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洪灾损失率及其确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引言洪灾损失率通常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或农作物的损失值与灾前值或正常值之比。洪灾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和非经济损失三类。直接经济损失计算的关键是合理确定各类财产和作物在不同淹没程度下的洪灾损失参数,洪灾损失率是其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它对防洪效益计算及经济评价结论可靠性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国内外目前均采用调查分析法确定。但关于洪灾损失率影响因素及其确定方法均缺乏成熟的理论和方法。本文主要讨论洪灾直接经济损失的损失率,分析洪灾损失率主要影响因素,提出计算理论和确定方法,并给出算例。 相似文献
2.
黄河下游滩区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叙述黄河下游滩区自然情况、社会经济情况、滩区治理现状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黄河下游滩区存在的问题。由于黄河水沙问题复杂,治理难度大,滩区治理开发也受到限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洪水威胁依然存在;2)悬河形势严峻、河势尚未有效控制;3)滩区旱涝灾害严重;4)滩区产业结构单一;5)滩区政策落实不到位;6)滩区安全建设状况严重滞后。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滩区开发和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农业部批准建立"黄河中游禹门口至三门峡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这是三门峡市首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跨界)。这一保护区的建设,对于进一步加强黄河鲤鱼、黄河鲶鱼等珍贵水生野生动物的种质资源保护,实现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平衡,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震宇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0,(4):52-56
河南省黄河下游地区共有九个地市,40个县,总面积近36700km~2。西部以太行山、邙山山麓为界;北部以卫河、共产主义渠为界;东到省界;南部以700mm降雨等值线为界。耕地面积约3200万亩。受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这里春秋旱、夏季涝,每亩平均占有水量315m~3,是全国亩均水量的17%。如遇干旱年份,水资源量更是不足。因此,如何发展引黄灌溉,合理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促进河南黄河下游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本区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旨在这些方面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黄河下游用水户水费承受能力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黄河下游用水户水费承受能力的调查,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水价决策分析,得出不管是农业用户还是工业及城镇用户对水价的上调均有一定的承受能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一)洪灾损失调查方法洪灾损失调查是为防洪经济评价而进行的,属于专门调查。这种调查多为一次性,可分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等几种。由于受人力、财力和时间的限制,洪灾损失一般无法进行普查。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在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 相似文献
8.
9.
由于湿地退化、人为破坏、管理保护不力等原因,黄河下游沿岸湿地内所建立的各级自然保护区均存在水量减少、湿地环境恶化、生物数量减少等问题,应采取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执法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强化黄河水资源管理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等对策,提高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0.
小浪底工程对黄河下游湿地生态环境影响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湿地是具有高度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必须加以保护。当前,因工农业采水、排污、围垦、破坏水土、引黄淤地、过度狩猎和捕鱼等造成黄河下游湿地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小浪底工程将对豫北大天鹅保护区产生复杂的影响,还对黄河河滩及背河洼地生态环境、古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改良产生不利影响。提出应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强化湿地保护的法制监督;积极开展湿地科学研究;加强对典型湿地的保护,应首先着眼全局。 相似文献
11.
黄河小浪底库区移民的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移民的合法权益,是新形势下做好移民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河南省黄河小浪底库区15万移民的搬迁安置实践,从淹没实物调查、安置规划编制、农村移民安置、移民政策、管理机构、移民参与六个方面谈了对移民权益的保护,为做好水库移民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13.
黄河洪水管理项目是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对黄河下游防洪工程进行加固和改建的项目,其目的是提高堤防的抗洪能力,加强滩区安全建设,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移民工程作为防洪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亚洲开发银行的高度重视,同时对移民工程实施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符合国内基本建设程序,体现中国移民自身的特点,而且要遵循亚洲开发银行贷款的宗旨,履行亚洲开发银行规定的移民管理程序,以此为出发点,结合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移民安置的实际情况,提出移民实施管理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地处黄河口的垦利县为例。以1987年和2000年两期遥感影像为基本信息源提取景观空间结构信息。利用景观类型空间结构信息破碎度、分雏数、分离度和景观类型的敏感度、适宜度构建了景观类型脆弱度指数CEVI和生态环境脆弱度指数EVI;用连续覆盖全区的格网进行空间系统采样,使脆弱指数空间化,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度插值生成了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度分布图;研究区未利用地和盐荒地景观最脆弱。比较1987和2000年景观类型的脆弱度,旱田、水田、盐荒地和未利用地的CEVI指数减少,林草地、建设用地和水域景观类型的CEVI呈增长趋势;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度的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变化与黄河河道和海岸线成高度相关。黄河和海洋是生态环境脆弱度空间格局的主导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17.
黄河兰州段水质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河穿兰州城而过,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同时,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到河中,造成不同河段的污染。本文以1991—2000年的统计资料,主要从化学和生物两个角度来分析黄河兰州段的水质污染状况,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了两者的相关关系。最后得出黄河兰州段以生物、有机污染为主。就此提出减少废水排放量(尤其是工业废水)是控制黄河兰州段水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两汉黄河水患与河口龙门间土地利用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史料重新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解读,就两汉黄河下游水患及中游河口——龙门间土地利用方式的环境后果提出了新的观点:东汉水患频率高于西汉,灾情也更为严重;东汉时期河口镇至龙门间的农耕人口减少了九成以上,该区与整个黄河中游一样,迁入了大量游牧民族,原始的游牧对天然植被破坏性极大,是造成东汉黄河下游水患频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