究2011年西安世园会对西安形象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世园会对西安城市形象产生了较好的正面效果,有效重塑了西安城市新形象,在西安传统重大景区中影响力日盛,但受价值倾向等因素影响在游客细分市场中存在一定分化。重大事件活动的潜在形象影响可通过掌握游客的重游意愿和成员传递效应来衡量,世园会较强的正面影响有助于形成较高的城市形象认同度。  相似文献   

9.
游客人数是衡量景区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游客数量变化总体上受控于资源禀赋、区位交通、景区环境、经济发展等众多因素。依据韶山景区近9年的游客接待量,选用指数趋势预测模型对韶山红色旅游景区未来五年游客数量进行预测,得出区间预测结果。预测结果表明韶山旅游景区正处于稳定成熟的发展阶段。为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应加强市场营销,开发景区内部动态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从业者水平,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韶山旅游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游客对民族文化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的正向感知和行为意愿可以使该类景区更好地迎合旅游需求,从而有利于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以民族文化旅游景区的游客为调研对象,探索性地构建民族文化旅游游客服务质量感知维度并验证其合理性.接着运用AMOS23.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民族文化旅游景区游客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